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山海关先游老龙头(19)——黑吉辽自助游
今天,2010年9月22日,是中秋佳节,加上前几天在龙井市买了朝鲜族的月饼,白天玩山海关,晚上赶回天津女儿家,赏月品月饼,岂不美哉!因此起个大早赶头班火车,直奔山海关。
01 走出山海关火车站,回头拍一张,拍摄时间10:01分。
走出山海关火车站,看到俺们身背双肩包,就有人问去不去老龙头?可以开车送,我们正要节省时间,一谈就妥,很快就到。老龙头位于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城南5千米处,是明长城的东部入海处,也是万里长城唯一集山、海、关、城于一体的海陆军事防御体系。明代隆庆二年(1568)至万历十一年(1583),戚继光将军担任蓟镇总兵16年,防守山海关至居庸关1200里的长城。当时戚继光是为防止后金骑兵趁退潮或冬季枯水季节从海边潜入,号令土兵修建这座“海上石城”。这座海上石城的基础非常牢固,历经海水几百年的冲刷而不毁。据说初建立时,在海底反扣了许多铁锅,用以减少海水对石城的冲击,这种独特的建筑方法曾被载入建筑史册。明朝时的长城横跨崇山峻岭,蜿蜒万里,犹如一条巨龙入渤海,故长城之首称“老龙头”。老龙头由海上石城、靖卤台、南海口关和澄海楼组成。
02 抵达老龙头景区,前面是明代守关将士的雕塑,沿斜坡上长城,远处的二层楼阁,就是有名的澄海楼。
03 从侧面看澄海楼。澄海楼是历代长城上唯一一座临海楼阁。明初始建时称观海亭,到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时,改建为二层楼阁式的建筑,就称澄海楼了。
澄海楼二楼匾额“雄襟万里”,是明代大学士孙承宗题写;一楼匾额“澄海楼”,为乾隆五十年(1789)御书。“澄海楼”匾额在外檐,内檐还有一块“元气混茫”匾额,系乾隆八年的御书,门前楹联为“日曜月华从太始;天容海色本澄清”,属乾隆帝的御笔。清代从康熙至乾隆、嘉庆、道光等皇帝,每逢去东北谒祭祖陵或省亲归来途经山海关,都要亲临老龙头,登楼观海,饮酒赋诗。登临澄海楼,可以感受“长城连海水连天,人上飞楼百尺巅”的意境。
04 右侧前方的长城上架设明代大炮。
05 过澄海楼往前行,发现一座精致的亭子,它是个重檐四角亭,上饰黄色琉璃瓦,下立12根红柱,亭中有碑,过去看看。
06 猛然一读“淑碑”?不通,应该是“御碑”,乾隆帝的草书。
这个精致的亭子,称御碑亭,御碑亭始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亭内的御碑上刻着乾隆八年、十九年所题的三首长诗。
07 俺站在“一勺之多”碑前留个影。
靠近城墙处还竖立一块明代碑石,上刻 “一勺之多”。 俺对“一勺之多”特有兴趣,感觉就像中国的水墨写意画,有着广阔的想象空间。“一勺之多”出自《中庸》博学篇。原文是:“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生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鲛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 其最后一句的大意是:今日的水,是由一勺勺的水汇聚起来的,它却深不可测,各种鲛龙,鱼鳖在里面生息着,并孕育着宝藏万物。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年的历史。古人把烟波浩渺的大海与一勺之多的水联系起来,表现丰富的想象力和广博胸怀,令人无限遐想。
08 站在“一勺之多”碑的城垛处,远观大海,无边无际,海天一色。
09 镜头右移,可以清晰地看到“海上石城”,即“老龙头”。好,我们往回走,去看海上石城。
10 澄海楼前有台阶直通海上石城。
11 与薛仁贵东征时的“天开海岳”石碑合个影。
从木栈道上下来,右侧竖立着一块“天开海岳”石碑,传说这是唐代名将薛仁贵当年东征高丽时所立。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山海关时,澄海楼毁灭,仅存“天开海岳”碑,不久,这块石碑又被英国军队挖弹药库时推倒。据说1927年,张学良到老龙头浴场游泳,发现了这块石碑才命人将石碑重新树立起来。
12 站在海上石城上,向右看,可以看到海滨、看到大海,远处有组建筑是海神庙。
13 站在海上石城上向前看,随着海上石城伸向大海,高度在降低,前方高竖的砖砌岗楼建筑,就是建在海中的敌台,又称“靖卤一号敌台”,是万里长城中唯一一座海上敌台。
敌台的主要功用是防御工事,可住兵、屯武器、观察敌情和防御。“靖卤台”是嘉靖四十四年(1565),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孙应元始建,初为实心敌台。万历初年(1567),蓟镇总兵戚继光修复加固长城,自居庸关至山海关的1200华里的蓟镇长城上修筑敌台1017座,把它改建为空心敌台。因这是明代长城东部的第一座敌台,称为“敌台之始”,戚继光亲自命名为“靖虏台”,后改为“靖卤台”,“卤”指海水,又是“虏”的谐音。顾名思义:一是指镇海平静,二是指平定敌虏,一名双关。
14 老伴站在“靖卤台”面向大海的出口台阶上,墙上是“靖卤台”的介绍,其文字说明,现在看到的是1987年修复后模样。
15 站在“靖卤台”中,通过瞭望窗看美景。
16 从“靖卤台”出来,继续前行,就可以与“老龙头”标志合影。
17 老伴身边明代长城遗留下来的长城巨石,巨石上的那个缺口,是灌铅用的,以便把相邻的巨石连接固定起来。
18 从海上石城上下来,与“明长城地理信息标志石”合个影。
19 蹲站在海边的礁石上,身后是辽阔的大海。
20 脚下就是海水拍打礁石形成的白色浪花,举目远眺,蔚蓝的大海,烟波浩渺,真美!
21 路过“将台”,那位坐姿将军可能表现的是戚继光的英雄形象。
22 海神庙,东距万里长城老龙头350米,主体建筑伸入海中124米,座南朝北。东西宽22米,三面环水。按南北中轴线对称布局。来到海神庙,先过三孔桥、“安澜”牌坊和山门,就到海神殿。
海神殿的匾额是“汇溟宁晏”,楹联是:“翕受奠坤,维澜安拱极;灵长资坎,德派演朝宗”,两者都是乾隆皇帝题写。有趣的是,海神殿前没有常见的一对石狮子,而是两尊怪兽,左为“乘黄”,右为“龙马”。据传,乘上“乘黄”,可以活到两千岁;乘上“龙马”,可以擅长音律,有着美妙的歌声。可惜,俺都没有乘坐,无法验证。
23 海神殿的后面是“天后宫”。
海神庙背后是“天后宫”,但是,天后宫里的天后不是前面那位海神的配偶,而是祖籍福建莆田的妈祖女士,也是海神,比前者名气还要大。宫前上方匾额为“盛德在水”,主管海上安全。两侧楹联是:“向四海显神通千秋不朽;历数朝受封典万古流芳”。妈祖保佑的故事在福建、台湾、东南亚沿海一带广为流传,在农业社会里,木帆船航海很不安全,祈求妈祖保佑一直很灵。
24 天后宫后面是“观海亭”。
至此,老龙头景区游览完毕,没有时间耽搁,下面还有一个重要景点“天下第一关”等着我们,离开景区乘公交车直奔山海关,山海关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