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黄散外敷-治痛风】
现代医学认为,该病是由于血尿酸排泄减少或嘌呤代谢障碍,导致体内血尿酸盐结晶沉积或浓度异常波动,刺激病灶内皮细胞活化,促使单核巨噬细胞黏附渗出,并吞噬尿酸盐微晶体后分泌炎症因子而诱发的免疫反应。
现代医学治疗
在治疗上,现代医学主要是以控制急性炎症并降低血尿酸水平,从而抑制尿酸生成、促进尿酸排泄等,以预防尿酸盐沉积、关节破坏、肾脏损害及痛风石形成。本病目前治疗多首选非甾体类消炎药—秋水仙碱。但长期应用则会带来毒副作用,服用秋水仙碱的患者,约有80%在临床症状完全缓解之前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严重者出现骨髓抑制、肝细胞损害、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传统医学治疗
传统医学治疗该病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金元时期,朱丹溪在《格致余论·痛风论》中提出“痛风”病名,首次将痛风作为一个疾病确立。《丹溪心法》曰:“大率有痰,风热,风湿,血虚”,又曰:“肥人肢节痛,多是风湿与痰饮流注经络……”认为本病乃血分风、湿、热、痰郁于关节而成。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脚气》认为:“外是阴寒水湿,今湿邪袭人皮肉筋脉;内由平素肥甘过度,湿壅下焦;寒与湿邪相结郁而化热,停留肌肤……病变部位红肿潮热,久则骨蚀。”进一步阐明痛风发作由内外合因,以及会出现骨蚀的预后不良结局,这和现代痛风发病机制与预后相一致。
“四黄散”
“大黄、黄芩、黄连、黄柏”被称为四黄,配以赤芍,防风,当归,木鳖子,金银花,苦参,
大黄30g、黄芩10g、黄连10g、黄柏10g、赤芍10g,防风10g,当归10g,木鳖子3个(去壳),金银花10g,苦参20g。
将上述药物加工成粉末,以蜂蜜调成糊状,敷于疼痛之处,每日二次,每次4-6小时。
活血化瘀、利水消肿、舒筋活络、通瘀、清热、消肿、止痛。
对于痛风、类风湿引起的疼痛效果甚好。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