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曾对左宗棠发誓:你敢抬棺西征,收复...

胡雪岩曾对左宗棠发誓:你敢抬棺西征,收复新疆,我胡雪岩就倾其所有为你的大军铺路!可胡雪岩临终却留下这样的遗嘱:不经商,勿近官宦,不和李姓通婚。为什么?

胡雪岩因协助左宗棠收复新疆有功,被朝廷授予正二品顶戴,赏穿黄马褂,总办四省公库,这一年胡雪岩己58岁。

在晚清官场,左宗棠与李鸿章是一对死敌,两人都想做中兴名臣的天下第一。为搬倒左宗棠,胡雪岩自然成了李鸿章的眼中钉。

李鸿章阵营已把倒左先倒胡做为战略计划,准备付诸实施了,胡雪岩还对这场政治阴谋浑然不知。

那一刻,胡雪岩正在他自己发起的生丝大战中痛击各国商团。他耗资两千万两白银,收购各地生丝,要垄断生丝贸易,让洋商俯首称臣。

没想到的是,胡枣岩正在前方竭力拼杀的同时,有一支阴冷的毒箭早己暗暗瞄准了他,只为能一击必杀而伺机而发。

在生丝大战的刚开始,胡雪岩占上风,洋商因为丝厂缺丝无法开工,曾提出加价一千万两白银从胡雪岩手里购丝。

胡雪岩一是为往日华商受尽洋商欺负而吐口恶气,二是为彻底击溃洋商,面对上千万两白银赢利的诱惑,他坚决向洋商说了不。

谁知,很快风云突变。

先是欧洲生丝获得丰收,接着又是中法战争爆发,市场人价格剧变,再加上国内有些同仁与洋商暗通曲款,胡雪岩在这一场生丝大战是且战且退,逐渐败下阵来。

当李鸿章阵营抓住机会,给胡雪岩来了个连环暴击。

他们先是利用职务便利,扣下汇向上海阜康钱庄的各省协饷(这笔钱本应及时交由胡雪岩,用来偿还左宗棠西征时所借的洋债),待胡雪岩调用阜康钱庄的存银来垫付西征洋债后,他们立即散布阜康钱庄即将倒闭的谣言,发起了针对阜康钱庄的挤兑狂潮。

在成功掀起针对阜康钱庄的挤兑狂潮后,李鸿章阵营马上向弹劾胡雪岩,罪名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不应有的也“羞羞答答”地有,其中一条直接将胡雪岩送入死地,那就是胡雪岩在帮左宗棠借洋债时,加了利息,也就是说刮了朝廷的油水,再换个说法就是发了国难财。

慈禧太后大怒,胡雪岩被着先行革职,严行追究,其所有房产店铺,一律查封。

就这样,破舟又逢连夜雨,胡雪岩一夜“回到解放前”,身败名裂,直入万丈深渊。

朝廷要查抄胡雪岩,圣旨先下到左宗棠那里。

有人劝胡雪岩给胡氏家族留一些后手,但胡雪岩断然决绝。他把全部账册悉数缴出,听候朝廷处理。

胡雪岩的母亲一直因为他发迹太快而深深地忧虑,如今一败涂地,胡他只能跪求老母亲谅解。让胡雪岩欣慰的是,老母亲坦然接受了一切。

胡雪岩将原配和姨太太们聚到一起,吃了一次筵席,然后每人发分手银五百两,算是缘分一场,从此之后各奔东西。

胡雪岩将繁多的债务人分成三类,第一类是高官显贵、地方强人,这部分债要尽快地还,否则胡家必遭灭门;第二类是贫苦之家,这部分债也要尽力还,否则胡家在地方上将永难立足;第三类是小富之家,这些人存在阜康钱庄的是闲散银子,能还多少先还多少。

索债无门的人们在把胡宅的各种家具、摆设一抢而空后,又涌向了被胡雪岩视为一生心血的胡庆余堂。

胡雪岩想保胡庆余堂,那是他的品牌,是他的“悬壶济世”的信誉,是他一生心血的凝结点。这时,刑部尚书文煜帮了他。

当初胡雪岩在京城开阜康分号时,文煜曾将私财六十万多两白银存进了阜康钱庄。当胡雪岩带着最后的五十万两银票找到了文煜,并表示最后这银票是为文大人留的。

文煜不敢接手,朝廷正在严查阜康钱庄,些事一旦泄露,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事。

见文煜犹豫不决,胡雪岩提出如不想接手银票,愿将胡庆余堂托付给文大人作为偿还债务。

几经商量之后,一番好戏上演。

文煜先找机会跟慈禧套近乎,据说是向国库捐了十万两白银,然后向慈禧述苦,说是存在阜康钱庄的养老钱要不回来,最后问能否将胡庆余堂拿来做抵押偿还。

慈禧太后在查明胡雪岩确实欠了文煜很多银两后,送了文煜个人情,让他全权接管了胡庆余堂。

当文煜前来接管胡庆余堂时,胡雪岩百般抗拒,文煜强势豪夺,逼迫胡雪岩签下易手文书。当然了,这是一处双簧戏。

李鸿章阵营的打击还在继续,大有不将胡雪岩问斩誓不罢休的架势,而此时的左宗棠因为老迈失势,也进入了生命的倒计时,他了帮不上胡雪岩。墙倒众人推下,留给胡雪岩的只是痛彻肌骨的寒气。

朝廷对胡雪岩依旧是新账旧账一起算,要将他一步步向问斩的死路上推。胡雪岩能做的唯有提前体面地死去。

胡雪岩是否是体面的死去,已无人知道,直到百年后人们几经苦寻,才打到他的孤坟。

@听雪说史 胡雪岩睿智过人,却非但没有悟透急流勇退的道理,反而在功成名就之时选择了激流勇进,自己将自己送上了不归路。

他留下的遗嘱里,似乎也没意味到急流勇退的失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