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转危为机,只是长久地准备撞见了机会

案例:新冠肺炎危机中逆势增长的万孚生物

中国的中小企业中也有不少抗风险能力很强的牛企。比如我长期跟踪的一个企业叫万孚生物(万孚生物是一家从事“IVD in vitro diagnostic products”,即体外诊断产品,包括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试剂以及药品等的研发生产),万孚2019年的营收是20亿,但五年前我认识他们的时候刚刚3.5亿。万孚在这次大疫情、大危机当中表现地的特别牛,因为它是国内“唯二”能做新冠肺炎病毒快速检测(15分钟出结果)的企业之一,武汉在建和在用的40多个方舱医院里面,所有的快速检测设备都是万孚的。在这个行业里,国内一共有三家上市公司,万孚是其中之一,但这次只有万孚生物转危为机、逆势成长。其实这次疫情,万孚别的业务也被困住了,如果它没有这项与新冠肺炎相关的业务,那可能它今年的营收也与其他企业一样会受到重创。但这项新冠检测业务能为它带来6-7亿元的增长。

万孚的这个业务增长极是怎么做起来的?归根结底还是来自于企业家的格局和远见。这几年,万孚的核心业务其实一直是在增长,但李文美董事长三年前就在做这个流行病病毒检测业务,一直在企业体内培育,从最开始2000万的体量到去年的2亿体量。正是经过最近三年的培育,才使得新冠肺炎一爆发,他们就能快速响应,从产品研发、注册、生产、采购、销售全线动员动员起来,抓住了这一短暂的机会,实现了企业的逆势增长。

在IVD这个行业里,是不可能出现大单品的,早期我跟万孚讨论战略的时候就发现,在这个行业里很难靠做单一的某一个细分市场,成为大企业。要想做大,必须多技术平台、多产品、多细分市场,路线图只能从最容易突破的市场一个一个吃,同时培育多个增长极。这个业务思路使得万孚在这次大危机中表现抢眼。

1.那些经打抗摔的牛企业为什么牛?

当有了多个增长极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企业的抗击打能力就特别厉害。

我研究了几个大企业的成长史,业务战略的关键转折,包括亚马逊、华为、阿里巴巴这些世界级企业。先看亚马逊。亚马逊发展起来的逻辑跟过去的企业完全不一样。它早期做线上书店,后来做零售百货、媒体、影视,从平台进入内容领域,现在主要业务是云服务,甚至进入了能源领域。如果去追溯,它的业务增长极之间是有逻辑的。

比如亚马逊做云服务是因为自己的零售平台里面有大量的数据积累,为了把零售备货得更精准、物流更合理,做了大数据、云计算,后来发现外部有很多企业也需要同样的服务,就拿出来对外开放了,目前它已经是世界上第一大云服务企业了。

亚马逊做能源的逻辑是什么?是因为他们的数据库特别耗能,到外面买能源特别贵,为了降成本就探索能不能用太阳能这样节能的方式做,后来发现这个解决方案不但能解决自己的成本问题,还能卖给别的企业。按照传统企业的逻辑来看,亚马逊的业务结构显得过于多元化,但亚马逊是成功的,它就是有很多个增长极,这些增长极之间虽有关联,但自成天地。

阿里巴巴的基础业务是电商、金融、物流。每个基础业务都是天大的企业,后来在很多领域布局,微博、钉钉、流媒体,现在还在往传统产业渗透,比如说大健康产业。这个企业的发展逻辑几乎跟亚马逊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看近年那些表现好的企业,比如说奈飞,本来是做DVD出租的,流媒体起来以后就做流媒体,现在又做内容,等于在跟好莱坞竞争,制作《纸牌屋》。他们的业务发展,按照以前的企业发展逻辑,这是不可想象的。

这是对“大牛”企业的观察,这些“牛企业”发展逻辑发生了变化。

再看诺基亚也非常典型。我们都知道诺基亚的手机业务最牛的时候占到市场的40—50%,iPhone出来后一夜之间这个企业的手机业务就被打没了。按道理,这就是灭顶之灾,企业就倒闭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诺基亚在运营商用通信设备领域仍然排在前三位,华为、诺基亚、爱立信。诺基亚这个企业牛在哪里?如果不是因为有两个增长极,诺基亚可能就完蛋了,但是人家很快就缓过来了,依然在原来的土壤里,在运营商业务上往上叠加,很有可能在手机领域还会卷土重来,据说现在也有这个苗头了。

2.怎么才能跨过核心业务“卡顿”的关口?

当机会来的时候,如果你的新业务还没有达到一种随时可爆发的状态,那这个新业务的战略性优势发挥不出来。

核心业务如何保持持续增长?这是我们在为国内成长型中小企业做咨询时绕不开的问题。比如说早期我刚入行时做的一个客户企业叫奇正藏药,它在一个产品上突破后,后续产品做成功花了很长时间,这种时间跨度和成本把企业给拖住了。

事实上,对大多数小企业来讲,第一个产品成功的偶然因素特别大,不夸张地说,很多时候是老板敢于想,一个“奇思妙想”,再赶上了一个机会就成功了。但是,一个产品成功后,再往多个产品成功的时候就很难做起来。一个产品成功有偶然性,往多个产品发展的时候企业就无法突破。这就是很多企业发展多少年以后还是只有那一个产品、一个增长极的原因。对企业来说,新产品的成功就是第二增长极。

当然,增长极不仅仅指产品,还有业务扩展及业务形态创新。电力行业的新联电子,靠在江苏区域市场的成功而上市,但后来往别的省扩张都扩张不动,因为面临的问题有人的关系、客户关系的问题,就卡住了脖子。还有些企业在国内做起来了,往海外就走不动了,或者一种业务形态往多种业务形态就走不了。

每个业务面临的市场空间都是有限的,你要打破空间必须走新的增长极,但是每个企业在走新增长极的时候能力的获取特别慢,基本上都会卡顿,卡着卡着就“死机”了。

如果企业跨越了一个能力,它就跨越了一种增长方式。从单一产品的成功到多产品的成功;从单一区域的成功到多区域的成功;从单一业务的成功到多个业务的成功,一旦企业跨越了这种能力以后,就好像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无限的空间。从现实来讲,不突破能力局限,往往就难以实现企业持续增长,而企业一旦不增长,就是“温水煮青蛙”的命运。所以说,寻找第二增长极是非常现实的生存命题。

案例2:某餐饮企业的新业务为何波折?

某知名餐饮企业在这次疫情中成为热点,其实他们曾经拥有战略主动权——前几年他们曾经探索了一个新业务:餐饮行业不仅做门店生意,它还可以做做原材料生意和半成品生意。比如他们使用的小米、大米、面粉、牛肉、羊肉,为了保持好的质量,在供应链上控制了很多原材料基地。他们曾经想过能不能把这些原材料直接卖给顾客。还有半成品,你不会做莜面,我给你做好半成品的面,卖给你,我把材料配好,你买回家只需要加热就可以了。

这家餐饮企业很早就想通过把这块儿业务做起来。但中间他们犹豫了,也许是考虑到做餐饮的要专注门店业务,就把这个业务放缓了,也或者是担心新业务会对老业务形成干扰。但是看这次疫情出来以后,所有的餐饮行业都开始卖原材料和半成品。这说明该企业之前的新业务思路是对的,但由于它的犹豫,它实际上是错过了一次战略机会。假如坚持做下来,去年一年就能够大力培养过亿元的体量(前年这个业务已经到了2000万元的体量了)了。过亿的体量就意味着市场口碑、客户网络都具备了一定规模,那这次疫情它就能转危为机,就有爆发的可能了。

当机会来的时候,如果你的新业务还没有达到一种随时可爆发的状态,那这个新业务的战略性优势发挥不出来。

3.如何让企业的成长有一浪赶一浪的势头?

要跨越企业的生命周期,保持企业一浪赶一浪的往前发展,必须在老业务没有衰退之前把新业务做起来。

我在讲课的时候经常被问到:企业什么时候开辟第二增长极?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开辟第二增长极?等等。我的理解是:企业不存在什么时候开辟第二增长极的问题,开辟企业的第二增长极应该是终身使命,应该贯穿于企业的经营始终。

为什么这样说,其实前面讲开辟第二增长极的意义时已经讲过了,总结起来讲三点必要性:

一是企业要实现一浪接一浪增长的必要。因为每个业务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和局限,也有它的生命周期,如果想保持一浪一浪的往前增长,必须在一开始的业务没有衰退之前把新业务做起来。

二是企业提高抗风险能力的必要。年前我跟大搜车的创始人姚军红交流的时候,他就直接告诉我,说在中国做生意真的不能把鸡蛋(生意)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放在一个篮子里对你来讲是致命的。

三是塑造业务组合优势的必要。开辟业务第二增长极不仅能提高抗风险能力,还能显示出业务组合优势,典型的就是苹果。早期苹果的电脑已经被微软打的很惨了,电脑的市场占有率非常低,只有那些有“逼格”的人才用苹果电脑,多数人都用跟别人衔接比较好的Windows电脑。现在你看iPhone、iPad出来后,苹果电脑的销量大幅度的上升,用苹果电脑的人多了,业务之间的互补优势就出来了。

再看小米,小米这个企业的发展尽管有很多难题,手机面临华为的压力特别大,但是这个企业肯定会走出来的,在这么艰难的环境下仍然在增长,这么大的体量,增长的还是不错的。尤其在生态链的领域里,每出一款都是爆品,一个单品买十几亿、几十亿,出来一个就是爆品,电动牙刷、电动剃须刀。疫情期间小米在京东上众筹,说4月份供货,一天下来就有上千万的收入!小米一旦在小家电领域里形成特别宽带的产品,其实将来对手机也是反哺,因为它的手机跟这些产品之间融合的好、交互的好。我真的认为这种战略走出来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