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锺书智慧小干货(九六)“动静结合”之最高境界

(感谢“大余朗读者”日月凌空)

动静结合之最高境界

(一)

王安石有集句诗:“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

上句出自谢贞《春日闲居》诗残句,下句出自王籍《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当时有人拿出“风定花犹落”作上句来求下句,王安石对以“鸟鸣山更幽”,遂成千古绝对。

“风定花犹落”,是“风定”这一静态与“花落”这一动态的结合,是静中有动;“鸟鸣山更幽”,是以“鸟鸣”之有声来反衬“山幽”之无声,是动中有静。

这一集句,上下句均动静结合,一者诉诸视觉,一者诉诸听觉,语意对偶,亲切自然,甚至超过本诗。

(二)

动静结合,是中国古代诗文中常用的手法。

这里的“动”,既指运动,也指有声;“静”,既指静态,也指无声。

因为事物运动,往往会发出声音,因而,“有声”我们也称之为“动”;“无声”,我们称之为“静”。

现代汉语中,“房子里一点‘动静’都没有”,这个“动静”便包含了没有声音。

因而,动静结合,有“动态与静态”的结合,有“有声与无声”的结合。

(三)

动静结合中“动态与静态”的结合,往往表现出作者体味生活之细致。

刘颁《雨后池上》:“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前两句摹写静态,后两句摹写动态;既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既生动形象的把雨后池塘表现出来,也把自己闲淡的生活情味表现出来了。

(四)

动静结合中“有声与无声”,往往起反衬作用,以“有声”来衬“无声”。

如杜甫《题张氏幽居》“伐木丁丁山更幽”句,“伐木丁丁”,这是“有声”,然而给人的感觉却是“山更幽”;“丁丁”之声越响,就越显出山林的幽静,此即以“有声衬无声”。

再如苏轼《观棋》:“谁与棋者,户外履二;不闻人声,时闻落子。”“不闻人声”,即寂然“无声”;“时闻落子”,即闻而“有声”。然有声之“落子”增强的是“不闻人声”之寂静。

因而,钱锺书先生说:“寂静之幽深者,每以得声音衬托而愈觉其深。”

(五)

文心一体,中外同心,西方人也常用“以有声衬无声”这一手法。

霍桑《日记》:“孤舟中一人荡桨而过,击汰微响,愈添毕静。”(the light lonely touch of his paddle in the water , making the silence appear deeper)“群鸦飞噪高空中,不破寂而反增寂。”(their loud  clamor added to the quiet of the scene , instead of disturbing it)

雪莱诗中说啄木鸟不能打破松林的寂静,反而使幽静更静。(That even the busy woodpecker/Made stiller with her sound/the inviolable quietness)

这些句子,几乎就是对“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伐木丁丁山更幽”的解释。

(六)

然而,如王安石集句,“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超过“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样,动静结合的最高境界乃是既有“动态与静态”,又有“有声衬无声”。

达到这一境界的有《诗经·车攻》:“萧萧马鸣,悠悠旆旌。”

上句诉诸听觉,以“马鸣”之“萧萧”有声反衬四周之寂静无声;下句以“旆旌”之“悠悠”飘荡,反衬四周事物的静止不动,两句把“千军万马,风恬雨霁,寂无人声”的情境全展现出来了。

(相关材料见《管锥编 毛诗正义 五二  车攻》)

附原文:

寂静之幽深者,每以得声音衬托而愈觉其深;虚空之辽广者,每以有事物点缀而愈见其广……景色有埃飞烟起而愈形旷荡荒凉,正如马鸣蝉噪之有闻无声,谓之有见无物也可。

本课题组正与《语文报》合作,在《语文报》(初一版)开设专栏。以下是《语文报》(初一版)公众号,欢迎各位进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