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情怀丨 拉练路上的青春
拉练路上的青春
文/吕晓岚 摄影/李恒迁
时间追溯到十年前的春天,作为宁海中学高二学生的我,在清明后、立夏前的某个晴朗天里,第一次背上被包和帐篷,和同学们一起踏上期盼已久的前童拉练之旅。光阴荏苒,那种出发前整晚睡不着的兴奋、沿途说笑打闹的欣喜却至今记忆犹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高中三年最有意思的一次集体外出活动。
作为一项具有特殊意义的活动,主题为“追寻三五支队足迹”的前童拉练之旅其实是宁海中学颇有历史又传承不断的“保留节目”。在陈方梁老师的《你好,宁海中学》一书中对此有翔实的文字记载:“追寻三五支队足迹”拉练活动是继承我校优良的办学传统,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一项德育举措。开始于1992年,时间为清明节前后,历时2天;地点主要有前童革命老区、梅花村革命斗争基地等,对象为高二年级全体师生。每年举行一次,现已坚持15年。全体学生自带被包、帐蓬及生活用品,列队步行二十余公里,沿着“三五支队”的足迹翻山越岭,一路上高唱革命歌曲,校宣传队沿途进行小节目演出,以鼓舞士气。到前童老区后在鹿山举行纪念先烈集体宣誓、听革命老人讲革命斗争故事等活动,晚上与当地村民、学生举行联欢演出,当晚在前童露营。第二天赴梅花村革命斗争纪念馆参观,举行入党、入团宣誓,之后乘车返校。该活动对弘扬革命传统,磨练学生意志,强化德育体验,坚定人生的理想信念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就从那个时候开始,所有就读宁海中学的学生都有幸能在一年之中春光最盛的时节,走出学校,与自然、与宁海的历史、人文,来一场最亲密的接触。
时隔十年,草木几度枯荣,宁海中学从80周年庆走到今年,迎来了她90周岁的生日。而我也得以再次踏上这段充满意义的拉练之旅,以一位教师的身份,带着一群如我当年那般欢呼雀跃的孩子。两下相比,春光旖旎,风物之美依旧,诸多感受仍是和当年如此相似。比如长长的校服队列,猎猎红旗招展,引来沿途路人驻足注目;下山后学校为大家准备的麦饼和豆浆仍是让已经走得面红耳赤、上气不接下气的学生们顿感“此物只应天上有”的赞叹和满足!而前童古镇幽幽的旧时光的气息,底下淌过脉脉流水的青石板桥,鹿山上的油油青草地,腾飞在高空的各色风筝,成人仪式上庄重的誓言和举起的右手,就连那没遮没拦的阳光都还是当年热辣的味道!
新的变化所带来的感触也颇为深刻。这几年城区、郊区、乡镇的建设实在是变化太大,一路走来明明处处熟悉,却又仿佛处处新鲜,修路搭桥,建屋造园,人来车往,一个旅游城市的迅猛发展可见一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明显体现在学生们体能的下降上,原先对大家来说不算什么困难的负重行军,如今着实变成了重大的负累,就连好些男生都偷偷地托了自己的父母将自己的被子等另行送往目的地,而自己只是背个书包轻装上阵;前童小学更是修缮一新,簇新的塑胶跑道,再不是当年凉冰冰的水泥地,还有了主席台,让这个露营的夜晚,有了更好的展现才艺的高地!
夜晚来袭,四下华灯初上,大家早早地搭建好帐篷,然后围坐在主席台前,挥舞起手中的荧光棒,那些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的同学们,在这个完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瞬间变成明星,才艺出众,光芒四射,魅力十足。
一整天的辛劳因此得以释放,晚会结束,大家散去,各自结伴钻进帐篷,或许还有更精彩的“卧谈”等着这些年轻人们,又或许,只是两下无言,枕着习习凉风,沉沉睡去,等待晨曦,等待朝露……
正如学生在日记里所说的那样:这一天半的行程仿佛是一场梦,带领着一群年轻人离开现代社会,到一个沉淀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小镇游览一番,又身体力行地体验了革命前辈的艰难历程。这个梦是值得永远珍藏的,与回旋在明清时代的小墙弄里的柔风一起,萦绕在心头。
前童拉练,是一场青春之梦,是宁中人独有的梦。
(本文配图为2015年度的拉练活动。)
编辑: 白溪钓翁
审核: 桑洲梧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