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贴敷】穴位贴敷技术原理

1周前

穴位贴敷技术主要通过两方面起到治疗调理的作用,一方面是贴敷药物所起的药效作用,另一方面是通过贴敷所在穴位对机体产生刺激与调节作用。

1、贴敷药物的药效作用

贴敷于皮肤上的药物可经透皮吸收进入机体发挥作用,贴敷时局部处于“气闭藏而不泄”的状态下,皮温有所升高,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加之贴敷方中多采用的芳香类药物具有较强的穿透性和走窜性,可以起到引药入经的作用,使贴敷中所使用的药物易于进入血液循环,被机体所吸收,发挥相应的作用。正如清·徐大椿在其《医学源流论·薄贴论》中所说:“若其病既有定所,在于皮肤筋骨之间,可按而得者,用膏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之服药尤有力,此至妙之法也。故凡病之气聚血结而有形者,薄贴之法为良。”

现代医学认为,药物经皮肤吸收后不经过消化道,也极少通过肝脏代谢,而是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可以很快在局部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对局部病变进行治疗,同时也避免了消化道内各种消化酶对药物成分的分解破坏,从而能够使药物保持更多的有效成分,在体内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另外,也避免了口服药物经过胃肠道吸收时对胃肠产生刺激,从而导致胃肠道产生的不良反应。

2、穴位的刺激与调节作用

穴位贴敷的穴位选择应遵循治疗选穴的一般规律,正如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提出穴位贴敷部位“当分十二经”,外治时所选取的经络穴位“与针灸之取穴同一理”。通过在一定穴位上施以贴敷疗法,可以刺激和作用于体表腧穴及相应皮部,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传达于体内,从而纠正脏腑阴阳的偏盛或偏衰,“以通郁闭之...以散瘀结之肿”,改善经络气血的运行,调整阴阳的偏胜偏衰,从而对脏腑功能产生良好的治疗和调整作用。

穴位贴敷所应用药物与穴位相互配合,可以使两者的作用协同得到发挥,从而形成叠加放大作用,能够更为有效地治疗疾病。相对于内服药物来说,穴位贴敷法对于肢节痹痛、局部损伤类的疾病,以及畏针畏药的患者群体尤为适合。

文章根据《常见病中药外治疗法》整理。

图片提供:陕西大区西安地区业务代表王丹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确定内容质量低不看此公众号对穴位不感兴趣对中医保健不感兴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