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谷两坡陡峭,横剖面呈“V”字形,多发育在新构造运动强烈的山区,当地面抬升速度与河流下切作用协调时,最易形成峡谷。
河流“V”型谷多出现在河流中上游地区,一般来说越是地形崎岖,河流落差大,河流流速快的河流,会产生较强的下蚀作用,从而会使得河流的下蚀加深作用快于侧蚀拓宽作用,从而形成河道横断面呈“V”字型形态。
在我国“V”型河谷多分布在河流流经一二级阶梯和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比如长江三峡、雅鲁藏布江谷地、三江并流(金沙江、怒江、澜沧江)河流谷地都是典型的“V”型谷。目前我国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第一的大峡谷,其长度为504.9千米,平均深度达5000多米。谷:等高线凸向高处山谷连线;山脊之间低洼部分;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河谷是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与发展的,河流流经的介于山丘间的长条状倾斜凹地。
水流携带泥沙侵蚀使河谷下切;
水流的侧蚀使谷坡剥蚀后退,包括谷坡上的片蚀、沟蚀、块体崩落;
溯源侵蚀使河谷向上延伸,加长河谷。
提醒:
在山区,河流一定流经山谷,但是有山谷不一定有河流,即河谷一定在山谷中,但有山谷不一定有河谷。
“U”型谷又称槽谷、冰蚀谷,是经山谷冰川刨蚀、改造而形成的谷地。
冰川在重力作用下会向下滑动,形成呈一定宽度的“条状”冰川,就像一条巨大的“冰舌”从高山上铺下来。冰川在向下滑动的过程中对地面不断的进行侵蚀作用,大量地表物质被刨蚀裹挟到冰川里面,并被冰川向下推动到海拔较低地区。这一过程不断持续,最终在冰川消退融化后,在地表留下一个底面非常宽阔的“U”型谷。
因此,冰蚀谷常较平直而宽阔,形成两壁陡立的槽形谷。“U”型谷多分布在高海拔或高纬度(历史上)冰川活动频繁的地区。山岳冰川通常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地地区,比如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科迪勒拉山系等地区。冰川作用形成的U型谷搬运能力比较强,但距离相对比较短。通过拔蚀作用、磨蚀作用、冰楔作用,碎石岩屑磨圆度差,棱角状-次棱角状;分选差0.5-1000m甚至更大。当冰川搬运物是砂和粉砂时,在较致密的岩石上磨光面更为发达;若冰川搬运物为砾石,则在谷壁上刻蚀成条痕或刻槽,称之为冰川擦痕。在第四纪冰川运动过程中,对地面产生的刨蚀作用可以形成大量的U形谷,同时在U形谷的前缘产生冰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