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印尼视角圈子,里面甚是热闹,就等您的加入了!!
原刊于 2012-09-13 15:53
大炮、铁锚、树木、爪哇式盛水石器栽培的花草及旧式房屋,构成遗迹古瞭望塔的特殊氛围。
厨具商店里笑容满面的印尼人,可以看出他面对生活,心态良好。者每次到雅加达,因为接待我的亲戚非常热情,经常带我去探亲访友,几乎没有时间细细参观雅加达的名胜古迹,这次在我的执意要求下,临离开印尼时,亲戚陈森华君带我去参观一个殖民时代的港口瞭望塔(Menara syahbandar)及邻近的厨具市场,感受了雅加达最早发展的北部港口地区,已经由当年的兴盛,演变为日趋没落的社区,经过百年沧桑,已经见不到当初的繁华。
该瞭望塔位于雅加达的北部古老港口Sunda Kelapa(巽达葛腊巴)附近的鱼巴刹街1号(Jalan Pasar Ikan No.1),故又名Menara pengawas Sunda Kelapa(巽达葛腊巴监视塔),建于16世纪,是葡萄牙、荷兰等帝国主义炮舰扩展政策的见证。
毫无疑问,这个并不高的西式建筑物,属于军事用途,上面有士兵值班放哨瞭望海面监视敌情的大窗口,下面有炮数尊,虎视眈眈对付当时邻近还没被征服的爪哇王朝水军。
左:大炮指向的地方过去是大海及港口,估计经过填海还是淤积,被人们盖了房屋;右:古瞭望塔顶楼的大窗户,用以监视来自海上的敌人;下:雅加达文化旅游局树立的牌示,写有过去的荷兰名字vitkijk post及1839。
贩卖来自邦加勿里洞的贝壳装饰品。店主将已经剥离的海贝壳,用胶水重新黏合。
那里也是形成最早雅加达城市的发祥地,根据印尼历史记载:19世纪后,该地附近因为涌入很多谋反者及所谓逃犯,造成治安欠佳,加上又有猛兽出没,很多居民于是南迁,即到现在的雅加达市区居住,令城区逐渐扩大,形成了新居住地叫巴达维亚(Batavia)。
其实,雅加达的华人,至上世纪60年代仍叫雅加达为“巴城”,也有叫“椰城”,因为雅加达印尼语又叫Kelapa(椰子城)。尤其在邦加,客家籍华人交谈中,至今仍使用这两种称谓。
在我们到达时,正好一位白人女士也乘的士抵达,彼此打了个招呼,她说来自英国,想看看这个城市的历史。我向她伸出拇指赞扬说:“great(了不起)”她幽默地回答我:“你不也是吗?”于是大家哈哈笑。雅加达市里,有时候能够看到老外,还有背着背囊带着地图走路四处游走的。尤其那些曾经有先人在印尼停留过的荷兰人,他们带着探幽的一种心情,到处寻找祖先的足迹。不过,印尼独立67年了,虽然殖民主义早已成为历史名词,但还好葡萄牙、荷兰人留下来的东西,没有完全消失,当局与国民都是以包容的姿态对待西方文化遗迹,其实也是很明智的,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必须爱护历史遗迹,保留下来的多元文化痕迹,既能丰富后人的历史知识,也可以吸引来自海外的游客。瞭望塔大院,以及雅加达成立450年纪念日时,前市长阿里·沙迪金(Ali Sadikin前海军上将司令,对雅加达的1970年后发展政绩显著)立的纪念碑文,说明这个前市长,还是很重视文化遗迹的保护。左上:做糕点用的铝盒子及模子(Loyang);左下:做福佬粄(Martabak)的铁平底锅;右:久违的做蛋糕的铜器模子,邦加人家里经常见到的。
从瞭望塔出来后,笔者在Sunda Kelapa老港口不远处,也就是海事博物馆旁边,发现一处厨具传统市场,漫步走进这条街,虽然规模不大,但东西也很齐全,不但有厨具商店,还有一些其他商铺。厨具商店里有形形色色的烤制小蛋糕的铜锅、铝锅,还有制作华人擅长的福佬粄(Martabak/Hoklopan)的铁平底锅,大小尺寸都有,以及擦椰肉丝用的工具(Parut Kelapa)、做月饼的木模板、爪哇人研磨花生酱的石盘、舂臼(Lumpang)、炸食品用的笊篱、看见这些,就像回到小时候邦加家里的厨房一样,非常亲切。其实这些都是印尼传统的手工业产品,最能够吸收很多劳力资源,增加就业机会,笔者觉得不要动不动就买大工业厂家的东西,反而应该多采购诸如此类的手工业产品,以照顾这些中小企业投资者,此举有利于社会稳定。左上:擦椰丝板(Parut Kelapa)及做椰汁棕榈糖糯米软膏(Wajit)与菠萝(Nanas)及尖蜜拉(Cempedak)榴莲(Durian)蜜饯的木铲子;右上:做凉拌菜(Pecel)磨花生酱用的石盘;下:店主为华人的传统老船航海用具商店。拍照时,店主、店员都很合作,微笑迎人,也让笔者觉得很愉快,相比在中国及香港,有时候店方的脸色不太好看,大城市人紧张、冷漠的心态问题,看出来店主对于自己有一个小生意、店员有自己一份工作,非常满足。中国北方人的俗语说:“家中有粮,心中不慌。”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只要就业机会充分,社会就会稳定不乱。除了厨具之外,那里还有几家卖贝壳饰物的,各种海螺、贝类的外壳,一问其货源,竟然来自我的家乡:邦加勿里洞,令我倍感亲切。除此还有卖传统老船(Kapal Bugis)上的航海用具,巨大的缆绳、锚、桨、铁具、航海工具等,店主是华人,没有生意懒洋洋地半躺着歇息,见到我们还打了一个招呼;还有一个卖乐器的商店,琳琅满目的Kolele、曼他铃、吉他、手鼓等,一应俱全,但生意都很清淡。左上:做福佬粄(Martabak)的平铁锅;左下做西式糕点的工具:右:琳琅满目但生意很清静的乐器商店。另外还有一家鞋店,店主是一位梅州客家人四代侨生,店里雇了一个土著小伙子店员,百无聊赖之下,在听华语广播节目。见到我们来了,很热情,赶忙关掉声音机。店主不太会讲普通话,客家话也是有限公司,我们只好用印尼话交流。不过也很好谈,为了照顾他的情绪,就超计划额外买了2双凉鞋。印尼生产的,质量一般,都是8万盾左右一双,约值港币70多元吧,显然比大陆贵了。没关系,出门在外消费,大家开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