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保先驱】刘敦桢先生对文化遗产研究保护的贡献
本期作者:杜美怡、张荣
苏州古典园林是我国南方私家园林的代表,现存的这些园林是我国和世界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珍品。研究这些历史遗产,给以科学的总结,对我国今后新园林的建设和发展新的园林艺术,都是很有意义的。
——《苏州古典园林》绪论
图/单人照,来源:百度百科
刘敦桢先生的研究之路
刘敦桢先生(1897.9.19-1968.4.30)是中国近现代建筑学、建筑史学、建筑教育的先驱,是系统研究中国传统住宅和古典园林的开拓者,与梁思成先生并称为:“南刘北梁”。
刘敦桢毕业于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现东京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1922年回国后与友人在上海创建第一家全华人经营的华海建筑师事务所。1923年与朱士圭、黄祖淼、柳士英创办了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第一个建筑专业——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该学校于1927年底并入中央大学。
图/就读于日本高等工业学校时的刘敦桢,来源:《刘敦桢全集(第十卷)》p285
1932年,刘敦桢先生辞去中央大学教职,加入中国营造学社,任文献部主任,全身心地投入古建筑研究,通过对古建筑进行实地测绘调查并与文献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取得了卓著的研究成果。
1943年,刘敦桢先生离开中国营造学社,重回中央大学任教。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刘敦桢先生在南京大学等高等院校继续开展建筑教育工作,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的建筑学人才。在建筑史学的研究中,刘敦桢先生的研究重点是中国传统住宅和苏州古典园林。另外,他还在南京市文物保护委员会、中国建筑研究室等机构工作,为新中国的建设与文物保护贡献力量。
图/ 中央大学师生合影,前排右四为刘敦桢(1931年),来源:《刘敦桢全集(第十卷)》p240
刘敦桢先生对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贡献
█ 中国营造学社时期的建筑史调查研究
刘敦桢先生治学严谨,具有扎实的文献研究功底,早期研究如《佛教对于中国建筑之影响》等可以看出明显的史学文献考证特点。在中国营造学社期间,刘敦桢先生任文献部主任。他在注重文献考证的同时,还注意到了古建筑实物调查的重要性,与梁思成先生共同创立了古建筑实物调查与文献研究并重的“二重证据法”的建筑史研究方法。
“改变了过去国内史界研究中国古建筑单纯依靠在案头考证文献的片面方法。而是亲自带领青年助手, 或分散, 或集中, 前往各地进行实地调查。通过测量、绘图、摄影等科学技术手段, 详细记录了被调查对象的实际情况及其重要数据。返回后再进行全面整理, 绘出正式图纸, 并通过已知实例与文献、历史资料, 进行比较、分析和论证, 最后写出调研报告”[4]。
图/1936年夏刘敦桢考察河南登封会善寺净臧禅师墓塔,来源:《刘敦桢全集(第十卷)》p245
刘敦桢先生在北平、山西、河北、河南、江苏、陕西、云南、四川等地进行了大量的古代建筑调查研究。他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除了木结构为主的住宅类建筑,还对砖石结构的陵墓、桥梁、石窟、佛塔有所涉猎,并且他还发表了多篇文献考证类的研究。他在中国营造学社期间完成了30多篇共计50多万字的研究著作,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刘敦桢先生“特别强调做考证文章必须重实据,要重第一手材料。材料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古建筑本身上的题字、刻字和古建筑内外的碑文、题刻等直接材料, 二是历史书籍、文献资料和古图画等, 近代的资料还有图纸照片。” [3]
图/刘敦桢手稿,营造法原跋,完成于1943年7月,来源:《刘敦桢全集(第十卷)》p233
█ 《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与编著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刘敦桢先生重新审视中国建筑史学的研究,以唯物辩证法为工具,开始系统整理中国建筑史学。
“现在我希望你先掌握唯物辩证法,其次研究中国通史,因为只有先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经过,才能了解中国建筑是如何形成与进展的。......必须用唯物辩证法研究一些别人尚未研究,而与建筑史有关的内容。在这基础上,再去钻研建筑史与建筑结构、装饰等,方不致误入歧途。”(刘敦桢致郭湖生函,1953年12月21日)[5]
刘敦桢先生提出,“正规的建筑史应该是全面的、综合的和断代的”,应“从历史唯物观点出发,叙述建筑的发展特征,从民族文化方面阐扬它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2]
在刘敦桢主持编辑的《中国古代建筑史》一书中,系统且全面地介绍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的社会情况,以及对应时期的不同类型建筑的特点。
该书共分为两章。第一章是自然条件与中国建筑,刘敦桢首先提出研究自然条件与中国建筑的关系是为了“了解建筑之产生与发展之经过,以便今后更全面地认识自然与利用自然”。
第二章是社会发展与中国建筑,刘敦桢先生提出从古至今,世界上的建筑均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他将不同社会时期的中国建筑按照朝代分为:周代建筑;秦、汉、三国建筑;两晋、南北朝建筑;隋、唐五代建筑;两宋、辽、金建筑;元、明、清建筑。在各小节中,他先介绍当时的社会概况,再将建筑按照类型分类,在每种建筑类型下进行案例分析。
刘敦桢先生以现代科学史观的研究方式,将中国建筑史纳入到中国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背景中进行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编撰工作从1959年开始,历时七载,前后修改八次,一出版便成为我国建筑史教育的教材。该书集20世纪前期中国建筑史研究之大成,以主要朝代为纲、以各主要建筑类型为目的体例奠定了中国建筑史学的基本框架。后辈建筑史学者基本以该书构成的研究框架继续开展研究。
图/刘敦桢先生带领参加编写《中国古代建筑史》的青年教师参观南京瞻园(1965年12月29日)。自左至右:侯幼彬、乐卫忠、李百先、刘敦桢、杜顺宝、陆元鼎、马秀芝、杨道明、叶菊华。来源:《刘敦桢全集(第十卷)》p243(照片上的人物由叶菊华辨识)
█ 对中国传统住宅和苏州园林的研究
刘敦桢先生在调查古建筑时尤其关注中国传统住宅,并在1956年出版了《中国住宅概说》。此书引发了国内外建筑史学者对中国传统住宅的关注。
他对北京四合院和江南住宅尤其表示赞叹,认为北京四合院是“旧时甚为理想之居所” [6]。关于江南住宅,他表示:“江南住宅的浮雕,其所示内容有山川、植被、建筑、人物、禽兽及几何纹样,或表现历史故事、或征兆喜庆吉祥,甚为丰富多彩”[6]。
他还指出从古至今,各地区的建筑形式与当地建筑材料和气候有着密切关系:“从新石器时代的穴居与半穴居开始,到后来木架建筑得到充分发展,以及明以来窑洞式穴居、地面上的拱券式住宅和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客家的高层夯土墙住宅的产生,都与各地区的建筑材料具有密切关系。” [7]
因此他主张,应学习传统住宅中因地制宜和就地取材的经验,同时批判地吸收传统住宅中的优点,不可盲目抄袭。他还提倡在现有基础上用最经济简便的方法改善农村住宅的状况,并呼吁对居住建筑进行普查。[7]
刘敦桢先生从1950年代开始关注苏州园林的研究。苏州园林与皇家园林的风格不同,它是“我国园林艺术中两大主流之一”,其艺术价值远高于历史价值。他提出,应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让苏州园林“发挥更大的光辉和作用”。因为“苏州古典园林不论对保存文物和供广大人民休息游览,或是总结过去有益的经验,发展我国园林艺术的优秀传统,都是很有价值的” [8]。1958年谈及苏州园林的绿化问题时 ,他指出,苏州园林“在面积不大的封闭式园林内”“累积了不少经验和手法”,“颇为精致细巧”,“值得批判地吸收,以供今后绿化建设的参考”。[9]
刘敦桢先生在1961年发表的文章中提出,中国传统绘画在写意层面上影响了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布局上,包括立意、景的组合、层次、各单元之组合、虚实对比、气韵(即风格)等方面。[10] 他还表示,无论园林布局如何变化多端,依旧可以从许多实例中归纳出常用的形式、设计原则和手法[11]。
刘敦桢在20世纪50年代转向对中国传统住宅和苏州古典园林的研究,不仅大大提高了他对二者的认知,还形成了特定的研究方法和保护思想。在此基础上,他完成了《苏州古典园林》《中国住宅概说》等著作。
刘敦桢先生对传统民居和古典园林的研究,开拓了我国建筑史的两个研究子项。并且通过对它们的研究,揭示了中国建筑的多样性,打破了建筑文化观下的同一性的“中国建筑”概念,推动了地域建筑史的研究。
图/刘敦桢在苏州园林中(1953年摄于苏州拙政园,吴科微摄),来源:《刘敦桢全集(第十卷)》p241
刘敦桢先生的园林保护思想和实践
刘敦桢先生强调,苏州园林的保护应先进行普查,“摸清它的数量、规模、分布与保存情况”;对于暂时作他用的园林,不能任意拆改;还需“拟出逐年整理的全盘计划”[11]。
1958年春,刘敦桢受委托主持修缮南京瞻园,使其“成为广大人民游览娱乐的胜地,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开展国际文化交流的场所”。这是刘敦桢多年研究苏州古典园林以来的一次具体实践。该修缮工程共分为三期(表1),其中一期是对当前部分的修治与整改;二期是为进一步扩大园林所做的规划设计。这两期工程都是在刘敦桢的指导下,由其研究室成员完成现场测绘、设计和绘图等工作。
表/瞻园整修及扩建工程概况[12]
█ 一期修治与整改
刘敦桢助手叶菊华[注]所著的《刘敦桢-瞻园》[12]一书中,详细记载了瞻园的修缮情况。瞻园的修整原则确定为“就园址现状进行修治与整改,保持原布局特点”。
其中刘敦桢在设计方面的创作包括:在瞻园南部设立入口,布置庭院;改造静妙堂南部水池形状,叠造南假山;改善北假山周边的空间尺度关系;将东侧的僵直走廊改为曲廊。其中在南部设立新入口的设计,是一个由门厅、小轩和花篮厅组成的园林小院,以曲廊相连。该手法参照了苏州留园入口的处理方式,“通过曲折的小空间作为过渡,以收敛人们的视觉和尺度感,使游人入园后有一缓冲,不能立即窥见全园面貌”。
注:
叶菊华 (1936-),园林设计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59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建筑学专业,分配到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与南京工学院合办的中国建筑理论与历史研究室从事研究工作,并作为当时建筑系主任刘敦桢的助手之一,进行了中国古建筑调研,参与了中国古代建筑史及苏州古典园林的调研与编写和绘制插图等工作。
图/瞻园入口局部平面图[12]
图/瞻园一期总平面图[12]
█ 二期(瞻园东部)扩建规划
1965至1966年的二期工程是由刘敦桢直接指导完成的。规划设计的原则有三:“一是尽可能减少建筑在园林中所占的面积;二是最大限度扩展游人的户外活动空间;三是为了在不同气候条件都能参观游览,将各观赏点连以走廊或其他建筑。”他将新建部分分为南区、中区和北区三个景区:
“①南区:以厅、堂、楼、馆等建筑组合成一组封闭的建筑群体,其间有大小庭院空间相互沟通和过渡,为游客提供室内活动场所。②中区:以广阔的草坪为主(图4),周围植乔木,局部设有亭廊,兼具交通与坐息之用。③北区:将一期设计的小水院向东延展(将权宜之计的贴壁假山和园墙拆除),以形成一较大水面。环池构筑亭、曲廊、水廊、平桥等,形成半封闭的水院。”
刘敦桢先生在《南京瞻园的整治与修建》中表示:“二期方案在实施上的困难更大,因该地形地貌已完全改变,且无任何文史及实物线索可循,因此只能选择我国传统园林中的若干手法,结合当前社会对园林建设的新要求,在创造社会主义新园林和实现'古为今用’方面努力进行一些探索,并希望通过实践能得到大家的认同。” [13]
图/瞻园二期总平面图[12]
图/瞻园二期中区大草坪[12]
刘敦桢先生主张发扬传统建筑和古典园林中的文化特色,并结合社会需求进行创新,凭借现存的遗址和遗物,结合古典园林的设计原则和当时的社会需求而进行保护和改造。瞻园修缮体现了他的“古为今用”思想,即对古典园林并非原封不动地保护,而是吸收古典园林中的特色并结合社会需求进行创新的思想。
刘敦桢先生的建筑教育贡献
刘敦桢从日本学成归国后,与好友创办了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该学校是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现东京工业大学)建筑系的延续,比较侧重结构工程等工程实践类专业。可见刘敦桢当时力图引入现代建造技术,并培养现代化的实用人才。学校创办四年后,于1927年年底并入中央大学建筑系,刘敦桢任副教授,担任中国建筑史和中国营造法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在中国营造学社期间,刘敦桢先生同样重视对年轻人的培养。他是罗哲文先生初入学社时遇到的第一位启蒙老师,罗哲文曾回忆道:“除了学习到许多有关古建筑的知识与技能外,还从敦桢师那里学习到许多查阅文献、进行考证的基本知识与方法”[3]。
刘敦桢于1943年继续回到中央大学(1949年改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后为南京工学院)建筑系任教,并担任系主任,1953年后兼任中国建筑研究室主任。他在1953年的《中国建筑史》课程学习说明中提出,此课程的目的是“配合建筑学专业培养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建筑师”。[14]
刘敦桢为祖国培养了大批建筑学人才,他的助手潘谷西、齐康、郭湖生和刘先觉等人,都成为了建筑系和研究所的教授和学科带头人[15]。
图/中央大学工学院建筑系部分教师与49届毕业生合影于校本部大礼堂前,来源:《刘敦桢全集(第十卷)》p240
结语
我国建筑学家、园林学家刘叙杰这样回忆和评价他的父亲刘敦桢先生:“父亲常讲自己的天赋不高,思维亦不若他人敏捷机智,在各方面都只算得是“中人之材”而已。要迎头赶上学界的佼佼者,只有依靠自己的加倍努力,所谓“勤能补拙”就是他一直遵循的座右铭。他平时博览群书,经常手执一卷,无论春夏秋冬,还是假期节日,都是如此。这种数十年如一日的勤奋努力,不但使他在发掘知识宝库中获得丰收,而且也为我们后辈树立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的榜样。”
图/1957年夏与夫人陈敬摄于北京香山,来源:《刘敦桢全集(第十卷)》p287
图/刘蕴真堂(刘敦桢旧宅)正屋及西屋(湖南新宁名居古建,1937年11月)左第一人刘叙杰,左第二人刘叙仪,左第三人刘叙彤,来源:《刘敦桢全集(第十卷)》p246
图/全家合影(前排左起陈敬、刘敦桢,后排左起女刘叙仪、子刘叙杰、媳宋竩),来源:《刘敦桢全集(第十卷)》p286
刘敦桢先生主要履历
1897年9月19日(农历8月23日)
生于湖南省新宁县曹家码头后街祖宅
1913年( 16岁)
以官费录取赴日本留学。1916年( 19岁)考入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现东京工业大学)机械科(系), 次年转建筑科
1922年( 25岁)
返回上海
1923年( 26岁)
与朱士圭、黄祖淼、柳士英共同创办中国第一所中等建筑技术专业——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并执教
1927年( 30岁)
携苏工专建筑科学生至南京, 与刘福泰等共建我国第一所高等建筑专业——中央大学工学院建筑系, 任副教授
1930年( 33岁)
加入我国最早成立的研究中国古建筑的民间学术机构——中国营造学社
1932年7月( 35岁)
辞去中大建筑系教职, 赴北平中国营造学社专门从事中国古建筑研究,任社研究员及文献部主任。先后参与了学社在北京、山西、河北、河南、江苏、陕西、云南、四川等地的考察,完成调查报告多篇
1943年( 46岁)
赴迁至重庆的中央大学建筑系任教,1946年随学校搬回南京,1949年中央大学更名为南京大学
1953年( 56岁)
开展全国民居调查, 迅速引起国内重大反响。任中国建筑学会理事兼南京分会理事长
1956年( 59岁)
完成专著《中国住宅概说》,次年由建筑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在南京工学院第一次科学报告会上, 宣读对苏州古典园林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苏州的园林》, 引起国内广泛注意
1960年( 63岁)
主持南京瞻园改建、扩建工程,并亲自设计石山等。写出《苏州古典园林》初稿。主持写出《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稿
1964年( 67岁)
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完成《中国古代建筑史》最后之第八稿
1968年( 71岁)
4月30日因病去世。[16】
参考资料(向上滑动查看):
[1]赖德林.学科的外来移植——中国近代建筑人才的出现和建筑教育的发展 [M]//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刘敦桢.致喻维国、张雅青函(之一)——关于民居调查及建筑史写作[C]//刘敦桢全集 (第十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p.205.
[3]罗哲文.启蒙学术 受益终生──纪念刘敦桢师诞辰一百周年[J].古建园林技术,1997(03):3-6.
[4]刘叙杰.创业者的脚印(上)──记建筑学家刘敦桢的一生[J].古建园林技术,1997(03):7-14.
[5]刘敦桢.致郭湖生函[C]//刘敦桢全集 (第十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6]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教学稿)[C]//刘敦桢全集 (第六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p.126,p136.
[7]刘敦桢.中国住宅概说[C]//刘敦桢全集 (第七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p51,p78.
[8]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C]//刘敦桢全集 (第八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9]刘敦桢.苏州园林的绿化问题[C]//刘敦桢全集 (第四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p.40-p.41.
[10]刘敦桢.中国古典园林与传统绘画之关系[C]//刘敦桢全集 (第四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p.242-p.246.
[11]刘敦桢.苏州的园林[C]//刘敦桢全集 (第四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p.168,p.182.
[12]叶菊华.刘敦桢-瞻园[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p10,p33,p34,p67,p79.
[13]刘敦桢.南京瞻园的整治与修建[C]//刘敦桢全集 (第五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p68.
[14]刘敦桢.《中国建筑史》课程说明[C]//刘敦桢全集 (第十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p.160.
[15]刘叙杰.创业者的脚印(下)——记建筑学家刘敦桢的一生[J].古建园林技术,1997(04):54-62+17.
[16]刘敦桢先生生平事迹年表(1897~1968)[J].古建园林技术,1997(03):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