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95口罩诞生史
陈辰译
N95口罩是一道横亘在COVID-19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屏障”。它能紧贴佩戴者的脸部,过滤掉空气中95%的细小颗粒物和病菌,这些是医用外科口罩等无法做到的。目前,N95口罩因新冠肺炎疫情供不应求,成为比其他防护用品更具标志性的“符号”。
一层薄薄的织状聚合物,是如何成为21世纪最重要医疗防护用品的?这一切都始于1910年,当时一位不为人知的(华人)医生将世界从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中拯救了出来。
最初阻止“气味”的口罩
回溯历史,“很早以前人们就知道细菌和病毒可能会在空中漂浮而引起生病,于是便选择了口罩遮盖脸部。”圣安德鲁大学社会人类学系的高级讲师、医用口罩历史专家克里斯托斯·林泰里斯(Christos Lynteris)说。
林泰里斯指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中,人们用手帕遮住鼻子以避免生病。外,还有在1720年法国马赛大鼠疫的画作中,掘墓者和老百姓在处理尸体时用布裹着自己的脸。但是,鼠疫当时是通过老鼠身上的跳蚤叮咬传播的。
林泰里斯说,“那时人们用布遮挡嘴巴和鼻子的原因,是基本都认为鼠疫之类的疾病源是瘴气,或是从地面散发出来的某种气体。”
“瘴气理论”驱使着预防瘟疫的口罩,遍及17世纪的欧洲。那些鉴别瘟疫的医生们戴上口罩,用棍棒轻拍来标记被感染的人。这种细长的口罩造型类似大鸟嘴,边缘处有两个“鼻孔”,可以用来装熏香。
“恶臭会导致疾病。这种思想一直持续到
19世纪初。”林泰里斯说道。值得注意的是,200年后,一位名叫安托万·巴塞勒米·克洛特-贝(AntoineBarthelemyClot-Bey)的法国医生认为,像鸟嘴一样的口罩本身就是瘟疫传播的罪魁祸首,因为它们使人感到恐惧,而受惊的身体患疾病的风险更大。
到了19世纪70年代末,科学家们深入了解了病菌。随着现代微生物学的出现,“瘴气理论”逐渐从人们视线中消失。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看上去几乎和以前完全一样。
“我们通常认为科学范式的转变会带来重大突破,但是到19世纪末,所有用来对抗病菌的技术都是基于'瘴气理论。”安托万·巴塞勒米·克洛特一贝表示。
1897年,医生们开始戴最初的外科口罩。不过,它们更像是一块裹在佩戴者脸上的、经过美化的手帕,也并不是用来过滤空气中的病菌一这仍然不是现代外科口罩的重点。它们曾经(现在也是)被用来防止医生在手术期间,咳嗽或打喷嚏时把飞沫溅到患者伤口上。
外科口罩由比较单一的材料制成,松散地贴在佩戴者脸上,因此颗粒可以从侧面进入。而防护口罩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密封,这样就能过滤吸人的空气。而让专业医护人员感到不安的是,他们在没有防护口罩的情况下只能戴外科口罩。
鼠疫里中国制造的新口罩
1910年秋,一场瘟疫在满洲(现指中国东三省)暴发。“这是世界未日,难以置信。它杀死了所有感染者,无一生还。一且出现症状,感染者就会在之后24至48小时内死亡。”林泰里斯说,“它与欧洲黑死病的情况差不多,在现代还没有人遇到过类似的事情。”
一位名叫伍连德的医生是当时中国的防疫带头人。他出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祖籍广东广州府新宁县),在剑桥大学学习医学。在对其中一名病患做了尸检后,伍连德认定,这场鼠疫并非像许多人所怀疑的那样由跳蚤传播,而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之后,伍连德对在西方国家见到过的外科口罩进行了升级。他用纱布和棉花制成了一种更结实的口罩,可以牢固地包裹在人脸上,同时还增加了几层布来过滤吸入物。伍连德的发明是一个重大突破,可以保护使用者免受病菌的侵害。根据林泰里斯的说法,这是一个非常棒的设计,可以用廉价而且随时可得的材料手工制作。
1911年1月至2月之间,口罩的产量增加到了数不过来的程度。医务人员、兵,还有一些普通人都戴着它们。这不仅阻止了鼠疫的传播,也让口罩成为了现代医学的象征。
1918年,当西班牙流感暴发时,伍连德的口罩在科学家乃至老百姓当中都是广为人知的。世界各地的公司都增加了类似口罩的生产,以减少流感的蔓延。
工业用品成医护神器
N95口罩是伍连德版口罩的“衍生品”
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空气过滤式防毒面具,它可以包裹使用者的整个头部,以洁净呼人的空气。装有玻璃纤维过滤器的类似口罩,也开始在采矿业中用于预防黑肺病。这些防护设备可以挽救生命,但也是一个比较重的“负担”,主要原因是安装了过滤器。它的玻璃纤维会上呼吸变得困难,而且罩住佩戴者整个头,会让人觉得闷热。
到了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们开始了解吸人石棉的危害,但从事石棉工作的人宁愿不戴笨重的口罩。想象一下在30度高温的建筑工地上,用橡膠包裹头部的滋味,就可以理解他们的心情。
3M公司是N95防毒面具的生产商。1961年,该公司发布了一款“气泡”外科口罩,得知它不能阻挡病菌时,该口罩被重新命名为“防尘”口罩。
1972年5月25日,3M公司开发的首款一次性N95“防尘”口罩获批。他们没有使用玻璃纤维,而是选择对原有技术进行了优化,通过将熔化的聚合物吹入细小的纤维层中,从而能将较硬的礼品丝带制成过滤器。3M还在材料中加入了静电荷,因此即使是更小的颗粒也会被吸附到纤维上。与此同时,存在很多的大空隙,进而保证了呼吸的顺畅。
戴N95口罩的时间越长,它过滤颗粒物的效率就越高,被吸附的颗粒会帮助吸附更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佩戴者呼吸会变得越来越困难,因为纤维之间的缝隙会被颗粒堵塞。这也是为什么N95口罩不能在尘士飞扬的环境中,一次佩戴超过8小时的原因。
N95口罩已有数一十年的工业应用历史,直到上世纪90年代,耐药性肺结核的问题才使人们对防护口罩又有了临床需求。
肺结核病感染了许多医护人员。为阻止它在空气中传播,针对医疗机构的N95标准有了更新:医生们开始需要在帮助肺结核患者时佩戴它们。即便如此,医院至今很少使用防护口罩。因为只有像COVID-19这样的疫情暴发,才需要如此多的防护。
N95口罩并不完美。它的设计并不能很好地紧贴保护儿童,以及那些蓄须人士的面部。如果密封性不好,它就无法像广告说的那样起作用。此外,在高风险手术室中佩戴的N95口罩没有呼气阀,因此佩戴者会感到闷热。
N95口罩在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应对了多次危机,这种演变将一直持续到COVID-19大流行病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