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名家评诗
瞻老宅旧址见蔷薇盛开
门前石级覆苍苔,黄犬逡巡警客来。
老宅杳然成记忆,蔷薇屋后照初开。
张庆辉点评:前二句及景,的是一般老宅旧址典型之景,第三句转慨,结以屋后蔷薇开之意象,老宅已杳而蔷薇仍开,令人有不胜海桑之叹,得绝句转接之法,甚好。标题繁琐了,简化为“过老宅旧址”即可。“照初开”可意会,终觉表达不畅,未若“似初开”。
石拱桥
村口安居千百年,依然枕水沐霞烟。
小家大国风云事,尽在桥头石上传。
张庆辉点评:转合意自好,通首意象欠丰。
高迁古村
古村寂寂少炊烟,柳自婆娑鹭自翩。
总有媪翁仍守望,互相细细说从前。
江合友点评:与元稹“闲坐说玄宗”同一机杼。是当今村落空心现实之写照。
怀龚自珍
孤吟犹有格,入世不趋时。
一副铮铮骨,千秋己亥诗。
陈廷佑点评:此作不涉险地,亦无惊人之语,惟结句“千秋己亥诗”,訇然而至,如拨焾添油,令人印象深刻。
羊岩晨月
赵建德(浙江)
鸟唱千山醒,云飞万壑青。
遥看一勾月,钓尽满天星。
洪君默点评:此诗以弯月为钩,专钓满天星别有风趣,其本意是早行,以月钓晨星作结耐人寻味,只是与首句有些重复。
访山舟村
越岭翻山一路攀,小村藏在白云间。
万竿翠竹迎风立,几座青峰守岁闲。
秋菊经霜存傲骨,古泉磨镜洗苍颜。
深闺久养稀人迹,野鸟多情自往还。
杨雪窗点评:第四句有味道。
小楼听雨诗刊
往事回顾:
【名家评大风歌诗友会第二十五期作品】
岸边松
刘能英
病体空余恨,枯根不足扶。
百年松倒地,万片叶投湖。
郎晓梅:诗中悲剧,极富悲怆之美。想松康之年,何等清峻挺拔,四季葱茏,雄傲睥睨于山林崖岸。如今老病倾颓,本堪怜惜,而松能自爱,因以投湖自决,可知孤傲品性,至死未改。诗咏物实写,没有主观议论,但其意自在。是谓隐喻,或有所寓托。
古寺
陈镇(河南)
寺影斜阳下,钟声薄雾间。
山僧小溪口,汲水独挑还。
郎晓梅:所喜诗有两个特色。一是善用客观笔墨。山寺隐映于斜阳之间,钟声缥缈于薄雾之间,幽静寂谧的环境布置好之后,人物方才出场:一个僧人从小溪口挑水回来了。诗出画境,是谓诗中有画、诗即画者。山僧挑水于薄雾山间,其清静、悠闲与自在,全在画幅之间,于是诗出意境。诗之画境、意境全托于具体意象寺影、斜阳、钟声、薄雾、山僧、溪流以及人物动作汲、挑、还,皆为客观笔墨,因之可爱。一是用词词性类属集中。前三句集中使用名词性语词,非常自然完美地使用了列锦修辞格,全诗仅用三个动词,即“汲”“挑”“还”,都集中用于第四句的五字之间,令诗句结构紧凑、节奏明快。另外,“独”字亦为散淡自在增色。
山 行
宋善岭(徐州)
人行幽径里,秋在大山中。
落木添滋味,深黄衬浅红。
郎晓梅:商榷两处,不当愿如风过耳。一是“滋味”二字,是我所谓主观笔墨,为虚,以虚言虚,非诗之上乘之法,不若全用客观之物,借实言虚,写实景实物,然后令情由景生,由实入虚,滋味由读者品来,诗境自成。一是“深黄”虽则是事实之色,但未必拘泥。与“浅红”相对,或许“深黄”不如“深红”更有文学创作的艺术韵味。首先,深红浅红,重复使用“红”字,调用了积极修辞中的反复修辞手法,会产生文字上的阅读美感。其次,深红衬浅红,因为有一个“红”作为基调,所以色彩的视觉想象上,会有参差错落,但是整体会感觉协调而不杂乱。但,倘如是故弄修辞,或也小家子气些。探讨。
贺云帆诗友会挂牌敦煌
熊东遨(湖南)
千里横沙一望平,续通丝路仗诗兵。
云帆驶过敦煌窟,应有潜流助远行。
郎晓梅:观今应酬作多呼喊逢迎味同嚼蜡。熊先生此诗也为应酬,但并无空洞赞贺,而能独辟蹊径,将云帆与横沙千里的敦煌的关联进行析解,将云帆何以能不运于湖海而犹可以前行达远的缘由加以开示,而祝语并行其间,可谓匠心独运,读来颇为可喜,是今人应酬诗中佳作。但应酬终究应酬,难出性情,即便大家。昔袁枚见卢雅雨对人所上诗不喜曾宽慰卢说,“此应酬诗,故不能佳。”可证一般见解。然而,卢说:“古大家韩、杜、欧、苏集中,强半应酬诗也。谁谓应酬诗不能工耶?”袁枚深以为然。我也折服。今我等真须得好生学罢。
过克拉玛依油田
蒋继辉(徐州)
井架如林耸绿洲,霞空流彩地流油。
釆机似解报恩事,跪向苍原直叩头。
郎晓梅:商榷一处,不当愿如风过耳。这里想提出文学的“两重形象”概念。以这首诗来看,其第一重,“釆机似解报恩事,跪向苍原直叩头”,将采机拟人化,跪地叩头,读来如在目前,有形象。这里的“形象”是指具象可感的,如在目前的,有形之象。其第二重,“形象”则是一种超乎于具象之上的抽象概念,是为无形之象。比如“丑闻毁了他的形象”,此处的“形象”契合于“美好的”“高尚的”“纯洁的”等等抽象语词。如果拿一个人作比,则这个人的眉目口鼻以及高矮胖瘦是第一重形象,是具体可感的有形之象;而这个人的连同相貌以及气质品性以及为人处事风格综合给人的整体感觉,就是第二重,是抽象的无形之象。譬如,包公之“黑”为第一重形象,包公之“刚正不阿铁面无私”则为第二重形象。文学作品的形象也可析解为这样两层。如前所述,这首诗的第一重形象写作是成功的。而第二重形象却恰恰因为第一重形象写作而导致失败。人类固然要感恩自然馈赠,然而基于传统文化意识领域中关于“跪地叩头”的一般性认知,个人以为,诗中对克拉玛依油田采机采油动作的比拟,或有失妥帖,有损诗美,影响这首诗的第二重形象。
题张掖丹霞地貌
柳风(邳州)
斑斓色彩尽铺开,物态山光谁取裁?
玉帝打翻颜料桶,全都倾倒此间来。
郎晓梅:转结想象奇绝,别致夺目,颇令盘桓。然而,此种积极使用修辞手法,可见求胜心者,或为小乘诗法。大乘诗法,在不见修辞处。譬如假山叠石流瀑惹人驻足,然而美则美,却造作,是小美;野溪顺势而来,纵然不屈曲潆洄,却有自然之风,是大美。
秋暮登奉节赤甲山怀杜用孤雁出群格
熊东遨(湖南)
小探夔门险,攀援及顶层。
棘丛残蕊坠,崖角乱云崩。
截浪看中国,临风想少陵。
波澜归一统,已息不平声。
郎晓梅:题言“怀杜”,正文说“想少陵”,窃以为浪费笔墨。“崖角乱云崩”,“崩”字见清警,炼字绝尘,拍案!恨不出于我手。
成都陈麻婆豆腐店晚餐
杨逸明(上海)
老店驰名已百年,佳肴满桌辣麻鲜。
顿教僵舌伸如石,更引馋涎滴似泉。
白肉触椒添亢奋,红油恋豆欲燔燃。
我尝川味诗情沸,更擅长吟讽刺篇。
郎晓梅:杨老诗风一贯睿智诙谐,此非例外。颔联连用比喻,从容自然而恰切,读来也自觉如他般,舌石涎泉。其风趣老辣,诚令忍俊嘘唏。而全无瓜葛,“讽刺篇”出之突兀耸然,乱言之,或为篇法之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