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州城外 | 话说岐山臊子面

岐山是个小地方,但是个有名的地方。岐山早期出名是由于周人于此兴起的缘故,由此给世人留下了凤鸣岐山的典故。日本战国强人织田信长基于上述典故,把打下的第一座城池改名“歧阜城”,可见岐山的名气之盛。岐山近期出名则是因为一个叫“岐山面皮”的小吃。台湾的连老先生来大陆做客,吃火了一个套餐,套餐里就有“岐山面皮”。
作为一名曾经的老陕,“岐山面皮”很容易勾起我味蕾里的某些记忆,以至于要暗暗吞几次口水,这点相信连老先生也有同感。有时甚至还会产生拿起笔向世人宣示其美好并分享之的企图。离开陕西多年,每次回去,总会先在车站附近的街道小摊上喋(大口吃陕西话叫喋)两盘岐山擀面皮,外带一个肉夹馍,然后才抹抹嘴上的辣椒油,心满意足地拉着行李回家。但是最让我想念的还不是这两样,而是岐山臊子面。这个街边也有,但是不正宗,吃不出那个味儿。正宗的岐山臊子面在饭馆或者小摊上很难吃到。
小时候特别期盼过年,除了有新衣服穿,还有臊子面吃。大年初一早上,大人小孩们都是天不亮就早早起身,吃新年的第一餐臊子面,然后整个过年期间,一直到正月十五,几乎天天不间断。有臊子面的这段时间,感觉是一年最幸福的时候。
今年过年没有回老家,就自己动手做了几餐臊子面,慰劳自己的同时,也把这个传统美味介绍给亲戚朋友。出乎意料的是非陕西籍的亲戚们不但可以接受臊子面,还有一个可以一连吃六碗,连我这个老陕也自愧不如。以前总以为陕西人从小吃习惯了,才会特别喜欢这些传统面食,所有没想过要把它介绍给亲戚朋友。最近网络上还火了一个在美国卖“肉夹馍”的研究生,人家把生意都做到大洋彼岸去了,听说还挺受欢迎。看来人们对美食的追求还是有共同点的,于是决定说说自己从小吃到大的岐山臊子面。
吃岐山臊子面的风俗
百度百科上说岐山臊子面即臊子面,这个解释有问题。换个方式,如果说岐山臊子面是臊子面的一种,还勉强讲得过去。岐山臊子面是汤面,大部分臊子面是不带汤的。单说臊子面,只要是吃面食的地方几乎都有一个叫臊子面的,不过大家所谓的臊子面其实都不一样。比如甘肃、宁夏都有臊子面,但和岐山臊子面大不相同。即便是在岐山,东边和西边的做法都有区别。
正宗的岐山臊子面基本上没有走出周的发源地,也就是以周公庙为中心的岐山西部以及相邻的凤翔东部一带。在这些地方,家家会做臊子面。每逢红白喜事,家里招待客人,臊子面是必备的待客礼数。当地招待客人分早午两餐,早餐俗称“喝汤”,其实是吃臊子面,而且不能喝汤。客人一进家门,主人家面条已经入锅,三五分钟即满盘上桌。客人即使已经吃了早餐,也要吃个双碗面才算礼貌。如果客人来得晚汤锅收了,那么主人家在中午饭最后还要补上错过的臊子面收尾。总之这个臊子面是一定要吃的。
岐山臊子面的由来
关于岐山臊子面的由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比较相信那个久远的周人战胜恶龙并杀而食之的传说。首先,吃岐山臊子面的传统就是围绕周人的早起活动区域,其次,岐山臊子面最传统的吃法是汤回锅反复使用,所以俗称“涎水面”。之所以有这样的传统,很有可能来源于这个传说,人多龙肉少,大家只能共享并反复利用这锅美味的龙肉汤。传说虽然美丽,当不得真,你在岐山臊子面里不可能吃到龙肉。
汤反复回锅这个习惯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非常不卫生,现在的民俗村等对外营业饭馆已经放弃了这个传统,不过在民间在家庭这个传统还在延续。我觉得,当地人吃了几千年的传统臊子面,既然没改变这个传统,说明它有生命力,没有带来健康问题。仔细研究臊子面的汤会发现,其实不必担心安全问题,因为臊子面的汤是处于沸腾状态的,即使有细菌也不可能在汤锅里存活,这点类似于重庆火锅。不过从营养学的观点看,放弃臊子汤回锅再使用,似乎更符合现代人的健康理念,也不大会影响臊子面的原有风味。

岐山哨子面与臊子面

如果去当地的饭馆,你可能会看到“哨子面”这样的写法,其实是一样的面。在当地“臊”“哨”两个字读音完全相同。之所以写成“哨子面”,不是因为错别字,而是因为有的人不喜欢那个“臊”字,“臊”往往与某种不雅的味道相关联。如果看过《舌尖上的中国》,你会对片子里的那个吃臊子面的老人有印象。在当地,吃臊子面的方式就像那位老人,蹲在地上而且是有响声地吃。为了更加形象地表达臊子面吃的过程,本地人常常不说“吃臊子面”,而是用“吸”或者“拉”这样更为形象具体的动词。“吸”或者“拉”臊子面过程中产生的声音与“哨子”有一定的联系,于是有人便想当然地把“臊子面”写成了“哨子面”。

岐山臊子面的特色

岐山臊子面的特点一般概括为九个字,即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
前面三个字是说“面”。用于岐山臊子面的面条要符合薄、筋、光三个要求,一般以手工面为佳。“薄”容易理解,就是面条要厚薄均匀,以薄为佳。这个主要体现在擀面的功夫上。“筋”就是筋道,面条要筋道,主要体现在和面的功夫上,俗话说“打到的媳妇揉到的面”,把揉面这个活儿和教育培养新媳妇相提并论,可见其难度以及重要性。面条要筋道除了和面的功夫还取决于面粉的质量,通常用当年新收麦子的麦芯粉,不但洁白,而且筋道。“光”指的是做出来的面条要光滑均匀,这个主要体现在擀面以及切面的手艺上,当然面和不好也会影响效果。手工面要完全符合这些条件还是非常有难度的,因而现在多以机器面替代。机器面如果掌握好和面以及压面等环节,一样可以做出口感非常好的面条。
中间三个字说的是“汤”。岐山臊子面的汤一般是用上汤或者清水煮开后加入肉臊子、底菜、飘花等做成的。臊子面的灵魂就在这个汤里,所以从古至今这个汤一直都是回锅反复使用。所谓“煎’,在这里是一个形容词,就是沸腾的意思。你如果明白当地人把开水叫”煎水“,就可以理解这个“煎”的含义了。就是因为“煎”,这个汤才可以回锅反复使用。“稀”容易理解,就是汤要宽,面条要少。岐山臊子面的汤,由底菜、臊子、飘花、油辣子、香醋、盐以及其它调味料调制而成,为了保证面的口味和配菜的比例,加入的面条宜少不宜多,同时汤里的配菜也要适量。“汪”的意思是说臊子汤的油要汪,就是要在汤的表层有一层辣椒油。油的主要作用是保持汤的温度,在这点上与云南过桥米线有异曲同工之妙。汤上面有这层辣椒油,吃的时候就得特别小心被呛着。
后面三个字则说的是整体感受。“酸”是岐山臊子面的主要风味,每家人做的醋的味道不同,做出来的臊子面的风味就不一样。现在很少自己做醋了,一般都是买回来的成品醋,因而酸味的差别不明显了。“辣”是臊子面的辅助味道,如果一个人不能吃辣,可以告诉主人家,这时候舀给你碗里的汤就会撇开辣椒油。不是没有,只是少了很多。陕西有十大怪,其中一怪就是“油泼辣子就是菜”。臊子面用的辣椒油就是这个油泼辣子。所谓的“油泼辣子”,就是秦椒用油焙干带籽儿碾成粉末后,再用油炝制而成的,其特点是香辣兼有。最后一个“香”字就是吃臊子面的整体感受了,这个香来源于面,来源于汤,来源于臊子面的全部原料以及整个制作过程。

岐山臊子面的臊子

对臊子面而言,臊子一定很重要。岐山臊子面所用臊子不论选材还是制作工艺都有其独特性。首先看臊子的主材猪肉,一般选取家养土猪前腿靠近肩膀部位的半肥瘦带皮肉,俗称凤头皮肉,其次选腿肉。猪肉的肥瘦对于臊子的风味会有比较大的影响,一般肥四瘦六左右为好。太瘦了做的臊子不香,且肉熟后偏硬,太肥了油脂过多也不好。做臊子的过程叫“岚”(音),全程用文火。首先将猪肉洗净干水,切成一厘米见方稍薄肉丁,姜适量剁碎,一起入锅慢火翻炒,直至水分蒸发油脂清亮,变微火。加入适量盐、五香粉以及生抽,随个人喜好可以加入少量白糖。继续微火岚至水分干肉皮烂后,加入香醋适量,继续岚十分钟左右,出锅前加入秦椒粉。臊子爛好后装入容器待用,做汤时直接加入已经烧开的水或者上汤中即可。这种传统工艺做出来的臊子,肥而不腻,肥肉比廋肉好吃,且可以长期保存,以前在没有冰箱冷冻的状态下一般都可以保存半年左右。

岐山臊子面的底菜和飘花

一般臊子面就是臊子拌面,岐山臊子面除了主料臊子,还有底菜和飘花。这也是其与其它臊子面的不同之处。底菜顾名思义就是沉在锅底的菜,其主料是红萝卜。当地有句话叫“离了红萝卜就吃不成臊子面”,足以说明红萝卜底菜在臊子面中所起的作用。当地原产的一种粉红色的红萝卜口味最佳,因为这种红萝卜味道浓且水分足,可以生吃或者切丝凉拌。红萝卜先加工成丝状,再剁成细丁。其它配料根据个人喜好添加,一般加入黄花、木耳,土豆、蒜苔等等,一起切丁入锅炒熟,加入五香粉、盐等调味料。做汤时适量加入烧开的水或者上汤中。
飘花就是飘在汤表面的菜。一般选取切碎的鸡蛋饼、豆腐丁、凉粉粒、蒜苗、葱花等,不但增加营养以及香味,同时也使得臊子面的颜色五彩斑斓,非常诱人。
作者:雍州城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