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师傅学到的一个膏药方,治疗颈、肩、腰、腿疼痛效果很好

颈、肩、腰、腿疼痛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病痛,但现代医学除了用药压制,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下为本人学医时跟师傅学到的一个膏药方,治疗颈、肩、腰、腿疼痛效果很好。

配方:透骨草120g、白芷90g、五加皮90g、天花粉90g、乳香30g、没药30g、土元20g、三七50g、血竭50g、香油5斤、广丹2斤。

制法:上药除广丹,血竭外全部打成粉,然后将油烧开,下入药粉待药煎枯后去渣,再入广丹熬搅匀成膏,再入血竭.最后摊于布料上。

作用:治疗颈、肩、腰、腿痛有奇效。

解疑:懂中医的可能看了会有疑惑,为什么配方中没有川草乌、马前子、半夏、南星、细辛、洋金花等有麻醉作用的药物呢?因为以上说的这些麻醉药物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这个方子看似没什么特别,药也不多,但是就是效果好,你用了就知道。

膏药疗法是中医临床常用的外治方法之一,它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及中药的功效、主治与归经的原则,充分调动药物互相协调为用的效能,组成多味药物的复方,以发挥药物的良好效果。由于膏药直接敷贴于体表,而制作膏剂的药物大多气味较浓,再加入辛香走窜极强的引经药物,通过渗透入皮肤,内传经络、脏腑,起到调气血、通经络、散寒湿,消肿痛等作用。

据现代药理研究,黑膏药在吸收、疗效方面远远优于橡胶膏。但由于黑膏药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难以进行质量控制,导致黑膏药的质量参差不齐。又因黑膏药的制作费时费力,所以现在中医医院大多开展中药外敷,即将中草药粉碎后调入蜂蜜、凡士林等基质呈软膏状外敷后以棉纸、绷带固定,每24小时换药次,使用成本较高。而黑膏药每贴可使用3—15天,揭下后可再次贴敷,还不影响疗效,因此费用较低。

下面是我在学医时跟着师傅学习制作黑膏药的详细过程,仅供中医爱好者及中医专业人员参考。

记得那年跟师傅学医的时候,每次制作膏药,师傅都会在大院子里支上一口大锅。在屋内将药材全部打成粉后,先将一大壶香油,倒入锅内,然后点火烧油。等油烧开了,再将已打成粗粉的药材分批倒入热油中炸。

“先将油烧开,然后下药粉,边下边用槐树枝搅拌,待药粉炸枯后,用滤勺将药渣捞起……”师傅经常一边操作,一边给我讲解。

不到半小时,药材就全处理好了。

“制黑膏药最关键的就是油和丹的比例……”师傅一边称着油的重量,一边对我说。

“啊,什么丹啊?”我惊讶的问道。

“广丹粉,你们医学书上没讲?”

“没有,没有。”我一边帮扶油锅,一边回答。

“一斤香油四两丹,五百张膏药正好摊。现在有五斤药油,得下二斤广丹粉。”

师傅从屋里提出一袋红红的药粉(广丹粉),称好后放进已开始冒青烟的油锅里,用槐树枝用力搅拌起来。

“搅的时候一定要顺着一个方向搅,这样膏药配好后才有粘性。”

看着锅里红红的如稀泥巴一样的东西,实在没有办法与现实中的黑膏药联系起来。

师傅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笑着说:“别看现在不象个样子,等会就成了。油与丹粉在高温下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反应完后就成膏了。”

“温度多高才反应呢?”

“这个没测过,大约再熬二十来分钟就会开始反应了。”

师傅一边和我聊着,一边搅着药,过了二十多分钟,锅里开始出现大量气泡,师傅赶紧把火退了些。

锅内的泡泡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突然间浓浓的黑烟夹着药味冲天而起,很快锅里的油就已不复存在,只看见满满的一锅黑色泡沫。眼看要溢出来了。

师傅立即把锅端下来放在地上,然后用槐树枝不停地搅拌,反应慢慢地停了下来,药沫中仍不但冒出白烟。

师傅用槐树枝挑了一小团放入冷水里,用手捏了捏,说:“好了,这就行了,配好的膏药要能成团,并且不粘手才行。膏药分老、嫩,太嫩的膏药贴在身上,取下时身上会粘上很多;但是太老了,又帖不住,很容易掉。”

趁药膏还未冷,师傅加入血竭粉,然后又加入冰片和穿山甲细粉,边搅拌边说:“加入这两味药,膏药才能吸收快,效果好。”

“这就行了吧?”我问道。

“告诉你个秘密,膏药制到这步就能用了,但是如果你贴在病人身上,皮肤会起泡,有些还会破。人家会找你扯皮。”

师傅接着说:“这膏药现在火毒太重,要去火毒,去火毒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把膏药放在凉水中浸泡一周……”

师傅说完,顺手向膏药锅内加了半锅凉水。然后又加了句,每天要更换一到二次凉水,这样经过一周才能将火毒全部去掉。到那个时候才能将膏药涂在布上制作成黑膏药。

以上资料仅供中医爱好者及中医专业人士研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