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房”就能留得住人吗?
“送房”就能留得住人吗?
谭浩俊 中国不良资产行业联盟研究员
如何实现人才结构的平衡,用物留人、引人,还是用心、用情招人、容人,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为员工提供住房,不失为一种手段。但是,决不是最优选择。
继去年2月份,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对外宣称“会让(格力)每个员工都住上两房一厅”后,近日,董明珠再次放出豪言:要让格力8万(名)员工,每个人都有两房一厅的房子!除房子以外,格力还给员工实行一系列激励措施如发手机、提薪等。董明珠还说,等格力汽车生产出来以后,“我会送给他们”。
这一系列的福利举措,目标都是两个字——留人。因为,近年来,格力一直遭受挖人困扰。用董明珠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们门口天天有人站在这里挖你的人。”自然,对格力来说,面临的留人压力就非常大了。
实际上,在市场经济下,人才流动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不然,国外也不会出现那么多的猎头公司。近年来,国内也有很多猎头公司诞生。有猎头公司,就必然会出现挖人现象。尤其象格力这样的优质公司、高端企业,遭到其他公司挖角,就更是家常便饭了。关键就在于,企业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能否让人才自觉自愿地留下。
能够理解,董明珠以提供住房、发放手机、增加薪酬等方式,就是为了留住人才,留住企业的根基。但是,这样的方式是否可行。尤其是住房,需要用一辈子在企业工作来换取,可能不仅不会令员工安心,反而会让员工产生离开的想法。在一个企业干一辈子,对很多员工、特别是年轻员工来说,可能是不太现实的要求。至少,在目前不够现实。
要知道,格力在遭受其他企业挖角的同时,也在对其他企业进行挖角,或者说对已经被挖角的员工进行招安。因为,如果格力是一家真正具有吸引力的企业,要么别的企业挖不走人,要么被挖走了还会回来。如此一来,问题的根源就不是其他企业挖角,而是自身的吸引力大小了。
我们注意到,象华为等企业,也需要面对其他企业的挖角。但是,却有很多年薪百万以上的10年以上老员工。一方面,这些员工能够在华为实现自己的价值,让自己有成就感;另一方面,华为给予他们的收入,能够体现他们的价值,也能够保证他们生活得很体面。两者结合到一起,人才流失的概率就变小了。而普通员工,则会对有机会在华为工作感到自豪。即便被人挖角或自己离开华为,也会为曾经在华为工作过而自豪。有了这份自豪,华为是否能把每位员工都留住,就显得不重要了。
格力也是如此,作为一家知名度很高,福利待遇也不错,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企业,按理应当有比较强大的心脏,有容得下人才留下,也能容得下人才离开的胸怀,对愿意留在企业的人才应当给予其微笑,对想离开的人才也应当给予其微笑。正是这种微笑,才是吸引人才最有效的一种手段。对多数员工来说,稳定和感恩都是决定是否在企业长期工作下去的重要条件。德国很多员工都能一辈子在一家企业干到底,靠的并不是房子、手机、汽车,而是薪酬与能力挂钩,只要认真地干,时间干得越长,薪酬就越高,对企业和岗位的感情也越深。中国的员工,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心理变动之中,且多数不是真正的工匠。真正的工匠就不会轻易被人挖角,也不会轻易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能够被挖角的不是高端人才就是普通工人。
也正因为如此,董明珠在积极创造条件,提高员工福利待遇,以物质留人的同时,是否应当更多的从企业的用人环境、用人方式、用人手段等方面入手,对具有工匠精神的员工,能够在薪酬上有更多的体现,能够让工匠们真正品尝到什么叫工匠,而不永远是一名普通员工,一名操作工。
同时,在格力的接班人培养问题上,董明珠可能也要费一番脑筋、做一些新的思考。千万不要以为这只是管理层的问题,它与员工能否留在企业也关系十分密切。因为,员工也在观察,也在看企业管理层的动向,看企业用人的导向。如果董明珠一直以接班人条件不成熟为借口,不对接班人进行培养,带给广大员工的,就是企业的传承和可持续性存在问题,企业的管理方式会越来越老化。一些原本希望在企业也能够得到重用者,最终会选择离开。而一旦这些人离开,就有可能引发一批人离开。从这个角度来讲,格力门口天天有人在挖角,就不只是其他企业的问题,也有自己的问题,有离开的员工与其他企业联手挖角的问题。可以肯定,一旦企业有一名高管离开,就必然会引发一群人离开。这,才是最可怕,也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家电行业的竞争已经趋于白热化,尤其是高端领域的竞争,可能是未来家电行业的新的竞争高地。而高端领域的竞争,对人才的要求也更高,挖角的现象也会更加明显。董明珠想造汽车,一定程度上可能也是感到了家电行业的冬天即将来临,必须通过转型,给企业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如何实现人才结构的平衡,用物留人、引人,还是用心、用情招人、容人,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为员工提供住房,不失为一种手段。但是,决不是最优选择。
谭浩俊【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