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病是最常见的一种疾病,至少60%以上的宝宝在生后一周内会出现黄疸,所以有“十个婴儿九个黄”的这个说法。但因为常见,所以容易被忽视,贻误治疗,导致严重危害宝宝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那么,宝宝黄疸要不要治?又如何治?
主要是宝宝体内胆红素水平过高,而胆红素呈橙黄色,因此宝宝的皮肤和组织均染成黄色。黄疸一般分为两类:1、生理性黄疸,和宝宝自身胆红素代谢相关,会自然消退;2、病理性黄疸,由多种因素或疾病导致。
有些“病理性黄疸”能找到“病根”,如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有些是和宝宝围生期的各种因素相关,如母亲妊娠期糖尿病、窒息、头颅血肿、胎粪排除延迟等;也有些是宝宝其他系统疾病如败血症,伴随的表现。还有一部分新生儿黄疸和母乳相关。在临床上经常遇到生后早期由于母乳量摄入不足,导致母乳喂养性黄疸的宝宝,部分宝宝甚至会发生新生儿低血糖,导致不必要的神经损伤。如果宝宝是病理性黄疸,则需要进行就医诊疗。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则属于“病理性”:1)黄疸出现过早(出生后24小时内);2)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上升速度太快;3)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超过正常值;4)黄疸持续时间延长,或退而复现;5)直接胆红素增高(超过1.5 mg/dl)。如果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过高时,会引起急性胆红素脑病,表现为嗜睡、肌张力减低、吸吮差,激惹、角弓反张,甚至发热、尖叫、惊厥等。有些孩子会因此出现智力低下、手足徐动、听觉障碍等后遗症,甚至死亡,这被称为核黄疸。由此可见,不是所有的新生儿黄疸都不用管。“病理性黄疸”需要及时就医、查找病因。黄疸通常先出现在面部,然后随着血清胆红素的升高,向腹部和四肢蔓延。一般在宝宝生后2~3天皮肤开始黄染,4~5天达到高峰,黄疸持续7~10天消退(早产儿的生理性黄疸也可能持续2~4周)。宝宝黄疸若按这一“时间表”变化,黄疸比较轻,可以观察为主、不用治疗。如果宝宝肚脐以下部位或四肢远端皮肤黄染,说明黄疸较重,应尽快就医。另外,如果宝宝眼白明显发黄,通常黄疸也较重。但是“目测法”精度非常低、主观性强,只能作为参考。光疗是最常用的有效又安全的方法。胆红素能吸收光线,然后从脂溶性的变为水溶性的,再经胆汁或尿排出体外。因此临床多使用蓝光治疗黄疸,副反应包括发热、腹泻、皮疹、青铜症等。换血疗法可以换出血液中的胆红素、抗体及致敏红细胞,一般用于光疗失败、溶血症或已出现早期胆红素脑病临床表现者。另外还有一些药物可以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
临床上会用以下药物:1.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适用于确诊新生儿溶血病者。2.白蛋白,适用于血清胆红素水平接近换血值,且白蛋白水平<25 g/L的新生儿。3.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能诱导肝脏生成代谢胆红素的酶,增加肝脏清除胆红素的能力,但有嗜睡、反应略差等副作用,因此不作为常规使用。4.阻断肠肝循环的药,如益生菌,肠道细菌能使胆红素分解为尿胆原,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并促进肠道蠕动排便,加速胆红素排出。近年确实有相关研究显示日光治疗也有一定的退黄效果。但是,安全晒太阳、退黄疸,至少有3个条件:1)持续晒足够长的时间;2)气温合适,宝宝能充分裸露皮肤;3)过滤紫外线,避免晒伤。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由于气温限制、担心宝宝受凉,裸露的皮肤通常限于臀部和四肢。再加上,父母害怕紫外线晒伤,孩子晒的时间较短。因此,晒太阳退黄的效果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