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天底下做父母的都在渴望一件事,看懂的人才知道什么叫孝顺

一家人在一起没有任何压力拘束,让自己的生命充分施展出来,这才是自在的快乐。

——傅佩荣

我们中国讲究孝道,儒家说到孝顺,有一个做法就是“色难”。意即:子女对父母,要做到脸色不能难看。

做到这一点很难。现实情况中,子女年纪大了,父母年纪老了,往往变成父母要看子女的脸色。子女的脸色好看,父母就会比较快乐;相反子女脸色难看,父母就会疑心有什么不对。

由此可见,儒家对孝心的考验之高,从外在表现要求到内在的修养。

庄子也讲孝顺,但跟儒家的味道完全不一样。

在庄子看来,子女孝顺父母有几个层次。

1

孝顺是教出来的

第一层,用行为孝顺父母。

一个人知道对父母表示孝顺的行为,多半是教育慢慢培养出来的。

我有一个朋友,他的儿子刚刚上小学。不到两个礼拜,儿子回家居然帮妈妈添饭。

妈妈问为什么?

儿子说,老师让我当助理,他说只有好学生才能当助理,当助理就要帮别人添饭。

他居然相信了,每天吃饭都帮别人添饭,回家后也帮妈妈添饭,以此证明自己是好学生。

用行为表示孝顺,很容易去学到,如果有外在的鼓励或者压力,孩子学起来很快。

2

一颗感恩的心

第二层,用情感表示孝顺。

到了情感的层次,就比较难。

因为情感是发自内心的,它和行为有点不一样。

行为很容易学习和模仿,但内心的情感不容易学到,需要我们在生活中体会与验证。

所以,要从情感上孝顺父母,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爱父母。

现在很多父母教育孩子,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教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导致的结果是,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地关怀,孩子反而觉得理所当然;父母稍有不满足他,他就反应很激烈。

这样的孩子恐怕很难体会到如何爱自己的父母。

3

孝顺在于忘记?

第三层,忘记父母。

庄子提到的这一层,一般人不容易理解。

忘记父母,怎么孝顺父母呢?

庄子的意思是,你看到父母,不要觉得他们是父母。

因为一觉得他们是父母,你就会比较拘谨,就要和他们保持距离,那又怎么表露自己的内心呢?

忘记父母,代表把父母亲当朋友。

天下做父母的,其实内心都很渴望与子女交心。只是碍于自己的性格、习惯和成见,没办法主动上前。

既然如此,做儿女的不妨积极一点,主动与父母交朋友。

尝试这样去做,也许会使两代人的关系发生意想不到的改善。

4

成为他们的朋友

第四层,让父母忘记我们。

庄子的意思是,子女孝顺到一种程度,可以让父母放心拿我们当朋友。

老实讲,这一层实在太难了。

因为父母从小看我们长大,总觉得我们还是小孩,总要找机会教训几句才放心。

即使你拿了博士、当了教授,更要讲你几句,否则你膨胀起来,不知道天高地厚。

我一个朋友,他的儿子念高中。他带儿子去看电影,看到荧幕上出现接吻的镜头,就把儿子的头压下去,说你还没18岁,不能看这个。

儿子偷偷笑,他跟同学在一起,什么没看过?但在爸爸面前,他就要装着很纯真的样子。

父亲也觉得小孩子恐怕什么都看过,他只是让自己觉得我的孩子什么都不懂。这里面就有落差。

所以,倘若有人能做到足够好,让父母把你当朋友,什么心里话都愿意跟你讲,不必顾忌你是孩子,这真是最高的孝顺。

达到这个层次,父母与子女相处在一起,一家人如鱼得水,生活真是开心。

看庄子谈孝顺,真是另有一番味道,给我们很多不同的启发。

道家讲一个“化”字,任何一种人际关系,都是缘分。

既然是缘分,就不要太注意外在的形式,因为形式会造成分离。

既然是缘分,为什么不好好珍惜呢?

一家人在一起没有任何压力拘束,让自己的生命充分施展出来,这才是自在的快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