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大妄为的小国国君,将酒具都做得如此豪奢,现已是国宝级文物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wLzEyLzAxMTQvMjA4NzY4OTI5XzJfMjAyMDEyMDEwMjE2NDUxOTg=.jpg)
在风云变幻的春秋时期,有一个小国默默无闻,并不出名,而在三千多年之后的今天却名声大噪。它就是曾国,有很多人认为就是当时的随国。因为曾侯乙墓的发掘,大量精美文物面世,曾国因此而被人所知。曾侯乙墓出土了不少珍稀文物,最著名的当然是编钟,其实,早在编钟被发现的10年之前,还有一件曾国的文物,同样享誉世界。
在上世纪60年代,湖北省京山县的农民们正在郑家河水库干渠时,突然发现了一个古墓葬群。当地农民非常淳朴,尽管现场看热闹的人很多,但一点都没有骚乱,更没有发生哄抢的事情,而是直接上报了文物部门。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wLzEyLzAxMTQvMjA4NzY4OTI5XzNfMjAyMDEyMDEwMjE2NDU2NjU=.jpg)
结果,这处曾国墓葬引起了轰动,一共出土了鼎、簋、鬲等97件文物。特别是礼器组合之中,竟然是九鼎八簋。要知道,按照周礼,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九鼎八簋”,其余的人使用就是僭越的大罪。然而,一个小小的曾侯,在天子尚存,强国环伺的情况下,居然也使用了这种档次的礼器,这充分说明当时的礼崩乐坏的形势。
除此之外,这里出土的最珍贵也是最重要的文物,还是西周曾中斿父方壶,它被誉为中国青铜器中的“十大国宝”之一。关于这件青铜器,小珏听说过很多名字,有的叫做曾仲游父壶、曾仲笼父壶等等十余种,其实都没有什么错,都是根据其中铭文而定的。有的直接选取铭文字,有的则使用类似的字。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wLzEyLzAxMTQvMjA4NzY4OTI5XzRfMjAyMDEyMDEwMjE2NDU5MzE=.jpg)
这件青铜器,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也是因为它的器型极大,做工精致繁杂。正因为如此,很多文物工作者认为,这也是当年曾侯的僭越之作。要知道,在当时到底用什么档次的器皿,用多大的,用多少,都是周礼之中规定的,曾国贵族连小小的壶都做得如此美轮美奂,可见仗着“天高皇帝远”,将周天子不放在眼里。
曾中斿父方壶高为65.5厘米,它是长方口的,口长为22.8厘米,宽为16.5厘米,底部也是长方形的,长为30.5厘米,宽为23.5厘米。它的器型十分高大优美,长长的颈部,圆滚滚的腹部,显得优雅而富态。壶的两个拉手,则是使用的龙首衔环,这在当时也只有天子才可以使用的图案,却被墓主人尽情把玩。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它的壶口有盖,而且上面是镂空的莲花瓣,在壶盖之上,有着和壶体上同样的铭文,都是15个字:曾中斿父用吉金自作宝尊壶。
“中”就是“仲子”,按照古人“孟仲伯季”的取名顺序,仲子是第二个儿子,“斿父”则是他的名字。“吉金”则是指上好的金属。整句话的意思是,曾侯的次子斿父用上好的金属,自己做了这件青铜壶。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在发掘的另外九十多件文物之中,还有一件曾中斿父鼎,上面的铭文则是“曾侯中子斿父自作鼎彝”。这充分说明,这批文物,就是公子斿父所用的。在湖北省京山县苏家陇发现的墓葬,墓主人就是斿父。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演化过程中,很多器皿的形状、用途、功能都发生了改变,因此它们的名字我们都对不上来。然而,壶却并不一样,它诞生于商代,四千年以来,它的大致形状和功能都没有什么变化。这也是我们对它产生熟悉感和亲切感的原因只要一。曾中斿父方壶以其精美的造型和厚重的历史渊源,不断向世人展示它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