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五脏六腑的精华总结,值得收藏!_膀胱
《黄帝内经》五脏六腑的精华总结,值得收藏!
2019-03-05 18:00
《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五脏六腑:“脏”是指实心有机构的脏器,有心、肝、脾、肺、肾五脏,“腑”是指空心的容器,有小肠、胆、胃、大肠、膀胱等分别和五个脏相对应的五个腑,另外将人体的胸腔和腹腔分为上焦、中焦、下焦,统称为三焦,是第六个腑。
只要是筋的问题,治肝没错。只要是骨的问题,治肾没错。只要是肌肉的问题,治脾胃没错。只要是血脉的问题,治心没错。只要是皮肤病毛发的问题,治肺没错。
五 脏
1.心: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在五行属火;生理功能 ①主血脉;②主神志;心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心与小肠相表里。
2.肺:肺为魄之处、气之主,在五行属金;生理功能:①主气,司呼吸;②主宣发肃降;③通调水道;④朝百脉主治节(淤结);辅心调节气血运行;肺上通喉咙,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肺与大肠相表里。
3.脾: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藏意,在五行属土。生理功能:①主运化;②主升清;③主统血;开窍于口,在体合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脾与胃相表里。
4.肝: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在五行属木,主升主动。生理功能:①主疏泄;②主藏血;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与胆相表里。
5.肾为先天之本,藏志,腰为肾之腑,在五行属水;生理功能:①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②主水;③主纳气;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肛门会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肾与膀胱相表里。
六 腑
1.胆: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胆汁,胆主决断。
2.胃:生理功能:受纳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
3.小肠;生理功能:主受盛和化物,是泌别清浊,“小肠主液”。
4.大肠:生理功能:传化糟粕,大肠主津。
5.膀胱:生理功能;贮尿和排尿,依赖肾的气化功能。
6.三焦:生理功能:通行元气,总司气机和气化,为水液运行的道路。
【十二经络流注】
一日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流经一个经脉,首尾相接,如环无端,掌握了自己的身体,也就掌握了长寿健康的秘诀!
子时:23:00——1:00胆经:熟睡!胆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这个时候心脏功能最弱,如果有心脏病人备好救心丸。
丑时:1:00——3:0肝经:深睡眠!此时中肝修复的最佳时间,废弃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在丑时完成。此时必须进入深睡状态,让肝脏得到充足能量。如不入睡,肝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易患肝病。
寅时:3:00——5:00对应经络:肺经:大地阴阳从此刻转化,由阴转阳。人体此时也进入阳盛阴衰之时。此刻肺经最旺。肝脏把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些刻人体需要大量呼吸氧气。肺病哮喘病人在寅时服药比白天常规服药效果好。
卯时:5:00——7:00大肠经:排便!便前一杯温水。此刻大肠经旺盛,吸收食物中水分与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辰时:7:00——9:00胃经:勿忘吃早餐!此时不断分泌胃酸,如果饿久了,就会有胃溃疡、胃炎、十二指肠炎、胆囊炎等危险!
巳时:9:00——11:00:脾经:喝水!(此时多喝水)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脾是后天之本。补脾:薏米红豆山药粥。一整天2000ml毫升水约5瓶矿泉水,要持续喝千万别别喝任何的饮料。
午时:11:00——13:00心经:小憩一会儿。心脏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能午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午睡不能超过30分左右,会夺觉,容易引起晚上失眠。
未时:13:00——15:00小肠经: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如小肠有热,人体就会打咯排气。故午餐下午1:00之前吃,营养物质都吸收进入人体。
申时:15:00——17:00膀胱经:排尿!膀胱把水液排出体外。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即咳而遗尿。膀胱最活跃适合多喝水。要这个时候一定不要憋尿,会得“尿潴留”。
酉时:17:00——19:00肾经:肾脏为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经过申时的人本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时辰。这是一个男人的时刻。对于肾功能有问题的人而这个时候按摩肾经效果最为明显。
戌时:19:00——21:00心包经:心包经。此刻创造安然入眠的条件。平和心态。
亥时:21:00——23:00三焦经:睡觉了!此时是人体最大的腑三焦经运行,主持诸气、疏通水道。亥时三焦通百脉。可休养生息。
有关五脏六腑主次药:
一、补心脏中药
当 归:生血补心,扶虚益损,逐瘀生新。
人 参: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荣养卫。
麦门冬:解渴祛烦,补心清肺,有热自安。
远 志:能驱惊悸,安神镇心,令人多记。
川 芎:能止头疼,养新生血,开郁上行。
二、补肝脏中药
沙 参:消肿排脓,补肝益肺,退热除风。
酸枣仁:敛汗祛烦,多眠用生,不眠用炒。
薏苡仁:专除湿痹,筋节拘挛,肺痈肺痿。
山茱萸:涩精益髓,肾虚耳鸣,腰膝痛止。
诸 醋:积瘕可去,产后金疮,血晕皆治。
三、补脾脏中药
白 术: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驱痰痞。
山 药:理脾止泻,益肾补中,诸虚可治。
陈 皮:顺气宽膈,留白和脾,消痰去白。
柴 胡:能泻肝火,寒热往来,疟疾均可。(少用)
白茯苓: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四、补肺脏中药
天门冬:肺痿肺痈,消痰止嗽,喘热有功。
紫 菀:痰喘咳逆,肺痰吐衄,寒热并济。
五味子:生津止渴,久嗽劳虚,金水枯竭。
麦门冬:解渴祛烦,补心清肺,有热自安。
沙 参:消肿排脓,补肝益肺,退热除风
五、补肾脏中药
熟地黄:滋肾补血,益髓填精,乌髭黑发,
龟 板:滋阴补肾,除崩续筋,更医颅囟。
覆盆子:肾损精竭,黑须明眸,补虚续绝。
牛 膝:除湿痹痿,腰膝酸痛,益阴补髓。(少用)
杜 仲:强筋壮骨,足痛腰疼,小便淋沥。(少用)
六、补胃腑中药
炙甘草: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芡 实:能益精气,腰膝酸痛,皆主湿痹。
山 药:理脾止泻,益肾补中,诸虚可治。
陈 皮:顺气宽膈,留白和脾,消痰去白。
半 夏:健脾燥湿,痰痿头疼,嗽吐堪入。
七、补胆囊中药
当 归:生血补心,扶虚益损,逐瘀生新。
山茱萸:涩精益髓,肾虚耳鸣,腰膝痛止。
酸枣仁:敛汗祛烦,多眠用生,不眠用炒。
五味子:生津止渴,久嗽劳虚,金水枯竭。
胡 椒:心腹冷痛,下气温中,跌扑堪用。
八、补大肠中药
诃 子:涩肠止痢,痰嗽喘急,降火敛肺。
五倍子:疗齿疳疾,痔癣疮脓,兼除风热。
龙 骨:梦遗精泄,崩带肠痈,惊痫风热。
砂 糖:润肺利中,多食损齿,湿热生虫。
石 蜜:入药炼熟,益气补中,润燥解毒。
九、补小肠中药
牡 蛎:涩精止汗,崩带胁疼,老痰祛散。
石 斛:却惊定志,壮骨补虚,善驱冷痹。
甘草梢: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十、补膀胱中药
龙 骨:梦遗精泄,崩带肠痈,惊痫风热。
续 断:接骨续筋,跌扑折损,且固遗精。
菖 蒲:开心通窍,去痹除风,出声至妙。
益智仁:安神益气,遗浊遗精,呕逆皆治。
黄 芩:枯泻肺火,而清大肠,湿热皆可。
十一、补三焦中药
藿 香:能下膈气,安胃健脾,浮肿消去。
益 智:安神益气,遗浊遗精,呕逆皆治。
炙甘草: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白 术: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驱痰痞。
桂 枝:横行手臂,止汗舒筋,治手足痹。
在中国古老医书中,五脏六腑是人身之宝,也是养生之宝,它定寿命,决健康,泽精气,是人体养生的根本所在。希望此文章能帮助到你们,祝大家都学会养其生,健康百岁没问题!弘扬中医文化,传承国药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