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陵之变后,就算没有司马氏,魏国的江山也不会在姓曹了

高平陵之变本质上就是一个辅政大臣突然发动兵变,消灭了之前掌权长达十年的另外一个辅政大臣。而曹魏的皇帝曹芳被架空,也已经十年了。在此期间,皇帝并没有对作为权臣存在了十年的曹爽集团做出任何有效的反抗。而在高平陵之变后,就更加不可能了。

曹家的人分为内外两层。首先当然是曹操的子孙,也就是曹魏政权内部在血缘上和皇帝最近的这些宗室,其次是外围宗室,也就是曹真曹爽夏侯玄这种曹操的堂兄弟的后裔子孙。

因为曹操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曾经在曹丕和曹植之间犹豫过,曹丕并不是唯一的人选,而且曹丕在曹植的竞争压力下,处境一度非常危险,所以曹丕在继位以后对自己的同胞兄弟们采取了非常严密的防范措施,不仅没有丝毫权力,实际上就是软禁在各自的封地。

曹叡继位后,不但没有对曹丕这一做法进行任何调整,反而变本加厉,不断通过削减封地,调整封地等方式进一步加强控制。当时还在世的曹植曾经上书提意见,希望能够改善宗室待遇,但曹叡并没有接受这个意见。

曹操的这些子孙在经过了从曹丕继位到曹叡去世的长期控制和防范后,就完全没有什么政治能力了。到曹叡去世的时候,曾经安排曹操的儿子燕王曹宇辅政,因为在朝廷内外足够的支持力量,担心自己没有好结果的曹宇也直接拒绝了。

曹丕去世时安排的辅政大臣是外围宗室与功臣元老共治,而到曹叡去世的时候也同样安排了外围宗室曹爽和元老司马懿一起辅政,但曹爽掌权后很快就进行了政治权力分配调整,把司马懿为代表的功臣元老排挤出去了,大力提拔任用和他出身相近的外围宗室,以及他自己的亲兄弟。

所以,到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的时候,实际上不仅仅是两个人之间的权力斗争,而是曹爽所代表的曹魏外围宗室和司马懿代表的功臣元老之间的权力斗争。结果是众所周知的,曹爽不战而降,整个曹爽集团就此被司马懿一举消灭。随后,司马懿又把曹魏近支宗室迁徙到邺城集中居住,实际上也就是统一控制。

在这之后,剩下还有一点名望的曹魏宗室和外围宗室中就只剩下了夏侯玄,但夏侯玄也同样选择了放弃抵抗,奉命入朝,放弃关中的军权,到朝廷去担任有职无权的太常去了。到司马师掌权期间,因为李丰张缉密谋发兵诛杀司马师,由夏侯玄辅政,被司马师先下手为强,一网打尽,夏侯玄也因此而被杀。

也就是说,经过曹爽时期的折腾,曹爽集团就已经是唯一的曹氏宗亲中有力量的政治集团了,他们的覆灭就意味着曹氏宗亲集团的整个儿覆灭,以后就完全没有有能力反抗司马氏集团的曹氏宗亲了。真正挑战司马氏的,实际上是淮南三叛,而不是曹魏宗亲。但即便是淮南三叛能够成功,推翻司马氏,恐怕也不会把权力再交还给曹氏了。

所以说,即便是在高平陵之变后,能有人推翻司马氏家族,也只会取代司马氏家族成为曹魏的新一代权臣家族,而不可能把权力再交还给曹氏。

《大路朝天:中国道路与中国革命》

作者:萧武

出版:中信出版社2018年3月

京东、天猫、当当、亚马逊等各主要平台均有售,需要签名版请私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