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死前最后一首诗,庄重不失诙谐,字字让后人感伤

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一代文豪苏轼在北归京师的途中病逝于常州。他的离世对已经混乱不堪的朝廷并没有影响,但却让文坛暗淡无光。苏轼在文学上的历史地位已经无需多言,中国历史上恐怕也只有寥寥数人可以与之比肩。

其实,苏轼遇到赦免,并被朝廷封为朝奉郎时,身体已经每况日下,他在路过真州(今江苏仪征)时,游玩了金山龙游寺。在这里,他写下了一首诗,也是公认最后一首诗,这就是《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首诗的风格是在庄重之中,又带有诙谐,在调侃自嘲的氛围中,平淡叙述了自己的一生。诗人感慨道:我的心已如死灰,寂静得无欲无求,我的这一生漂泊无定,如同没有栓好的小船。有人问我平生有什么功业,思来想去,不过是在黄州、惠州、儋州。

在小珏看来,苏轼写过很多豪迈的诗词,也留下过千古传颂的佳作,更又过意气风华的时刻,但最让人唏嘘不已的就是这首诗。我对它的喜爱和感悟,甚至超过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等名篇。

苏轼的一生,并非是凭借才华纵横天下,指点江山的一生。他虽然在当世早已是岿然不动文坛领袖,但在官场之上却是饱经挫折。他有过入朝廷做高官的经历,更有青云直上的机会,然而他却坚持自己的主张,并不随波逐流。

他反对王安石变法,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其实,在当时,反复无常的人很多,王安石在位时,他们支持变法,司马光在位时,他们又可以反对变法。但苏轼却不同,他认定的,就是不能动摇的决心和意志,即使是为之承受一辈子的代价,他也无怨无悔。

诗中借别人之口,来问自己这辈子有什么功绩。他没有说自己也曾担任礼部尚书的高光时刻,也没有说他在阀州、徐州、密州等地担任长官时的政绩,更没有将千古闪烁的诗词歌赋拿出来炫耀,而是淡淡的说出黄州、惠州、儋州这三个地名。

被贬至黄州,是因为著名的“乌台诗案”,这是北宋时少见的文字狱。这一次苏轼差点性命都不保,在各方的帮助下好不容易才走出大牢,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也是他人生中最为苦闷的一段时光,甚至让他的文学创作的风格也有所改变。

贬为惠州,是在新党再次兴起时。不久又被贬至更远的儋州,这是在今天的海南岛。在宋朝,贬至儋州是仅比满门抄斩低一级的处罚了。此时的苏轼已经六十二岁了,在很多人看来是要终老于斯的年纪。然而他却在当地兴办学堂,开启民智,以至于很多人为了追随他纷纷来此求学。

在宋代,儋州从来就没有人考中过进士,然而苏轼到来后,姜唐佐就举乡贡。他在此获得空前的赞誉,被称为儋州文化的开拓者,而苏轼也将儋州当作第二故乡。

与李白的洒脱不同,苏轼虽然也有无比绝伦的才华,完全可以辞官不做,尽情享受人生,然而他却始终在宦海之中,无论起伏,从未离开。从他不屈的性格中可以看出,苏轼并非汲汲于功名之辈,他是真心实意要为百姓造福。

一首简短的小诗,仅仅24个字,又怎么能描述完他波澜壮阔的一生,说尽他文华绝代的功绩,满腔热忱的抱负。然而,已经64岁的苏轼,却向后来人轻松道来,无怨也无悔。后人读到此诗,极容易受到渲染,因为它总有一种力量,已经探入你的灵魂深处,摇曳着我们的心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