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之我见
传统中医特别主张“治未病”!所谓“治未病”,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各种方法来让人尽量不生病。如何不生病?中医有种种养生方法,包括饮食、起居、运动、调节精神等,亦有针灸、汤药、食疗等防病方法。若以一言以蔽之,我认为当是以下四个字:顺应四时。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顺应四时,即是治未病的金标准。然现如今因为生活工作压力增大,人心浮躁,可谓人人都处于“未病”状态。关于中医“治未病”,我在此引用《黄帝内经》中的一段论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种理念对养生保健、防病治病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数千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了中医学的防治实践。中医自古就有“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之说!可见,预防比治疗更重要,且从任何时候都不算早,从任何时候都不算迟。
中医是重视“治未病”的医学,重视“治未病”的才算得上是真正的“上医”。所以我认为,作为中医人,我们应该做的不是努力治病救人,而是帮助正常人不生病。《内经》首篇即强调,要“治未病”,让人不生病,其效益远远大于生病后再努力救治。我之所以努力撰写中医文章,其目的即在于此,希望能让更多的人因中医而积极养生,从而不生病,未病先防!若等已病再求医,既遭受了疾病的折腾,又浪费了时间、精力与金钱。与其等患病了去求医,何如未生病时就好好养生,如此既省了花钱,还省了痛苦,何乐而不为呢?
我们大家都知道:不生病远比生病更值得。但为什么许多人却不肯重视健康呢?我认为,其可能有以下原因:要么对自己的健康盲目自信,要么忽视生命与健康。还有的人干脆就是无知,不知道保持健康很重要,以年轻人为多,因为他们尚且年轻,还没有尝过失去健康的滋味。所以我主张,每个人都要开始养生,不管是多大年龄。老年人固然需要养生,年轻人也不能自以为暂时健康而沾沾自喜。忽视健康的代价很大,一旦失去健康,必然悔恨不已。对于那些忽视健康的年轻人,建议去医院的ICU参观一下,或者,与病房里的大病重病患者交流一下。看看失去健康是何种的不幸,自己再理性地思考,然后退而重视养生。
我在此问大家一个问题,是否有人愿意主动先生病了,然后再把病治好的吗?估计没有一个,每个人都希望远离疾病,都希望“防范于未然”。说白了,这就是治未病的至高医学思想。也就是说,中医的最高境界,是让人理解天人之道,按照天地的变化规律来生活,一辈子都别生病才是最好的。不生病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可以提高幸福指数,可以让人更美满,更安康。关于“治未病”,网上流传这样一个比喻:如今的医生都聚集在一条泛滥成灾的河流下游,拿着大量经费研究打捞落水者的先进工具,同时苦练打捞落水者的本领。结果,事与愿违,一大半落水者都死了,被打捞上来的也是奄奄一息。更糟糕的是,落水者与日俱增,越捞越多。事实上,与其在下游打捞落水者,不如到上游筑牢堤坝,让河水不再泛滥。作为医生,不能坐着等人得病,而应防患于未然,避免更多人“落水”。然而,随着科技发展,医学技术应该是越来越进步了,医生队伍也变的越来越庞大了,但病人却越来越多——这是医生的悲哀,也是现代医学的失败,值得我们认真反思!作为人父母,不知医为不慈;作为人子女,不知医为不孝;作为中医人,我希望人人都懂得基本的中医知识,而不是动辄把亲人或自己的生命健康交付给医生。“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预防才是中医的核心,这个理念人人都应掌握。与其生病了哀叹明医难寻,何如未病时及时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