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了眼神,是教师队伍里挺奇葩的人
我校有一女老师,资深起床困难户,天天被其母从6点30一直叫到6点50。7点30到校,她总是徘徊在迟到的边缘。一个月中大部分是7点29到,偶尔抵达单位就很巧地卡在了7点31。
只见她早晨踉踉跄跄出场,头发胡乱在后面一扎,冲进闹哄哄的正在排队的早操队伍里跟跑两圈儿,早自习之前往嘴里塞点干粮,直到第一节课下来才慢悠悠地拿着梳子把发型梳好。至于化妆嘛,那得等第四节课下了才能完成。同事们老拿“有才”调侃她,用她母亲的话叫“奇葩(ba)”,尽管她纠正过好多次,念“pa”。
让我们在今天,一起祝这位女老师:教师节快乐。
没错,这位女老师就是我,哈哈。
开学一段时间了,我还没有完全从悠闲的暑假状态中抽离出来。早晨口干舌燥地从教室里走出,一直到下午,微信里陆陆续续地收到一些祝福,在这里真心地谢谢亲爱的你们。又打开朋友圈,铺天盖地的赞颂诗文,在这一天将教师捧上神殿,很多同行在发收到的花束、学生们制作的贺卡,喜庆洋洋,简直教师界的春节呐。
这是我成为老师的第三年,今天就是第三个教师节,但也真是极其普通的一天,是从来没放在心上过的一个节日。可一年都没联系的朋友今天突然发来消息,天天和我吵架斗嘴的人发来可爱红包,学生放在讲桌上的画,还是,让我忽然很感动。这一天就是这样奇妙地让心中的某处哗啦一下柔软下去。
直到放学,送学生们离校,站队的时候,不知道哪里飘来的香味儿,让我一下子着迷。和学生们讨论究竟是啥味道呢?我觉得是烧鸡味儿,有学生说是麻辣烫调料味儿,又有点像炒葵花籽的味道。学生们开开心心回家吃饭了,我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像以往的每一天那样,慢慢驶离乡村。
我可能是一位比较像学生的老师。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我自己的身份概念一直很模糊,而周边的一切,尤其是这样的节日,总时不时地来提醒我要尽什么样的责任,要做一个怎样的人。人很容易被惯性推着往前走。
工作差不多两年的时候,我对我的职业定位有了新的认识,觉得自己只谈得上“教书”,育人这事儿太高尚了,我还不够格儿。况且我打小儿就讨厌任何形式的说教,大道理一上来我就想逃,甚至刻意躲避身上自带“教做人”气质的那些人。因为无经历,就不认可。那么谁还不是摸爬滚打长大的呢?
学生们都叫我老师,英语课上他们被强制改口为“Miss Yang”,我无疑更喜欢后面的称呼。不记得从何时起我发现,很多人,很多行业的从业者都被称为老师:理发店的Kevin,分离小三的情感行业工作者,去大学讲座的青年作家,他们在很多时候很多场合也都拥有了和在校老师一样的称呼,可能已经发展成了一个“人人皆可为师”的社会吧。
当然,我还是那个教语文的体育老师,在此就祝大家都快乐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