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慈禧只信任奕劻的时候,清朝就该灭亡了

在晚清政治舞台上,出现过许多风云人物。无论人品还是能力,奕劻肯定都不算出众。既不是最差的,也不是最好的,但他在晚清十多年的舞台上却一时风头无两,从一个皇室疏宗成为清朝十二个铁帽子王之一。晚清得到铁帽子王的只有三个人,恭亲王和醇亲王都是皇室近支,只有庆亲王是皇室疏宗,却得到了这样的殊荣。

晚清虽然政治败坏,但其实并不缺乏人才,无论是汉人,还是满人,其实都还是有可用之才的。且不说汉人中的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等人,就是满人中荣禄等人的能力也在奕劻之上,甚至更年轻一些的荫昌、铁良、瑞澂等人,也都在奕劻之上。但如果论政治地位上升的速度,却没有人能超过奕劻。

虽然品行和能力都不如人,但奕劻有个长项,却是其他人都没有的,那就是揣摩慈禧太后的心思,然后千方百计的去迎合,只做慈禧太后想做的事,坚决不做慈禧太后不想做的事。只要是慈禧太后想要的,哪怕于国于民都有百害而无一利,奕劻也会去做,只要是慈禧太后不想要的,哪怕是于国于民有百利而无一害,奕劻也不会去做。

满汉之争是贯穿整个清朝的一个政治焦点问题。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之后,满蒙大臣不堪大用,汉人地位开始上升。到帝后之争时,汉人多数选择支持皇帝,慈禧太后就开始怀疑汉人的忠诚度。在八国联军入侵的时候,汉人大臣主导了东南互保,从而让慈禧太后对汉人大臣基本上失去了信任,在之后的用人中更加坚决的提拔和任用满人,来巩固清朝的统治,压制汉人大臣。

但慈禧太后对满人的信任和提拔也是有选择的,而不是无原则的信任。比如在辛酉政变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恭亲王都是慈禧太后用来压制和平衡汉人大臣的重要棋子,但到甲午战争之前,恭亲王已经失去了慈禧太后的信任,而且慈禧太后对他非常提防。醇亲王也因为是光绪的生父的原因,虽然获得了铁帽子王的地位,但却要刻意的避嫌才能自保。

同治皇帝作为慈禧太后唯一的亲生儿子,他的死对慈禧太后的影响是非常关键的。同治皇帝在位期间,慈禧太后对恭亲王和醇亲王两个皇室近支的提防还不是非常明显,而从同治皇帝死后,光绪皇帝入继大统开始,慈禧太后就对这两个皇室近支非常提防了。因为从慈禧太后的角度看,这两支也是对她的地位威胁最大的势力。

这一点其实很像曹丕继位之后的曹魏的情况,曹丕对自己的亲兄弟都非常提防,除了早死的曹熊,两个能力比较强的弟弟曹植和曹彰,她始终都非常提防,继位之后马上就强令他们就藩,加以圈禁。但是对疏远一些的宗室,包括夏侯氏和曹氏,他都非常信任,而且重用。比如他临死前留下辅政的四个人中,曹真和曹休都是皇室疏宗。

而且,这个政策也延续到了曹丕的儿子曹叡的时期,以至于在曹叡临死的时候,试图让近亲宗室来制衡司马懿,他们都不敢答应了,最后只能选择和帝系更加疏远的曹真的儿子曹爽和司马懿来辅政。结果是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中一举铲除了曹爽势力,又在王凌叛乱后把曹氏近支宗室全部集中到洛阳居住,严加看管,以防生变。

为什么慈禧太后放着明明和同治、光绪关系更加亲近的恭亲王和醇亲王两支不肯信任,却要对一个早已经和皇室出了五服之亲的奕劻要加以重用呢?除了奕劻听话的特点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恭亲王和醇亲王地位尊崇,是本来就有权参政的,慈禧太后只要不刻意限制,他们就会发挥自己的影响力。所以,即便是慈禧太后重用他们,他们也不会感激慈禧太后,而会把这些视为自己本来就应该得到的东西。

奕劻就不同了,他是完全依附于慈禧太后的,他的一切都是慈禧太后给的,生杀予夺完全操纵在慈禧太后手里。如果没有慈禧太后,奕劻也不会有风云际会成为晚清政坛上的重要人物的机会。奕劻只有完全依附于慈禧太后,才有机会保住他的地位和权力,而恭亲王和醇亲王就不同了,只要慈禧太后稍不留神,压制的手段稍微松动一点,他们的地位就会上升,所以他们也不会完全把自己和慈禧太后捆绑在一起,自然也就不肯对慈禧太后俯首帖耳了。

不过慈禧太后幸运的地方也在于,她和司马懿一样,活得时间长,熬死了恭亲王,也熬死了醇亲王,然后她才死。而到她临死前,最终选择继位的人选,仍然出自醇亲王一系,这不仅是因为她和醇亲王本来就是亲上加亲的关系,更是因为她对恭亲王的怨念更深,只要把皇位交到醇亲王一系手里,醇亲王一系一定会打压恭亲王,恭亲王就不会有机会兴风作浪。

如果慈禧太后在临终前从恭亲王一系中选择继位人选,恭亲王一系重新得势,那么从恭亲王一系的角度看,这就是他们终于拿回了原本就应该属于他们的东西,所以他们必然会翻案,慈禧太后的历史地位就会被重新评价。以恭亲王晚年和慈禧太后的紧张关系而言,慈禧太后在九泉之下能否安枕,都会很成问题。所以,慈禧太后选择醇亲王一系的溥仪继位,是有多重考虑的。

不过,慈禧太后晚年的各种算计,几乎什么都算到了,用满人压制汉人,用奕劻打压醇亲王和恭亲王,用醇亲王来压制恭亲王,来确保自己身后的地位,唯一没有算计在内的,却是清朝的统治。她临终前虽然留下了隆裕太后和醇亲王载沣,也留下了她认为忠实可靠的奕劻,但这个最高决策层却并没有能力应付复杂多变的晚清政治局面。最终,武昌起义一声枪响,大清二百多年的统治也就垮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