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生与郭沫若同写《卜算子·咏梅》
中国书法界上,关于康生与郭沫若的书法境界,历来是一个热议的话题。据传闻,康生是这样评价两人之间的书法水平:“郭沫若那字,也叫书法?”谁更厉害,且看书法大坛各家的评议。康生与郭沫若同写《卜算子·咏梅》两者的书法到底谁更胜一筹?
大图模式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种看法。在书法上,康生和郭沫若的名声都非常响亮,至今仍然是有诸多追随者,现有留存的两者同题创作的书法,就有《卜算子·咏梅》,相比之下两者水平可从中找到差异。 从康生的《卜算子·咏梅》,书法方面请君看入木,一寸乃非虚。在创作思路、笔触之地、间架结构各个环节上,都能让人有迹可循,颇有大家风范。 正如他曾评价当代著名书法家沈尹默的书法,说沈的水平和账房先生的字一样,呆板拘泥欠缺灵动感。在康生的书法整体结构上,他在遵循章法的同时,又富于创新,整幅书法给人灵动有变化。 如果单论康生的书法水平,在书法界里,给出的评价是一流的水平,放在古代一样出色。从艺术的审美角度来看,康生的《卜算子·咏梅》书法作品,自带书卷古韵感,笔法上以圆笔为主,兼以偏锋,让人赏之,顿觉有八大山人余韵,却不失力量。
大图模式所以有人就评价其书法颇有晋唐风格,传承了古人技法精髓,当然这些都得益于康生从小接触真迹与临摹。那么,郭沫若与之相比,在书法技术上自然稍逊色于康生。 郭沫若是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及作家,给人印象更深刻的是他在文学上成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多年沉淀的文学修养与文化底蕴,挥洒到书法上给人是另一番审美体验。 从郭沫若的《卜算子·咏梅》书法创作上,从中不难捕捉到,郭沫若的书法创作技法较讲究错落布局,有如写作一般留下一些空白,遵循普遍的艺术创作规律,布白均衡,错落有致,打破布局的呆板,有人却评价觉得郭沫若过于讲究,有取巧之嫌。
大图模式尽管康生在书法上有很高的造诣,却也因其卑劣为世人所诟病。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古人高度追求人品与书品的统一,所以认为字如其人,往往论书兼论人品。 其实,这多少带有些偏见,作品与人应分开而论,这样好的传承方不会因一些主观评议而流失。 很显然,康生和郭沫若同写《卜算子·咏梅》,尽管众人多认可康生的技法胜于郭沫若。让人出乎意料的是,在拍卖会上,郭沫若的作品反而比康生的作品拍出更高的价格。 究其原因,不外乎康生人品不行,连带着字也让人不太能接受。实际上,两人的书法作品自九十年代起,就屡屡拍出高价。
大图模式康生和郭沫若都是时代人物,很容易吸引众多人的眼光,引发孰优孰劣的争议。当然,两人在世时也有过较劲之举。 时至今日,他们的追随者谈及二人书法水平,依然是一个充分争论,也是一个有趣的话题,比如以拍卖市场上来评议,康生的书法作品拍出的价格依然是众多书法家望尘莫及的。 名人之间偶尔有个较量很正常,康生虽看不上郭沫若的书法,两人却也懂得欣赏对方。 如果论字拍卖,康生于62年写的篆书“敏求”二字,拍出当代书法作品中单字最贵。这幅作品曾拍卖出了448.5万元,一个字200万以上,可足以见康生书法之贵气。 当然,郭沫若同年写的一幅行草,也曾拍卖出1955万,这在书法作品上价格已经鲜有人达到,论单字价格自然不及康生篆书“敏求”这幅作品。
大图模式康生出身富贵,从小就有大把机会接触真迹与临摹,他擅长中国传统书法、中国画,精通草隶篆,在章草方面,更是得到多数书法家认可,并评价其“建国后无人出其右者”。 不过,康生给人感觉过于自负,这些从他评价郭沫若的水平还不如自己用脚写的好等言论中,足以见其自信又自负。他晚年的一些所作所为,给自己的名声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可谓名誉扫地。 康生在世时可谓一代风云人物,他和郭沫若在当时的艺术界相当受推崇,两人的名气没有高低之分,就曾有评论说康生在书法界胜过郭沫若; 放在考古学和文学领域,郭沫若的字写得很好,他给后人留下的“回锋转向,逆入平出”的书法要诀,成为不少书法爱好者的至理名言。 撇开人品方面,郭沫若是个很爱折腾的名人,他一生涉足多个领域,有和鲁迅弃医从文的经历,除了大家熟知的文学史上的作家外,他也曾从政,也是考古界的“疯狂达人”。
大图模式在书法上,关于他的作品并不少见,尤其以题字数量遍开全国各地,业界内人称其字体为“郭体”,这些足以见得他的书法造诣还是受到不少人的喜爱与支持。 关于两人的关系也并非传闻中水火不容。郭沫若在秦皇岛所书的《仿康生题跋》,以1610万的天价成交。 据传闻,这幅作品中有一段为康生增补的题跋,堪称为康生与郭沫若二人“合作”之作品。拍出上千万的天价,大概也因该幅作品有两位著名书法家的笔迹,这样的作品并不常见。 如果没有从政,康生不会晚节不保,他会是一位令世人称赞的艺术大家。毕竟,康生的书法作品在拍卖市场上,依然十分抢手,他在国画方面也有非常突出的成就,如此多才多艺的人才实属少见。 总的而言,康生和郭沫若所谓名人略同,同为有过从政经历,书法技法上各有所长,众说纷纭,很难得出一个明确的定论,但不可否认,两人的书法作品给世人留下了很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