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月夕秋分前,必定是灾年”,并非迷信,古人智慧之谈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这无疑是诵月古诗中的千古绝唱,而今天无疑又到了这“天涯共此时”的团圆之日。在这样一个家圆月圆的日子里,处处洋溢着传统节日中秋的浓厚气氛。除了赏月吃月诵月以外,古时还有一项与之相关的风俗活动就是“祭月”。

祭拜月亮的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不仅十分古老同时非常讲究。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许多地方都有天象崇拜的现象,拜月也是其中之一。上古先民将对月亮的自然崇拜逐渐神化,直到周朝才从上古的随意性跪拜演化成了时间场所固定并程序化的祭祀制度,在《国语·周语上》中有这样一句与之密切相关的记载“古者,先王既有天下,又崇立于上帝、明神而敬事之,于是有朝日夕月,以教民事君。”足见,当时已经由民间信仰演变成了皇权的象征。

直到南北朝时期,岁时文化更是有了新的发展。恰逢唐朝盛世,在国力昌盛、经济繁荣的背景下,象征精神文明的节日游乐也因坚实的经济基础而空前发展,中秋节因此诞生,由皇室垄断近千年的拜月活动也在这个时候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了普天同庆的浪漫节日。各种中秋聚会、拜月赋诗、赏灯游湖的习俗如雨后春笋。

不过,在享受节日喜庆的同时,老百姓还从中发现了中秋与农业的密切关系。中秋前后的气候变化对后续的秋收及来年的收成都有非常的大的影响,民间也因此流传了许多相关的俗语,比如这句“月夕秋分前,必定是灾年”便是古人对于中秋气候的普遍认识。

这里的月夕和秋分分别是两个不同的时间段,前者便是中秋,后者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通过中秋与秋分的先后来判断接下来的收成情况。

“月夕”的叫法并不多见,但宋人吴自牧在他的《梦粱录·中秋》中给出了较为准确的解释:

“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

俗语中的“月夕”无疑便是指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而今天9月21号正好是今年的中秋。

清楚了“月夕”的时间,在看秋分就简单多了,作为秋季第四个节气,通常交节都是在9月23号左右,此时正值太阳黄经180°,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与昼夜平分的分界点都在此时。到了秋分当天,昼夜正好各占12小时。除了平分昼夜时常以外,秋季也在此时平分,太阳光直射位置也在秋分之后开始南移。北半球因此昼短夜长,从而加大了昼夜温差,气温也因此逐日下降及至冬季。

因为气温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农作物的收成,所以中秋在秋分前后也因此有了不同的结果。如果中秋在秋分前,则意味着大部分的农作物会因此延缓成熟期,使得农作物将要承受更久的阴雨天气,许多农作物会因此发霉腐烂倒伏,收成的产量也随之大打折扣。所以民间还有“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丰收”的俗语。虽然前后不过差距数日,但都在秋收的节骨眼上,所以影响之大不言而喻。

但在研究历史文化的时候最不能忽略的便是其历史背景,在科技落后的古代,面对气候变化老百姓所能做的少之又少,所谓“靠天吃饭”更是毫不夸张。不过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成果日新月异,常规的气候变化也在科技的帮助下影响大减。虽说秋分带来的连绵阴雨免不了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但在如今发达的科技帮助下肯定不会出现灾年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