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长篇小说《主角》第11集:一部动人心魄的命运之书,探寻并呈现生命的繁华与苍凉

魏锋专访  微风读书会ID:weifeng279965337

人聚了,戏开了,几多把式唱来了。

人去了,戏散了,悲欢离合都齐了。

上场了,下场了,大幕开了又关了。

一部动人心魄的命运之书——,探寻并呈现生命的繁华与苍凉。

听书■长篇小说《主角》第11集

【对谈】陈彦:借戏曲记录整个社会的变化

节目来源:作家出版社官方公众号   

作者:陈彦  演播:黎春   制作人:于丹

往期节目

听书■长篇小说《主角》第1集

听书■长篇小说《主角》第2集

听书■长篇小说《主角》第3集

听书■长篇小说《主角》第4集

听书■长篇小说《主角》第5集

听书■长篇小说《主角》第6集

听书■长篇小说《主角》第7集

听书■长篇小说《主角》第8集

听书■长篇小说《主角》第9集

听书■长篇小说《主角》第10集

戏一开始,就有人说,这回可能还得用胡三元敲鼓了。因为这个戏,半文半武,可难敲了。她舅听了这些私下传的闲话,也有点飘飘然。本来都猜着,黄正大这次搞生活作风整顿,一定会把胡三元这条大鱼网进去的。谁知直到“收网”,准备全面转入排戏时,她舅还是啥事没有。断了的两根肋骨,也快满百天了。只见他每天快乐地当伙夫,扫院子,练鼓艺。到后来,甚至还不停地有人来送鸡汤、鱼汤、排骨汤、绿豆汤啥的。说让他败火祛湿、生筋长骨呢。这里边有胡彩香老师,也有米兰,还有过去唱过主角的一些人。她舅给他们都敲过戏。再有,就是新近要上戏的那些有名有姓的角色。虽然他们都是躲躲闪闪地来看他,可只要有人送来,她舅就会让外甥女也来尝尝鲜的。吃着肉,喝着汤,她舅就老爱哼哼京剧《平原作战》里的一段唱:

  枪声响激起我满怀惦念,

  想必是那日寇又逞凶残。

  勇刚他三天来英勇转战,

  粮食尽路途险日多艰难。

  你几番送干粮亲人难寻联系断,

  军民是十指和心紧相连。

  枪林弹雨军民隔不断,

  妇救会员拥军要争先。

  虽说是几番送粮人未见,

  为支前我不怕走遍平原。

  今夜里定捎去张庄群众丹心一片,

  把干粮和热汤送到亲人身边。

  请他们到我家遮风避雨,

  到明天上前线杀鬼子除汉奸,

  精神抖擞,胆气冲天。

  当她舅唱到“精神抖擞,胆气冲天”时,常常是要换一个“八度”音的,简直有直冲云霄的感觉。连房里用报纸糊的芦席顶棚,都被他号叫得呼呼呼地直打闪。

  舅等了好长时间,却不见有人来请他出山。戏还是决定由郝大锤敲。舅还是舅,还是帮灶,扫院子。只是多了一件事,参与剧组的舞美制作,继续着开除留用一年期间的一切临时性工作。

  《洪湖赤卫队》舞美制作量很大。好几年了,剧团就只演一些配合形势的戏。有腰鼓、红绸子、奖状、大红花、笔记本、铁锨、扁担、箩筐、扫帚、桌椅板凳就行了,布景道具都很简单。有时几乎不需要制作,街上到处都能买下。除了一个画幻灯片的、一个管电的,还有一个木匠外,再没有其他专职舞美人员。《洪湖赤卫队》里又是刀、又是枪、又是梭镖、又是鱼叉的。彭霸天的府上,几面高墙得做;老式桌椅板凳得做;牢房得做;牢房里的磨凳、磨扇得做;铁锁链得做;芦苇得做;让赤卫队员翻越的院墙得做。还有大大小小的土墩、树桩、石头,哪一样不做,导演都说没有支点,演员没法表演。七七八八算下来,得十几个人,忙一个月才能做完。易青娥她舅自是第一个被叫去了。

  分给她舅的有四十个梭镖、二十把大刀、一门土炮,还有一串锁牢门的铁链子。梭镖得拿木头削。大刀是用木板锯,锯了再削。有八把刀还要能“开打”,得用宽篾片子做,不然,硬木大刀,一打就断。铁链子是用棉花搓成条,一环一环套住后,再用熬的角质胶一泡,硬化后,染上墨汁就成。最难做的是土炮,她舅把它放到最后了。梭镖、大刀、铁链子,舅都是拿到家里做的。舅说,这样自由些,加之易青娥也能回来帮忙。

  易青娥他们学员班,也有好多都参加排练去了,有的当了赤卫队员,有的当了洪湖群众,都很神气。人家楚嘉禾这回还扮了个有名有姓的角色,叫“小红”。只见她天天都在院子里、宿舍里,用一个碟子敲个不停地唱:“手拿碟儿敲起来,小曲好唱口难开,声声唱不尽人间苦,先生老总尽开怀……”有年龄大些的同学,气得私下说,看楚嘉禾像是长虫把撒(头)剁了——把人恶心的,以为她是演了韩英呢。不过易青娥可羡慕了,楚嘉禾嗓子唱哑了,她还给人家倒水喝呢。

  易青娥还是天天练功,练嗓子,练唱。有空还到她舅那里帮忙。她舅再忙,还是少不了要抽空练敲鼓。舅说,一天不练,手心发痒哩。舅能干得很,四十个梭镖、二十把大刀,半个多月就完成了。枪和刀的红缨子,都是易青娥晚上来帮忙,用红钢笔水把葛麻一染绑的、梳的。舅还没误了打扫卫生,也没误了帮灶。舅说帮灶有帮灶的好处,肉能吃上肥的,糊汤能吃上干的,还能铲上锅巴。尤其是包子,都喊叫“咬了几里地”还咬不出“内容”来,舅却能吃上馅儿多的。他自己包,知道哪个里面实在。

  舅最大的任务,就是那门土炮了。导演连住几个晚上来跟他商量,说土炮将来要能真打。说最后消灭白极会、彭霸天的时候,把土炮推出来,一炮要把彭霸天的府宅彻底轰垮。导演一再强调,说别的地方演出的《洪》剧里,没有这个情节,这是他的创造发明。他觉得最后必须有这一炮,才能让洪湖人民解气。戏到最后,得让观众过一把瘾不是?导演还几番叮咛道:“如果你胡三元完成不了,我就找别人干。千万不敢把大事误了,这是《洪》剧这次重排的重大突

  破点。”

  她舅生来就是个好表现的主儿,不让敲戏,总得有地方露露脸吧。他就把制造土炮当成大事了。那几天,连易青娥和胡彩香都找不见他,说是出去造炮去了。几天后,只见他用一辆架子车,满头大汗地把土炮拉回来了。说是在机械厂找熟人做的。还真像那么回事呢。所谓炮能真打,就是土炮筒子里砰的一闪,彭霸天家的照壁墙就得开花。这是需要两个爆破点相互配合的。舅那几天,就天天在院子里做实验。直实验到导演十分满意了还停不下手,还在研究,还在攻关。就连黄主任和他老婆也来看了,都觉得好。只是黄主任没忘了提醒一声:“炮要放好,还得注意安全。”舅说:“放心,安全得很。”

  为了打炮不出岔子,舅不放心别人操作,还“请战”扮成炮手,穿着赤卫队的衣服,亲自把炮推了上去。只见火捻子一点,“砰”的一声,炮口闪爆一下,那边彭霸天的老宅墙,就“嗵”地开花了。连着三晚上内部彩排,土炮这一环节都很成功。第三晚上彩排完,胡彩香老师甚至还跑到她舅房里,破口大骂道:“你是骚情过头了,寻着舔人家的红沟子哩。咋不把这好的炮,弄到你娘的坟头上去放呢。”连着几晚上彩排,除了郝大锤把戏敲乱成一锅粥外,其余的,的确是一晚上比一晚上好。凡看过戏的,都说剧团这些年还真没排出过这好的戏呢。关键是米兰扮的韩英,不仅唱下来了,而且表演、武打、扮相,都让人赞不绝口。连一些老演员都说,米兰把戏唱出来了,是一个台柱子,是一个角儿了。胡彩香站在侧台乐队旁边,给人伴唱,越唱越窝火,越唱越气炸了肺,就想一头扎进院子的水井里淹死算了。她现在坚定地认为,胡三元跟米兰是有一腿的。要不然,他不会老哄她逆来顺受,垫碗子垫背,上当受骗的。她舅想解释点什么,谁知胡老师已没耐心听了,气得就是一个二踢脚,端直踢在了舅的交裆处。舅当下就窝下去,痛得眼泪长流了。胡彩香摔门而去。舅还是那句话:“疯子,胡疯子,乱踢乱咬的疯狗!”

  她舅并没有因为胡彩香老师的谩骂、踢打,而改变自制土炮对《洪》剧将要发挥的作用与贡献。相反,正式演出那天,见观众爆棚,不仅楼上楼下全满,而且过道都站满了人,他就更是有点人来疯的感觉了。演员是卖力地唱、翻、打。乐队也是尽情地敲、吹、弹。他就自作主张,加大了火药的装载量。多装了药不说,为了效果强烈,他还用擀面杖把药杵了几杵。早早地他就化了妆,穿了赤卫队员的服装,扶着土炮,在侧幕条口候场了。有人还问:“三元,你该不会在关键时刻掉链子,最后给人家放个‘出溜子’屁吧?”舅说:“放你一百二十个心,胡三元弄事,啥时还放了‘出溜子’屁了。你信不,就是让我胡三元去讨饭,都讨的是狮子头、油馅饼、肉包子。”“吹,可吹,你个挨球的货就能吹!”

  戏终于到最后了。她舅整了整衣服,和另一个赤卫队员一道,把土炮严正地推了出去。赤卫队长刘闯一声命令:“放!”他把引信一点,嗤嗤啦啦一阵响,只听“嗵”“嗵”两声爆炸,整个舞台就天摇地动起来。她舅恍惚看见,对面彭霸天的老宅墙头,有人一个倒栽葱扎了下来。那人像是彭霸天。但不对呀,按导演要求,彭霸天是墙体炸开后,从里面逃出来,最后是要由韩英亲自击毙的,怎么一炮就轰死了呢……再以后,舅就人事不省了。

  几天后,她舅从医院醒来,看见身边坐着正哭的易青娥、胡彩香,还有其他几个人,舅才知道,演出出大事故了。

  演彭霸天的演员,在医院抢救了好几天,最后到底还是因伤势过重,一命呜呼了。

  舅知道自己把天大的娄子捅下了。

  十四

  那天晚上演出,易青娥也有任务,是安排搬景。由于她个子小,大布景搬不动,就提着十几斤重的水泥墩子,前后跑着,帮忙压布景的下角。布景都是木框上绷着布,布上画着房舍、村庄、山石、花鸟的平面体,立起来,后边必须搭上三角帮衬。易青娥提的水泥墩子,就是压这些三角撑子的。有一场,还是跟她舅搭伙搬。她舅和一个演白极会土匪的,抬着彭霸天家的大堂主墙走前边,她提着水泥墩子紧跟着。但这面大墙,需要三块墩子才能压住,可易青娥一次勉强只能提两块。换景时间又紧急,舞台灯光也全暗着,让她再跑下去搬一次墩子,很危险,搞不好就撞在哪里了。过去就有人在抢场时,让黑暗中戳着的竹尖,把眼睛水放了。因此,她舅就双手搬景,把另一块水泥墩子,是用挂钩挎在腰带上,硬是帮外甥女省去了一次抢景的危险。有人还说:“舅就是舅。别看胡三元,舅还当得蛮像个舅的。”

  可易青娥咋都没想到,舅又出了这么大的事。她感觉,那几天舅是很兴奋的样子,见人就问:“你没看哥制造的土炮咋样?给戏提神了没?哥这人,没办法,是金子撂到哪里都放光哩。放到厨房,咱就是个好厨师;放到门房,咱就是个好收发;放到道具组,咱就是个中国不出外国不产的大道具师。不一定非要敲鼓嘛!那玩意儿咱玩得要都不要了,让别人也摸一摸、玩一玩嘛!是人都得给条活路嘛!咱不敲鼓,路还多得很嘛!”出事那天下午,他还在院子里吹牛说:“你信不,下次排戏要飞机了,哥都能给它弄到舞台上飞起来。这就是哥,你胡哥,你敲鼓的胡三元哥哥!没办法,这儿太好使了!”“这儿”指的是他脑袋。晚上演出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她舅还不停地让人一会儿注意他的炮,说:“看你哥哥咋打哩。今晚绝对有一冷彩哩!”

  事后,易青娥反复回忆,觉得她舅那几天真的是有些怪。九岩沟里人常说:人狂无好事,狗狂挨砖头。那几天,她舅真的是有点发狂了。不过,看舅高兴,易青娥也自然兴奋着。自她来剧团,见舅基本都是“黑板撒(头)”的样子。动不动就给他开起会来了。像这样得意的时候,实在不多。何况前三场彩排,舅的土炮的确让全团人开了眼界,给足了掌声。作为外甥女,又何尝不想着自己的舅能露脸,能出彩,能风光无限呢。

  这天晚上,到了土炮要放响的时候,因为她舅不停地给人打招呼,就都朝舞台两边凑,看胡三元咋“放冷彩”哩。易青娥就怕别人个子高,挡了自己的眼睛,还专门提前号了个地方,钻到侧幕旁的舞台立柱前蹴着。这里把台上一切,都能看得一清二楚的。终于,她舅头上包了赤卫队的紫头巾,背上还斜背了一把自己做的大刀,胳膊上套了赤卫队员的红袖标,腰上扎了红腰带,跟另一个赤卫队员,推着土炮上场了。她舅由于常年敲鼓,还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每次把鼓敲到得意处,总要用上下嘴唇,反复抿着本来有点突出的龅牙,眼睛会不停地四处扫看,看看别人都有些什么样的欣赏表情。这是演出,本来是不允许演员上台随便乱盯乱看的,更何况是打仗,已炮弹上膛,箭在弦上了。可她舅还是用那双有点眯缝的小眼睛,把凑在舞台两边看炮的人都扫了一眼。只听刘队长下命令让“放”,她舅嗤地点燃极短的导火索,她就急忙捂住了耳朵。可那“嗵”“嗵”两声震耳欲聋的爆响,还是把她的身子猛烈向后推去,要不是舞台立柱挡着,也许都能把她推得飞起来。她的背死死被顶到了墙上,眼前立即漆黑一片。当她强制着睁开眼睛看她舅时,只见她舅站着的地方,是立着一个黑桩,除了眼仁和牙是白的,其余全像锅底灰染过一般。晃晃悠悠,晃晃悠悠地,那黑桩到底还是支撑不住,“砰”地倒下去了。就在那个黑桩倒下去的同时,舞台这边的高墙上,一个一模一样的黑桩,也一头栽了下去。紧接着,烟雾弥漫得就啥也看不见了。

  这都是前三场彩排没有过的戏呀!易青娥预感到,好像是出事了。但她做梦都没想到,事情会出得这样大。

注:因演播效果,与图书文字略有出入

【陈彦手札】写作有千条道理,写作有千条道理,之于我,只有一条,那就是写熟悉的生活,写反复浸泡过的生活,写已然发酵了的生活。

一本动人心魄的命运之书

一曲勇猛精进的生命的深情赞歌

一段照亮吾土吾民文化精神的“大说”

一副芸芸众生在世经验的恢弘画卷

一阕浩浩乎生命气象的人间大音

一部气势磅礴的现实主义鸿篇巨制

陈彦长篇小说《主角》2018年1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主角》是一部动人心魄的命运之书。作者以扎实细腻的笔触,尽态极妍地叙述了秦腔名伶忆秦娥近半个世纪人生的兴衰际遇、起废沉浮,及其与秦腔及大历史的起起落落之间的复杂关联。其间各色人等于转型时代的命运遭际无不穷形尽相、跃然纸上,既发人深省,亦教人叹惋。丰富复杂的故事情节,鲜活生动的人物群像,方言口语的巧妙运用,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熟稔和叙事的精准与老道。在诗与戏、虚与实、事与情、喧扰与寂寞、欢乐与痛苦、尖锐与幽默、世俗与崇高的参差错落中,熔铸照亮吾土吾民文化精神和生命境界的“大说”。作者上承中国古典文学及思想流脉,于人世的大热闹之中,写出了千秋万岁的大静。而经由对一个人的遭遇的悉心书写,让更多人的命运涌现在他的笔下。忆秦娥五十余年的人生经历及其心灵史,也成为古典思想应世之道的现代可能的重要参照:即便内忧外患、身心俱疲,偶或有出尘之思,但对人世的责任担当仍使她不曾选择佛禅的意趣或道门的任性逍遥,而是在儒家式的奋进中觅得精神的终极依托。作者笔下的世界,不乏人世的苍凉及悲苦之音,却在其间升腾出永在的希望和精进的力量。小说遂成浩浩乎生命气象的人间大音。

《主角》先后入选2018年1月“文学好书榜”、2018年1-2月畅销书文学类榜首,中国好书2018年2-3月榜单,获第三届“施耐庵文学奖”,获第三届长篇小说年(2018年度)金榜作品,长篇小说《主角》获2018中国出版30本好书“文学艺术类”榜首……同名电视剧《主角》电视剧筹备工作进行中………

听书■长篇小说《主角》第1集

听书■长篇小说《主角》第2集

陈彦为全国“书迷”签名。(摄影:魏锋)

《主角》藏书票:微风读书会 创意策划,版画家  郭伟利 制

专家点评——

李敬泽(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如何描述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社会震古烁今的变化,是摆在作家面前的重要问题。《主角》写个人与时代的关系,并在大的时代环境中塑造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作品丰沛、饱满,通过对具体的,充满性格力量的人物群像的塑造,写出了时代的基本面向。其经验值得认真探讨。

黄宾堂(作家出版社总编辑)介绍了《主角》的出版和发行情况,并认为《主角》是陈彦的后积薄发之作,达到了很高的创作水准。

王蒙(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学者。文化部原部长)认为,《主角》为当代文学提供了一个不同的世界。写戏曲人物的作品虽所在多有,但无一如《主角》这般深入、丰富、细致、可信。这无疑与陈彦生活积累的丰富密不可分。《主角》还是一部极为“完整”的作品,其中有活生生的人物,读来令人感动不已。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也值得深入探讨。

梁鸿鹰(《文艺报》总编)认为,《主角》中有两个“主角”,其一为忆秦娥,其二为中国传统戏曲。对这两个“主角”,陈彦都有极为丰富精彩的描述。

施战军(《人民文学》主编)认为,《主角》有一种“整全之美”。无论从故事、人物、结构、语言还是整体节奏看,《主角》都是一部非常完美的作品。忆秦娥身上体现出非常茂盛、结实和坚韧的中国文化根脉,是当代文学史中独特的“这一个”。

孟繁华(沈阳师范大学教授)认为,《主角》是新世情小说的典范之作,其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世情民生的书写堪称正史之斧正。中国作家协会小说委员会副主任胡平认为,《主角》对正面人物、正能量的书写非常成功。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认为,《主角》是一部具有“经典相”的现实主义力作。陈彦写出了一批堪称典型的人物形象。其语言也极具特色。

贺绍俊(沈阳师范大学教授)认为,《主角》的叙述生动自然,反映了作者深厚的生活经验。《小说评论》主编李国平认为,《主角》体现了陈彦对历史和时代感知,表现了戏曲兴衰起伏和改革开放共同交织的历史进程。

刘 琼(《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部主任)认为,陈彦有一种对整体命运,人的命运和社会发展的命运的深层思考,因此《主角》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寓意。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李朝全认为,《主角》是整体上非常完整的,堪称精品的好作品。

张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认为,《主角》是关于一个女人的时代史诗。陈彦写出了一种深刻的沧桑感和命运感。《文艺报》新闻部主任李云雷认为,《主角》是关于我们时代的史诗。作者通过一忆秦娥为代表的人物群像,写出了大的时代的变化。

杨庆祥(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认为,《主角》中有中国式的悲悯,抵达的是一个大的境界。中国社会科学院刘大先认为,《主角》体量巨大,意蕴丰富,潜藏着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有着巨大的可阐释空间。陈彦写出了一个人的生命史及其与时代的互动关系。

王国平(《光明日报》文艺部“文学评论版”主编)认为,《主角》里有非常复杂的社会关系。作者为忆秦娥编织了一个严密的关系网络,几乎每一个人都是有用的,后边都站着一群人,都代表着一种社会力量或社会现象。因此,该作成为当代历史进程的一部文学化的百科全书,最终显影出的是一个丰富而驳杂的当代中国。

丛治辰(中央党校的教授)认为,《主角》包含着极为复杂的内容,堪称描述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经典作品。

何向阳(作家,评论家,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最后对研讨会作了简要总结,她表示,《主角》是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现实主义题材系列研讨的第一部。对陈彦的《主角》的研讨,对于新时代如何加强现实题材创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陈彦简介

陈彦,1963年生于陕西镇安。一级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创作《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西京故事》等戏剧作品数十部,三次获“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文华编剧奖”,作品三度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曾创作 32 集电视剧《大树小树》,获中国电视剧“飞天奖”。著有长篇小说《西京故事》《装台》《主角》,其中《装台》被中国小说学会评为“2015 小说排行榜”长篇小说榜首,被中国图书学会评为“2015中国好书”, 2018年1月获首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主角》获第三届“施耐庵文学奖”,第三届长篇小说年(2018年度)金榜作品,2018中国出版30本好书“文学艺术类”榜首……出版有《陈彦剧作选》《陈彦词作选》《陈彦西京三部曲》,散文集《必须抵达》《边走边看》《坚挺的表达》《说秦腔》等著作。多次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首届“中华艺文奖”获得者。现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演播简介

黎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十佳播音员、主持人”。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获得者。被全国广播电视学会评选为“全国听众喜爱的演播艺术家”。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母亲邮包”公益项目“宣传大使”“爱的分贝——听障儿童救助计划”公益项目理事。

演播过1000余集长篇文学作品。曾参演话剧。为多部广播剧、电视片、纪录片中英文解说、角色演播。为多台朗诵会、晚会、知名品牌担任主持、演诵工作。2018年中宣部重点宣传项目——纪实文学《梁家河》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黎春的演播受到业内外一致盛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