鹟科的林鸲和红尾鸲

鹟科(MUSCICAPIDAE)的鸲属(Tarsiger)的六种鸟在中国均有分布,到哪里去拍棕腹林鸲(Tarsiger hyperythrus)呢?十二种红尾鸲(Phoenicurus )除吕宋水鸲(Phoenicurus bicolor)和摩氏红尾鸲(Phoenicurus moussieri)以外,其余十种在中国也均有分布,但蓝头红尾鸲(Phoenicurus coeruleocephala)和红背红尾鸲(Phoenicurus erythronotus)也不好搞。

无论是观鸟还是拍鸟,都存在幸存者偏差,见到或者拍到的都会给你说这鸟容易、很菜的,但他不会说他只是个幸存者,给他垫背的阵亡者一大把。
现在姜家寨的宽嘴鹟莺(Tickellia hodgsoni)又来了,去吧,看你是幸存者还是阵亡者。去过四次,毛也没有见到一根。说好的见到红头的就打,金头缝叶莺和红头穗鹛也是红头呢,事实上见到的多是这两种。

棕腹林鸲(Rufous-breasted Bush Robin)

Tarsiger hyperythrus(Blyth,1847)
单型种,在中国分布范围还不小,可是:棕腹林鸲在喜马拉雅山东部被描述为稀少,在中国很罕见,在缅甸相当常见(del Hoyo et al. 2005)。

红背红尾鸲(Eversmann's Redstart)

Phoenicurus erythronotus(Eversmann,1841)

Avibase:Adelura erythronota

单型种,被描述为相当常见,在俄罗斯南部地区常见,在中国很罕见,在巴基斯坦冬季局部甚常见(del Hoyo et al. 2005)。

蓝头红尾鸲(Blue-capped Redstart)

Phoenicurus coeruleocephala(Vigors,1831)

单型种,在阿富汗相当常见,在巴基斯坦北部、印度北部和印度东部局部常见;在尼泊尔不太常见,在天山和帕米尔-阿拉伊地区不常见(del Hoyo et al. 2005)。

白眉林鸲(White-browed Bush Robin)

Tarsiger indicus(Vieillot,1817)

T.i.yunnanensis(Rothschild,1922),繁殖于中国西南部,越冬于缅甸北部和越南西北部。

T.i.formosanus(Hartert,1910),台湾,中国特有亚种

T.i.indicus(Vieillot,1817),尼泊尔至不丹、西藏东南部和阿萨姆邦。

红胁蓝尾鸲(Red-flanked Bluetail)
Tarsiger cyanurus(Pallas,1773)
繁殖于芬兰和俄罗斯北部向东到蒙古、中国东北部、韩国和日本;一些冬季留居于日本(北海道除外),一些越冬于中国南部、台湾、印度支那、缅甸和泰国。是否划分亚种存在争议。
T.c.cyanurus(Pallas,1773)
T.c.pacificus(Portenko,1954)
蓝眉林鸲(Himalayan Bluetail)

Tarsiger rufilatus(Hodgson,1845)

繁殖于巴基斯坦西北部到中国西南部,冬季一些迁移到较低海拔地区,一些越冬于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和缅甸北部。是否划分亚种,存在争议。
T.r.pallidior(E.C.S.Baker,1924)
T.r.rufilatus(Hodgson,1845)
金色林鸲(Golden Bush Robin)
Tarsiger chrysaeus(Hodgson,1845)
T.c.chrysaeus(Hodgson,1845),繁殖于尼泊尔到印度东北部、缅甸北部和中国西部,越冬于越南北部。
T.c.whistleri(Ticehurst,1922),巴基斯坦北部到克什米尔和印度西北部。

台湾林鸲(Collared Bush Robin)

Tarsiger hyperythrus(Blyth,1847)

单型种,分布于台湾,中国特有种

贺兰山红尾鸲(Przevalski's Redstart)

Phoenicurus alaschanicus(Prjevalsky,1876)
单型种,分布于中国北部至西藏东北部山地,IUCN NT

赭红尾鸲(Black Redstart)

Phoenicurus ochruros(S.G.Gmelin,1774)

亚种的划分存在不小争议。

P.o.gibraltariensis(Gmelin,1789),西欧和中欧到克里米亚和北非。

P.o.ochruros(S.G.Gmelin,1774),繁殖于土耳其东部到伊朗北部山区,越冬于伊拉克。

P.o.phoenicuroides(Moore,1854),繁殖于天山到蒙古北部,越冬于非洲东北部和印度。

P.o.rufiventris(Vieillot,1818),繁殖于西藏到中国西北部,越冬于印度和缅甸北部。

P.o.semirufus(Hemprich & Ehrenberg,1833),繁殖于叙利亚和黎巴嫩,越冬于以色列和西奈半岛。

欧亚红尾鸲(Common Redstart)

Phoenicurus phoenicurus(Linnaeus,1758)

P.p.phoenicurus(Linnaeus,1758),繁殖于欧洲和北非到中亚,越冬于非洲。

P.p.samamisicus(Hablizl,1783),繁殖于里米亚和高加索到阿富汗西部,越冬于非洲东北部。

黑喉红尾鸲(Hodgson's Redstart)
Phoenicurus hodgsoni(Moore,1854)
单型种,繁殖于中国中西部喜马拉雅山,越冬于印度和缅甸。

白喉红尾鸲(White-throated Redstart)

Phoenicurus schisticeps(J.E.Gray & G.R.Gray,1847)

Avibase:Adelura schisticeps

单型种,繁殖于尼泊尔到西藏南部和中国中西部,越冬于缅甸。

北红尾鸲(Daurian Redstart)

Phoenicurus auroreus(Pallas,1776)

P.a.auroreus(Pallas,1776),繁殖于西伯利亚至蒙古,越冬于日本和琉球群岛。

P.a.leucopterus(Blyth,1843),繁殖于中国西部到西藏东南部和泰国西北部,越冬于缅甸北部。

红腹红尾鸲(Güldenstädt's Redstart)

Phoenicurus erythrogastrus(Guldenstadt,1775)

P.e.erythrogastrus(Guldenstadt,1775),高加索山脉至伊朗里海南部地区

P.e.grandis(Gould,1850),中亚,西藏东南部,中国,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

蓝额红尾鸲(Blue-fronted Redstart)

Phoenicurus frontalis(Vigors,1832)

Avibase:Adelura frontalis
单型种,繁殖于喜玛拉雅山和中国中部,越冬东南亚。

红尾水鸲(Plumbeous Water Redstart)

Phoenicurus fuliginosus(Vigors,1831)

Avibase:Rhyacornis fuliginosa

P.f.affinis(Ogilvie-Grant,1906),台湾,中国特有亚种

P.f.fuliginosus(Vigors,1831),巴基斯坦至缅甸、西藏东南部、中国西部、越南北部。

白顶溪鸲(White-capped Redstart)

Phoenicurus leucocephalus(Vigors,1831)
单型种,繁殖于喜玛拉雅山和中国中部。

摩氏红尾鸲(Moussier's Redstart)

Phoenicurus moussieri(Olphe-Galliard,1852)
单型种,分布于摩洛哥南部、阿尔及利亚北部和突尼斯北部。

吕宋水鸲(Luzon Water Redstart)

Phoenicurus bicolor(Olphe-Galliard,1894)

Avibase:Rhyacornis bicolor

单型种,分布于吕宋岛,IUCN VU
(0)

相关推荐

  • 回家结婚了

    流浪地球  第1360天 本篇纯属虚构,请不要对号入座 今天继续出发一路向南到印度洋, 离开成都前享受一顿小吃, 十几年前我在成都吃的麻辣烫是一毛一串,五年前路过成都时就是五毛了, 第一次使用眼膜, ...

  • 不得不防!让全球上亿人头皮发麻的蝗虫已经进入我们的邻国缅甸

    [缅甸中文网讯]从去年底到现在,非洲爆发了70年来最严重的沙漠蝗灾,包括肯尼亚.索马里.埃塞俄比亚等在内的多个国家受灾严重.随后又在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等亚洲国家造成一定的灾害.如果蝗虫持续破坏,将 ...

  • 印度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这决定了它有什么样的地缘思维

    印度的地理位置有与众不同的特点,看它的地形图就知道,印度像一个锥子一样向南插入印度洋中,这个锥子在印度洋中的周边,除了南边有一个小小的斯里兰卡岛国和更小的马尔代夫小群岛之外,什么都没有了,它的东边就是 ...

  • 最新 中国多个港口 船员换班防疫要求

    为应对近期印度疫情的爆发,中国各港口加强了与印度相关的防疫措施.这些措施仍在不断的变化中.5月28日,Huatai Marine更新了中国主要港口最新的防疫措施,供参考. 辽宁 大连港口 营口(鲅鱼圈 ...

  • 【rlyl物种说】今日--山烙铁头蛇(Chinese Mountain Pit Viper)

    rlyl陪你每天认识一个新物种 (总第1512篇) 好好学习  天天想上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两栖纲 Amphibia 目:有鳞目 Squamata 科 ...

  • 北红尾鸲

    北红尾鸲: 北红尾鸲(学名:Phoenicurus auroreus):是小型鸟类,体长13-15厘米.雄鸟头顶至直背石板灰色,下背和两翅黑色具明显的白色翅斑,腰.尾上覆羽和尾橙棕色,中央一对尾羽和最 ...

  • 自然之美—北红尾鸲(qú)、远东山雀和沼泽山雀

    2017年1月14日,在辽宁省本溪县谢家崴子,拍下部分鸟类照片,现予分享,敬请指正! 获取更多信息,敬请识别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     同一片天空,同一片家园!地球是野生动物和人类共同的家园! 北 ...

  • 不怕人的小鸟——北红尾鸲(qu):索尼非全画幅相机RX10m4近距离拍摄,可以数毛

    与L兄探访晋东南古建筑之旅第一季的最后一天,我们探访了礼义镇上的陵邑会馆后,去城东寻找攻略中的东岳庙. 问了几个人,走了几多路,在找寻目的地"东岳庙"的途中,发现了这两只小精灵-- ...

  • 每期一鸟(250期)——北红尾鸲

    每期一鸟(250期)——北红尾鸲

  • 偶遇的鸟《白喉红尾鸲,斑头雁,斑鸫,百舌,北红尾鸲,北灰翁》

    专注拍鸟 白喉红尾鸲(学名:Phoenicurus schisticeps),小型鸟类,体长14-16厘米.雄鸟额至枕钴蓝色,头侧.背.两翅和尾黑色,翅上有一大形白斑,腰和尾上覆羽栗棕色.颏.喉黑色, ...

  • 北红尾鸲优美的叫声,科普鸟类知识

    北红尾鸲优美的叫声,科普鸟类知识

  • 蓝额红尾鸲

    专注拍鸟 蓝额红尾鸲:体长14-16厘米.雄鸟夏羽前额和一短眉纹辉蓝色,头顶.头侧.后颈.颈侧.背.肩.两翅小覆羽和中覆羽以及颏.喉和上胸概为黑色具蓝色金属光泽.主要以甲虫.蝗虫.毛虫.蚂蚁.鳞翅目幼 ...

  • 北红尾鸲悬停~觅食,(下集)

    记录大自然的动物们 北红尾鸲: 别称:灰顶茶鸲,红尾溜,火燕.属小型鸟类,体长13~15厘米,雄鸟头顶至直背石板灰色,下背和两翅黑色具明显的白色翅斑,腰,尾上覆羽和尾橙棕色,中央一对尾羽和最外侧一对尾 ...

  • 北红尾鸲悬停~觅食,(上集)

    专注拍鸟 北红尾鸲: 别称:灰顶茶鸲,红尾溜,火燕. 是小型鸟类,体长13~15厘米,雄性头顶至直背石板灰色,下背和两翅黑色具有明显的白色翅斑,腰,尾上覆羽和尾橙棕色,中央一对尾羽和最外侧一对尾羽外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