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名石都是陪嫁物
有意思的是,江南三大名石的身世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充当过陪嫁物。这在不少园林名石中也是屡见不鲜,也充分反映出明清两代赏石活动之盛况。如瑞云峰,高5.12米,宽3.25米,厚1.3米,形若巨掌,玲珑多孔,涡洞相套,褶皱相叠,剔透玲珑,其身世不凡。系宋徽宗花石纲之遗物,未及启运而被遗弃在荒野。明代初年,被浙江南浔董份(曾任礼部尚书等)花费巨资购得。当时,董氏嫁女于苏州阊门下塘的徐泰时,董氏把瑞云峰作为陪嫁送给徐泰时置于东园(即今留园前身),成为镇园之宝。又如玉玲珑,高约3米,宽约1.5米,厚约80厘米,重量3吨左右,此峰石孔之多之密集,为同类其他名石所仅见,明正德年间归太仆寺卿储昱,被安置于浦东三林塘南园,储昱之女后嫁与南京刑部尚书、左部御史潘允亮,把此石作为嫁妆送给潘府,便被迎置于豫园。再如绉云峰,高达2.6米,狭腰处仅40厘米,具瘦、皱之奇,是英石中罕见的高大石峰,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为海宁马桥名士马汶(字容海)购得。道光初年,马汶嫁妹,绉云石作为陪嫁移至崇德望族蔡氏,一时名士咸集,题咏更甚。
园林置石充当嫁妆,一方面表明男方的财大气粗,因为至少要有一私家园林予以展示,另一方面也有女方炫富成分在里面,因为一般细软嫁妆外人并无法得悉,只有耸立于园林中的巨大峰石才吸引眼球。事实上,园林置石——尤其是所谓花石纲遗石之类有故事的老石头,其身价不菲,远远不是任何士绅都能染指的。举一个例子,杭州市西湖文澜阁前水池中供置的太湖石峰仙人峰,其效仿苏州瑞云峰安置的格局,石峰立于水中央,池水四周假山环布拱卫——文澜阁建成于乾隆四十八年(1782年),系为珍藏《四库全书》而建的七大藏书阁之一,比瑞云峰迁址苏州织造府西花园晚了四年。仙人峰原名“万斛峰”,是明代万历年间光禄丞顾正心松江熙园故物,相传为宋代花石纲遗物,顾正心以五千石大米购买此峰,二斛合一石,五千石即为一万斛,故称。当时,一两银子可以购买大米二石,五千石大米就是2500两银子的巨款——折合成现在银价,就是120万元巨款。乾隆年间,顾家家道中落,此峰被浙江巨商购置于杭州西湖文澜阁。文澜阁是根据乾隆的谕旨将圣因寺一部分改建而成的,这里原为康熙四十四年清圣祖南巡时在西湖孤山建造之行宫,雍正五年清世宗发谕旨将行宫改成了圣因寺,乾隆十六年清高宗初次南巡,在圣因寺西面再兴土木扩建,称西湖行宫。改建的各项工费均由浙江商人捐办。乾隆四十九年三月,清高宗第六次南巡亲览其地,赐题敷文观海匾额,并作《题文澜阁》等诗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