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先早课|无失色脉,不离阴阳 2024-06-20 20:57:34 上句出自《素问·移精变气论》:“岐伯曰:治之要极,无失色脉,用之不惑,治之大则。逆从倒行,标本不得,亡神失国。去故就新,乃得真人。”色,指气色;脉,指脉象。本篇关于色脉,岐伯有论曰:“色脉者,上帝之所贵也,先师之所传也。上古使僦贷季理色脉而通神明,合之金木水火土四时八风六合,不离其常,变化相移,以观其妙,以知其要,欲知其要,则色脉是矣。色以应日,脉以应月,常求其要,则其要也。”足见色脉之要。下句见《素问·宝命全形论》:“帝曰: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天地合气,别为九野,分为四时,月有小大,日有短长,万物并至,不可胜量,虚实呿吟,敢问其方?”阴阳乃天地之道,亦人之道,即所谓“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诊疾无失色脉生命不离阴阳刘更生,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副主委,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席健康科普专家。慎终如始 则无败事 赞 (0) 相关推荐 阴阳反作,天地四塞 阴阳反作,天地四塞 天地阴阳之气失常 上句"阴阳反作": 积阳为天 积阴为地 阴静阳躁 阳生阴长 阳杀阴藏 阳化气,阴成形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清气在下,则生 ... 儒家之最爱 周国平说:"在我们以儒家为主体的文化传统中,所缺少的正是尊重个体生命这样一个极其重要的观念."大谬不然.中华文化三大家,对个体生命,佛道亦颇有尊重,儒家的尊重度高于两家,更更高于百 ... 外为阳,内为阴 背为阳,腹为阴 刘更生 道生学堂 本句取自<素问·金匮真言论>:"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 阴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不仅能够提示天地万物 ... 尚先早课|循脉上下,占神往来 上句见<素问·痹论>:"帝曰:荣卫之气亦令人痹乎?岐伯曰: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 ... 尚先早课|夏脉如钩 人与天地相应是<黄帝内经>认识生命的基本观点之一.夏令是万物繁盛的时节,"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人的脉 ... 尚先早课|秋脉 中医总是将个体生命置于天地间加以考量.古代医家在长期实践中发现,人的脉象随四时更替而有不同变化.<素问·玉机真脏论>云,春脉弦,夏脉钩,秋脉浮,冬脉营. 以秋脉为例:"秋脉如浮, ... 尚先早课|上下相应,阴阳和平 上句出自<灵枢·终始>:"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本末之寒温相守司也,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上,指人迎脉 ... 尚先早课 | 提挈天地 把握阴阳 人生天地之间,而天地运动规律便是阴阳之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人离不开地,必受阴阳规律制约 ... 尚先早课|无扰筋骨,无泄皮肤 上句见<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此言阳气 ... 尚先早课|心藏脉,脾藏营 本句见于<灵枢·本神>.藏读cang.五脏各有所藏(形),各有所舍(神),病则各有虚实变化.其中: "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 ... 尚先早课|气盛热壮,脉大血多 本句见<灵枢·经水>:"黄帝曰:夫经水之应经脉也,其远近浅深,水血之多少各不同,合而以刺之奈何?岐伯答曰:足阳明,五脏六腑之海也,其脉大血多,气盛热壮,刺此者,不深弗散,不留不泻 ... 尚先早课|气有多少,脉有阴阳 完整版点此查看 ▼ 刘更生,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副主委,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席健康科普专家. 慎终如始 则无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