混沌,字面意思即系统混乱,表面上看无迹可寻。就这一点,与中国道家之无极是相通的。正如激流中之大漩涡里会有许多甚至数不清之小漩涡一样,宇宙是一个大混沌,其中也包含着数不清之小混沌。若其中的某个小混沌被解读,则是现代科学之胜利;否则,就是科学未解之谜。中国古人对于混沌之理解由来已久,虽未上升到现代科学之高度,但其哲学含义非常深刻。他们不但将天地形成之前(相当于宇宙学所谓之大爆炸之前)的世界描述为混沌,还创造了一个管理该世界之盘古大神,作为中国神话之起点。而天地形成后,盘古大神仙去,化为山岳江河与风雨雷电,养育万物。中国古代之先哲,特别是道家学者,将理解混沌或鸿蒙一事看成是头等重要的。因为鸿蒙为宇宙形成前之混沌状态,是宇宙之本来面目。《庄子·在宥》中道:“云将东游,过扶摇之枝,而适遭鸿蒙。”与《庄子·应帝王》篇一样,庄子将混沌与鸿蒙分别赋名于两位神圣,并通过描写其言行,来达到解释道之本源这一目的。中国古代地理、志怪小说集上古《山海经》与西汉《神异经》分别记载:《山海经·西次三经》:有神焉,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为帝江(通鸿)也。《神异经》:昆仑西有兽焉,其状如犬,长毛,四足,似罴而无爪;有目而不见,行不开;有两耳而不闻,有人知性;有腹无五藏,有肠直而不旋,食径过。人有德行而往扺触之,有凶德则往依凭之。名浑沌。空居无为,常咋其尾,回旋仰天而笑。关于鸿蒙或混沌之文字记载还有许多,如《淮南子·道应训》有言:“西穷窅冥之党,东开鸿濛之先。”《淮南子·俶真训》有言:“提挈天地而委万物,以鸿濛为景柱,而浮扬乎无畛崖之际。”(三国·魏)曹植《迁都赋》有言:“览乾元之兆域兮,本人物乎上世;纷混沌而未分,与禽兽乎无别。”(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二》有言:“《太始经》云:‘昔二仪未分之时,号曰洪源。溟涬濛鸿,如鸡子状,名曰混沌。’”(明)刘基《通天台赋》有言:“矗鸿濛以建标兮,拖甘泉以为祛。”(元)佚名《秦并六国平话·卷上》有言:“鸿蒙肇判,风气始开。”(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一回》开篇诗曰:“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清)曹雪芹《红楼梦·五回》中有歌曰:“开辟鸿蒙,谁为情种?”(唐)韩愈《嘲鼾睡·其二》有言:“鸿蒙总合杂,诡谲骋戾狠。”(元)吴师道《吴礼部诗话》引(元)王履诗曰:“半生堕落忧患界,万事元在鸿濛间。”(清)龚自珍《世上光阴好》诗中曰:“静原生智慧,愁亦破鸿濛。”最后三首诗中之鸿蒙或鸿濛,均为作者用来指代混沌之心情。
《庄子·应帝王》曰: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倏,南海显明之方,喻为有;忽,北海幽暗之地,喻为无。中央非南非北,故浑沌处于有无之间。混沌,或称为浑沌,是古人想象中天地未开辟以前宇宙模糊一团之状态,道教与儒教称其为元气状态,乃上古神话之起点。盘古大神一觉醒来后发现天地混沌,遂自制了一把盘古斧,将之剖分为两块。轻清者上浮而为天,重浊者下沉而为地,谓之天地初分。
在道家学说体系中,混沌又叫无极,即天地未分前之无序状态,也是宇宙最自然之状态,庄子认为其不能被随意改变。若将无序随意更改为有序,则很可能带来死亡,如中央之帝混沌之遭遇。王先谦在其《庄子集解》中道:
不顺自出,强开耳目,乘混沌之至淳,顺有无之取舍,是以不终天年,中途夭折,应了老话“为者败之”。
在解释为什么之前,先了解一下混沌在古代之释义。《老子·二十五章》曰: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即混沌是先天地而生的,老子最后称之为道,乃太极道之前身。老子之道有多种含义,最主要的一种,就是人应遵守而不能人为改变之自然规律,其应自然而然,用今日之话来说,即以大自然本身为准则。现代通用之“自然”一词,即来自于此;对于英语“nature”之翻译,也取自于此,这大概是所有翻译中,最有意境者之一。
《老子·十五章》曰:
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老子认为,行道之人,应做到以上五点。其中,最后一点表示浑厚质朴得像浑浊之水流,即混沌状态。可能“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话正是受其启发而产生的。
《庄子·在宥》将混沌形容为淳朴无知却大智若愚之象,曰:
万物云云,各复其根,各复其根而不知,浑浑沌沌,终身不知,若彼知之,乃是离之。
而《淮南子·诠言》曰:
洞同天地,浑沌为朴。为造而为物,谓之太一。
太一,即太极,为无极之后的状态,即混沌孕育太极。
混沌者,言万物相混成而未相离。……气形质具而未离,故曰混沌。由上述引用可知,混沌是无序而不可分割的。再如(唐)孙思邈《四言诗》之“一体混沌,两精感激。”(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曰:“汉魏古诗,气象混沌,难以句摘。”(宋)张表臣《珊瑚钩诗话·卷一》曰:“篇章以含蓄天成为上,破碎雕锼为下。如杨大年西昆体,非不佳也;而弄斤操斧太甚,所谓七日而混沌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