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阅读是一种能力——决定孩子阅读水平和能力的八种技术!
有这样一位妈妈,从孩子小学起,就自己为孩子读美文,录成录音带,每天早晨闹钟一响,就放给孩子听。
这样听了几年,孩子上了初中,妈妈却无比崩溃地发现,听了无数美文的孩子,几乎在所有阅读题目上都拿不到分数!
其实,“听”和“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活动,你让孩子只读不听,孩子永远学不会“听”,英语学习中的听力训练就是一例;同样,你让孩子只被动地听,不自己去读,孩子也同样永远学不会读。
当我们说孩子会不会阅读时,我们谈论的其实并不是他答试卷时,能从阅读题目上获得多少分数,或者是他能不能确切地读懂题目。
“会阅读”,是一种能力,能读到什么程度,反应了孩子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
会阅读的孩子,会善于阅读多种内容、多种形式、多种风格的阅读材料,而不仅仅是试卷和考试中的阅读类题目;不会阅读的孩子,则既不善于阅读试卷题目和试卷上的阅读材料,更不善于阅读课本和学校课程之外的阅读材料;而且,如果孩子整体阅读能力不足,即便他能通过在学校的训练学会阅读课内和考试中的阅读内容,当接触到新内容、新形式、新风格的阅读材料时,他同样会感到困难。
孩子的阅读能力,和任何一种能力一样,都由诸多相关技术支撑,这些技术,通过长时间训练、大量练习,才能真正掌握和熟练运用,无法通过短时间的集中突击获得提升。
就像主妇做饭,技术不熟练时,总会手忙脚乱,不是烧糊了菜,就是烧坏了锅,菜的口味也差强人意,等到慢慢熟练,情况就会好很多。初中孩子刚开始学古文时学到的短文《卖油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无他,唯手熟尔。”
那么在孩子的阅读学习中有哪些需要掌握的重要技术,孩子又如何可以掌握它 们呢?
通过复述,孩子会加深他对书中内容的印象,也可以锻炼做精准的语言表达的能力,而且爸爸妈妈津津有味地听孩子讲他读到的内容,也会强化孩子从阅读中获取的成就感。读了书想复述、想分享给爸爸妈妈的孩子,会比从不对阅读内容作出任何个人反应的孩子,阅读能力强很多。
✔ 如何培养孩子会复述?
很简单,经常和孩子谈论:“你读的某某书讲了什么好玩的事?”
但切不可把“复述”当成一项功课,机械地说:“来,把你读的某本书给我复述一遍!”那样就完全把孩子吓到了。
评论,是就读到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观点。
孩子读了某本书,能就书中讲到的人、事、知识等等有自己的见解,说明他把内容读到脑子里去了,而且经过了自己的消化,与自己的经验、观点相结合。经常就书中内容做评论的孩子,显然会比从不评论的孩子,阅读技术更高。
✔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会评论呢?
大人可以在孩子谈论书中内容时,经常问问他:“你怎么看?”孩子会很自然地说出他的想法。
但同样需要注意,大人应该自然引导,不能机械地要求孩子“对书中内容做个评论”,而且当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无论是否偏颇,大人都要鼓励,不要打击。
如果大人经常就孩子发表的意见做对、错、好、坏的评判,“你这样说不对”,“你这样说不好”,孩子就很难养成独立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观点的习惯。
讨论,是孩子和爸爸妈妈或者同学、朋友共同谈论他读到的东西,各自发表看法,并且从他人的言语中,获取线索和启发,继续深化自己的观点。
这是一种深入的互动,也是阅读的延伸和深化。如果家中有讨论问题的氛围,孩子的阅读和表达能力都会很容易培养。
大人可以在孩子复述或者评论他读到的内容时,很自然地发起讨论:“这事我知道,是不是如何如何?”或者,“我觉得如何如何”。
在讨论中,大人需要分享自己掌握的信息,贡献自己的观点,但不可以否定孩子的观点。在互相否定的场景下,讨论是很难进行下去的,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
抓住核心内心内容,是至关重要的阅读技术。我们读了书或者文章,如果只是一大片文字在眼前过了一遍,核心内容全部都没读进脑子里,那读了也等于白读。
孩子考试中的阅读题目,可以很直观地反映出孩子抓住核心内容的能力:给一篇材料,材料后面有相关的题目,这些题目,主要会针对阅读材料的核心内容提出,如果孩子不能迅速在一大片文字中打捞到那些最重要的内容,那很可能在阅读题目上得不到分数。
引导孩子复述、评论、讨论,其实也同样是培养孩子在阅读中抓住核心内容的能力,孩子读得越多,表述得越多,就越善于抓住核心内容。阅读量非常大的孩子,甚至可以做到略去阅读材料中不重要的表述,直接将关注重点定位到核心内容。“把书读薄”,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泛读重量、重速度,不求深入理解,即所谓“好读书,不求甚解”;精读则相反,是深入阅读的技术,不但需要把握核心内容,还需要深入理解,甚至深入到每句话、每个词,而且可能需要反复阅读。语文课上学习课文,重点就是学习精读技术。
精读是学习知识、理论的重要方式,我家大儿曾经花几个月时间精读《三国演义》,反反复复,不知读了多少篇,到最后,聊得兴起时甚至能背上一段原话。
孩子在学校学习中既需要用到泛读技术,也需要用到精读技术。泛读可以帮助孩子预习新课程,快速把握到新课程的重点,精读则帮助孩子跟随老师的讲解,深入理解教材内容。
考试时也是一样,每一场考试时间的有限,如果不掌握泛读技术,就不能快速读完阅读材料,不掌握精读技术,则即便是读完了,也无法精准理解内容、无法准确答题。
扩展,是延伸阅读的能力。善于阅读的孩子,会从一个专题的某本书,延伸到另外一本书,之后再继续延伸,直到感觉自己在这个专题内的阅读兴趣已经得到充分满足;也会抓住从某本书中获取的线索,从一个专题,跳跃到另外一个专题。
这样,孩子的阅读范围会不断扩大,能够阅读的材料的形式和风格也会不断扩展,知识面也随之不断加宽,慢慢建立起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阅读体系,考试时遇到新的阅读材料,也不会感到困难,不会完全不知从何处入手了。
要孩子掌握这项扩展的技术,爸爸妈妈需要做的,是为他提供扩展阅读的条件。
我们家的方法是买书不限量,也不要求读完手头的一本再买新书,只要孩子提出来了,我们都会满足。
我家小儿有一次在书店看到一本写精神病患者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当时没要求买,过了一阵子,跟我们说,我想买那本书,我觉得我想读。我们就帮他买了回来,他果真自己读得津津有味。
语感,也是一项重要的阅读技术。语感好的孩子,阅读时会很自然地从上一句,联想到下一句,会快速熟悉作者的表达方式,能够完整理解句子和段落的意思,语感不好的孩子,则没有这样的联想能力,只能一字一句地读,而且无法把前后语句连结起来完整理解。
记得我们上学时,每次语文学新课文,老师都会先叫班里阅读量大的同学来朗读课文,而很少叫不太会阅读的同学起来读课文。因为前者即便是从来没读过的课文,也很容易读得快速、流畅,而后者,则很容易结结巴巴、前言不搭后语。
良好语感的基础是大量阅读,读得多,语感会自然而然地培养出来,读得少,良好语感也就无从谈起。另外,朗读也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朗读时中间不能停顿,孩子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在上下文上。
现在小学和初中低年级语文课程大多会要求孩子朗读课文几遍,然后找家长签字,爸爸妈妈们不妨留意一下,您的孩子在朗读课文时,是顺畅流利还是结结巴巴?遇到结结巴巴的地方,帮助孩子认识生字、理解语义,会帮助他提升语感和阅读能力。
说了这么多支撑阅读能力的阅读技术,回到文章开头说的那位妈妈和那个孩子。妈妈奇怪孩子“听”了那么多为什么阅读能力不得分,其实很简单,孩子虽然听了好几年,也听了很多,但上面的这些技术一项都没有训练的到,他哪里能学会阅读呢?
我们的理解,学校的语文课程,其实学的不只是课文,而是通过课文学习,教会孩子这些阅读技术,但是,如果孩子没有学校课程之外的、大量的自主阅读,这些技术就很难熟练掌握。就像新司机开车一样,操作方法都是教练带着做过多少次的,但是要真正成为合格的老司机,还是需要自己独立开过很多路、遇到不同状况并慢慢学会独立处理。
结语:
阅读是积累,写作是运用;阅读是延伸,写作是提高;阅读与写作永远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家长们要重视孩子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将“阅读”长期植根于“写作”的沃土中,让孩子更好地从“阅读”中学“写作”以利于其写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阅读与写作都要讲究方法,若教会了孩子阅读与写作方法,就等于给了他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