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孩子频繁做鬼脸、眨眼睛、清嗓子,知道真相后妈妈痛悔不已……
作者:白芥子
来源:积木育儿(ID: jingguanyuer)
一个7岁的男孩,半年前突然开始动不动做鬼脸、眨眼睛、清嗓子。
孩子爸爸发现了不对劲,批评孩子:“不要总是这副鬼样子,难看死了!”
发现自己的警告没用,爸爸开始上手。
他认为孩子纯粹是故意做出那副古怪模样的。他受不了孩子的“鬼样子”。
一开始他还口头警告孩子“克制自己”。
后来,一看见孩子做鬼脸、一听到孩子清嗓子,上去就是一巴掌。
直到这时,孩子妈妈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紧带着孩子去看医生。
先是看中医。喝了两个月的中药,没用。
后来,听医生的建议,夫妻俩带孩子去看了心理医生。
哪知心理医生在跟孩子相处几分钟后,就笑着告诉夫妻俩:孩子没什么大问题,要想孩子的症状得到改善,大人得先治疗。
原来孩子得了一种叫做“抽动症”的病。
不是孩子故意捣蛋。不管做鬼脸、眨眼睛还是清嗓子,对孩子而言都是不可控的。
症状的初发可能是,孩子的某一次生病、或者家庭关系的紧张,或者父母的严厉训斥。
一旦有抽动的表现,家人对孩子的关注自然增多。
目光是有压力的。焦虑情绪更是能够快速在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传染。
父母的焦虑,父母过度关注带来的压力,会导致孩子更加紧张,抽动也会更加厉害——这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今年以来,由于疫情,小小的三口之家经济陡然变紧张。夫妻俩为此时不时争吵。
最初发现孩子有抽动的表现,做母亲的甚至还嫌弃孩子“添乱”。
现在回头看才意识到,紧张的夫妻关系,或许才是孩子抽动的一大诱因。
上面这个例子,就是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案例。
别以为抽动症距离我们的孩子很远。临床发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孩子罹患抽动症。
有数据显示,国内目前约有400万人患有抽动症(又名妥瑞氏症)。
公益短片《站出来 做自己》
你或许在路上,在公交或地铁上,就曾经遇到过一个举止奇怪的人,TA摇头晃脑,做鬼脸,抑或莫名其妙说脏话。
这样的人很容易引发我们的侧目,导致我们的不接受、不理解。
尤其如果这样一个“行为举止古怪”的人就是自己的孩子时,我们或许就更加难以接受,甚至如临大敌。
纪录片《妥妥的幸福》
根据临床表现,抽动症一般可分为3种类型:
运动性抽动:头面部、颈、肩、躯干以及四肢肌肉不自主,突发,快速收缩运动。
发声性抽动:口鼻、咽喉及呼吸肌群的收缩,通过鼻、口腔和咽喉的气流而发声。
感觉性抽动:压迫感,痒感,痛感,热感,冷感或其他异样感觉。
截止目前,该病症的病因并不明确。
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
即早期出现抽动症状以后,选择忽略,并且从调整亲子关系着手,给孩子提供一个更加放松和和谐的成长环境,那么孩子的症状很快就能自动消失。
可惜,并不是所有孩子都如此幸运。
他们多半会长期遭受文章开头那个孩子的境遇:被批评,被指责,被当成一个有问题的坏孩子而被暴力干预和矫正。
当父母长期、过度、不当地关注和干预孩子,很容易会导致孩子的行为固化,甚至症状愈发严重,并伴随终身,工作和生活都会受到极大影响。
为什么会这样?
从心理学角度去理解,或许是因为,压力越大,孩子的“异常行为”就会越多。
而高学历的家庭,他们往往会对自己要求严格,也对孩子倾向于有过高的要求。
这自然会给孩子带去超负荷的压力,造成情绪和行为上的一些障碍。
而当孩子出现一丁点父母觉得是“问题”的“问题”,又会导致父母愈发关注孩子、给孩子更多的压力和控制。
由此陷入一种恶性循环,难以跳脱和真正化解。
何止是抽动症呢?教育中,有很多可怕的蝴蝶效应。
即很多孩子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本来是小事一桩。
父母若用轻松愉快的态度去解决,甚至不需要解决,问题也会自行消失。
但若家长用严厉的方式去对孩子,不但无助于问题本身的解决,还会让孩子的问题固化下来,严重的甚至可以毁灭孩子一生。
最初大人们反复告诉孩子“手脏、不能吃。”发现讲道理没用后,就开始动起了手。孩子一吃手,大人就打。
但打孩子的方法只能起一小会儿作用,孩子一停止哭泣,就好了伤疤忘了疼,又把手伸进嘴里。
再后来,他们还用过抹辣椒水的方法。用过一天24小时强硬戴手套的方法。
可惜,问题始终没能得到解决,反而越来越严重。
这个孩子长大后变成怎样了?脾气特别倔,因为一点小事就情绪失控,可以连续哭很久,甚至会用头猛烈撞墙。
咨询师见到这个孩子时,他两只手的大拇指已被吃得变形了,小手上布满了破溃的伤口。
可孩子好像完全没有痛感,还在用嘴啃咬双手。
更让人心疼的是,孩子的心理也出现了严重障碍。
不会和人交流,别人和他说话,他基本不回应,目光总是回避开来,神情冷漠,拒人于千里之外。
原本是孩子正常发展中的一个正常动作(小宝宝吃手是正常的!)。
这样一个自然而然的发展过程,却遭到了如此残酷的、持续反复的惩罚,整个过程简直跟刑讯逼供没区别。
关键,孩子还那么小啊!
在生命初期,就莫名其妙地遭遇绵延不断的残酷对待,他的生命怎么能正常展开、怎么能不被扭曲呢?!
当然不止是吃手。亦不止抽动症。
在一个孩子长大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很常见的“行为问题”。
比如某一次撒谎,某次尿床,在学习中犯了某个错等等。
真的很多问题都只是阶段性的问题、发展性的问题。甚至是根本不必去关注的“问题”。
然而,却有太多孩子承受着这样那样的评判,过多的关注跟强化,甚至过于粗暴的“矫正”。
他们可能只是语言表达缺乏些技巧;
他们可能只是发展和学习的节奏慢半拍,显得笨拙;
他们可能只是年龄还没到;
再或者他们只是还需要时间发展他们的行为自控力和情绪管理能力,以及需要大人的宽容和帮助......
但是,他们却一次次被盖棺定论为“有问题”,是教不上路的“坏孩子”。
总之,他们的模样,仅仅因为不符合社会对他们的期待或规范,就被贴上了“不对”“不正常”“有毛病”的标签。
这种标签,类似一种诅咒,往往让这些孩子,永生无法翻身。
真正能够从这样的诅咒中走出来的人,非常非常幸运,也非常非常少。
也许,你身边,或者你的家庭里,也有一个这样不太一样的小朋友呢?
我们常常因为他们的世界与我们的世界有点不一样,很容易就出现贬低、排斥甚至强烈的敌意。
其实,只要我们愿意放下自己的成见,试着先去接纳和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世界。
我们的生命经验会更丰盈,而那些孩子的人生,也将会有更美好的可能。
譬如那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名叫《自闭历程》。
讲的是一个自小被诊断为自闭症的患者,最终成长为一名了不起的科学家的故事。
她传奇的一生也许无法复制,但是她的际遇,却显得尤为可贵。
最喜欢电影开头的第一句话。
这个讲话姿态生硬却自信满满的女孩,她大声地说:我跟别人不同。而不是说,我是个病人。
电影《自闭历程》
之所以她能够有这样的状态,并非她的自闭症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了奇迹,最终不药而愈了。
而是她有一个了不起的妈妈,始终坚持告诉这个世界:我的女儿只是跟他人不同,不是有问题。
包括后来她遇到的高中老师,卡劳克博士。
这位老师发现了坦普尔是个用视觉图像思维的天才,并且对她因材施教,使她充分发挥所长,一点点找到成就感和存在感。
电影《自闭历程》
不得不说,人们的善意和爱,有时候,真的能够制造奇迹!
如果你看了今天的文章,如果你还愿意试试我们所建议的,那么不妨开始重新去了解周围的人,特别是你的孩子。
就是那些经常被人们看不上的、甚至盖棺定论了的孩子,或者是“坏孩子”,或者是“笨孩子”。
看看有没有办法,去以更少的评判、更多的开放和友善的态度,去了解他们?
你的视角的改变,真的可能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
*作者:白芥子,本文转载于积木育儿(ID: jingguanyuer),最贴心的科学早教公众号,转载已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