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品鉴】“敔”簋

“敔”(yǔ)簋,青铜器,西周晚期,通高25.8厘米、口径22.7厘米,1990年平顶山应国墓地M95出土。

“敔”簋

1979年,河南平顶山滍阳镇北滍村砖瓦厂在取土时发现了一批应国和邓国的青铜器,应国墓地遂被发现。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省文物工作队和平顶山市文物局在北滍村的滍阳岭上发掘应国墓葬300余座。“敔”簋出土于应国墓地M95之中,共4件,大小、形制和纹饰近同。

“敔”簋分盖、身两部分。器盖呈穹窿顶状,顶部有圆形捉手,盖边有微子口;器身母口微外撇,鼓腹下垂,近平底,圈足外撇且有向下折边,圈足上附着三支足。器腹有对称的两兽首状耳,耳下有钩形垂珥。盖与器腹各饰浮雕波曲纹带一周;盖近口处、器身口下和圈足各饰凸弦纹一周;两兽首状耳兽头为浮雕,兽角宽大立于头上,圆眼突起,高长鼻子,尖牙,弯曲呈半环状的兽身和垂珥用阴线简单勾勒出图纹;三支足也做兽状,突出于圈足外;器外底的圈足内饰用阳线勾勒的斜方格网纹。器内底和盖内有相同铭文二十七字:“唯八月初吉丁丑公乍敔尊 敔用易眉寿永命子子孙孙永宝用享”。

“敔”簋器盖铭文

“敔”簋器盖和器身的纹饰采用浮雕粗线条勾勒纹饰的主体,粗线条上再用细阴线通过弯转勾曲刻画出图案。器盖和器身的波曲纹既有相似,也有不同。器盖波曲线两波峰间的纹饰和器腹的纹饰相同;器盖两波谷之间的纹饰与器盖波峰之间以及器腹的纹饰有明显的区别,即器盖波谷之间的纹饰多出了一个竖条装饰。尽管只是在波谷之间增加了一个简单的竖长条,但却显示出敔簋作器者高超的纹饰设计水平以及驾驭能力。盖呈穹窿状窿起,在布局纹饰时,若在波峰间和波谷间布施同样的纹饰,必会导致波峰间纹饰紧凑、波谷间纹饰稀疏。为了使波曲纹的粗线条之间的空隙均匀分布,在纹饰稀疏的波谷间增加一个合适宽度的竖长条,不仅能解决纹饰布局的匀称性,而且还能避免器物纹饰的千篇一律,进而增加器物的的美观度。

“敔”簋分盖、身两部分,说明两者是分别由不同的范铸造而成。簋身腹部与两兽首耳交汇处有明显的缝隙,而且簋腹内部此位置光滑平整,外部纹饰连贯流畅,没有范痕。因而推断敔簋的器身部分不是一次铸造成形,而是分步多次铸造而成。首先分别制作双兽首状耳和无耳簋身的模范,然后先浇铸无耳簋身。待无耳簋身冷却成型后,再将已经做好的兽首耳范安装固定在耳部位置,再次浇铸铜液形成双耳。耳与簋腹靠提前留置的榫卯来固定。因簋身内壁光滑平整,由此推断,在浇铸簋身时,在簋腹相对应的耳部位置留有榫头,而在兽首状耳上留出卯孔。在浇铸兽首耳时,铜液流入卯孔部位与已成形的簋身榫头扣合,进而起到固定作用。簋的三支足底有明显的浇铸口痕迹,说明簋身在浇铸时是器口在下、三足在上的放置方式。

耳、身接缝、浇铸口和网纹示意图

“敔”簋盖、身有对铭二十七字:唯八月初吉丁丑公乍敔尊簋敔用易眉寿永命子子孙孙永宝用享。铭文中不仅有作器者和器物赠送者“公”,而且还提及有受赠者“敔”。这为我们确定墓主身份具有重要的意义。厉王时期的十月敔簋的铭文中也提及到“敔”,而且还记录“敔”因追击讨伐来犯成周的南淮夷之敌荣立战功受到赏赐这一事件。因“敔”簋的制作风格与此时期一些铜器的制作风格一样或近似,故而推测“敔”簋也是厉王时期或近与厉王时期的文物。那么“敔”簋铭文中记录的“敔”和十月敔簋中记录的“敔”极有可能为同一个人,因受周王命追讨南犯之敌而得到赏赐,后成为应国的国君。“敔”簋铭文中的“公”可能是其祖辈、父辈的应侯。

总之,“敔”簋造型浑厚稳重,纹饰粗狂有力,铭文十分重要、范铸逻辑清晰,是西周晚期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技价值。

比较研究

传世和出土的商周时期的青铜簋数量众多,形制也复杂多样。平顶山应国墓地出土的“敔”簋属于青铜簋中的三足簋一类,鉴于簋形制变化复杂以及文章篇幅的需求,下文仅列举各时代的一些三足簋的资料,其他类型的簋暂不叙述。

1982年在山西曲沃曲村6130号墓中出土一件西周早期的三足簋,高17.8厘米、口径18.4厘米。该器“侈口,束颈,鼓腹。两兽首状耳,垂珥较短。矮圈足下有宽边,下承三兽首蹄形足。口沿下两侧,均以突起的小兽首为中心,饰相对的回顾式卷尾龙纹。圈足式两道弦纹。器内底铸铭文“作登尊簋”四字。底部外表有方格形铸造痕迹”。

山西曲沃曲村6130号墓出土三足青铜簋

1958年在山东招远县东曲村出土两件形制、尺寸近同的西周早期青铜簋。两簋“一件口沿六部分残缺,另一件较完整,口沿稍残。侈口,微卷沿,沿下纹饰以高浮雕兽头居中,两侧凤纹。双耳,饰兽头和勾线纹,勾形洱。圈足,饰凸弦纹。圈足下有三足,足根饰兽面纹,足端为较宽大的蹄形,与东周薄而规整的蹄形鼎足不同。通高19.5厘米,口径18厘米。二簋内底皆铸有铭文。文同,字形稍异,二行五字:“齐中乍宝 ”。

山东招远县东曲村出土三足青铜簋

1973年北京琉璃河53号墓出土一件西周早期的青铜簋,高28.5厘米、口径20.3厘米,重4.21公斤。该器分盖、身两部分。穹窿顶盖,盖顶有圆形捉手;器身口微敛,外折沿,鼓腹,两象首半环耳,下有垂珥,圈足,下接三虎形足。盖与器身均装饰雷纹地长尾凤纹。盖内和器内底各铸相同铭文三行十七字:“侯赏攸贝三朋攸用乍父戊宝尊彝启乍綨”。

北京琉璃河53号墓出土三足青铜簋

1972年在甘肃灵台县独店出土一件西周中期早段的青铜簋。该器“兽首衔环耳,圈底下有三高足。腹饰瓦纹,三足与圈底衔接处饰牛首纹,圈底下留有凸起的二范接铸痕和方格铸纹。胎较薄,铜锈呈橙黄带浅绿色。周身有不少铁锈,器底有烧痕。器内底有铭文四字:‘吕姜乍 ’。通高18.2厘米、口径17.7厘米、腹径20.1厘米、足高7.0厘米”。

甘肃灵台县独店出土三足青铜簋

1961年陕西长安县张家坡窖藏坑出土四件形制、大小近同的西周中期偏晚的青铜簋,通高25.6厘米、口径23.8厘米。四簋分盖、身两部分。隆起状盖,盖顶有圆形捉手;器身敛口,鼓腹,两兽首形耳、下有珥,圈足、下接三兽首形扁足。盖和器身近口部饰窄夔龙纹带一周,器腹中部饰瓦棱纹。盖、身皆有铭文,盖铭98字,身铭99字,身较盖多一“克”字。

陕西长安县张家坡窖藏坑出土三足青铜簋

1959年在陕西蓝田寺坡出土一件西周晚期的青铜簋,通高26.6厘米,口径24厘米。该簋分盖、身两部分。“盖有圈形捉手。器身弇口,鼓腹,兽首形垂珥双耳,圈足附三小足。盖缘、口下及圈足,均饰兽体卷曲纹,其他部位则饰横条纹,盖内和器底铸铭文七行七十二字。”

陕西蓝田寺坡出土三足青铜簋

1990年在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M2001号墓中出土六件形制、纹饰、大小近同的西周晚期青铜簋。六簋皆“子口微敛,鼓腹,圈足下附三个支足。两兽头耳下各附一垂珥。上有盖,盖表向上隆起,顶部有喇叭形握手。器口沿与盖口沿外侧各饰一周突目窃曲纹,腹部及盖表各饰数周瓦垅纹,圈足部饰两组鳞纹和一组卷云纹,并兼以三个兽面纹分应三个支足。底盖同铭均为两竖行。盖铭自右向左为:虢季乍宝 永宝用。底铭较盖铭少一字……自右至左为:虢季作宝 永用。通高22.8厘米、口径18.7厘米、腹径23.5厘米”。

三门峡虢国墓地M2001出土三足青铜簋

1978年河南潢川彭店出土一件春秋早期青铜簋,通高24.5厘米,腹径22.5厘米。该簋“子母口,带盖。鼓腹,平底,圈足,圈足下附有三个兽首足。盖顶有捉手,周围饰瓦纹。盖的边缘为窃曲纹,每组窃曲纹之间界以兽首纹。簋的腹部纹饰与簋盖相同。两耳呈龙首形,上有螺丝状双角,下垂两珥。圈足饰垂鳞纹”。

河南潢川彭店出土三足青铜簋

1997年在河南新郑郑韩古城祭祀遗址K6窖藏坑中出土8件形制、大小近同的春秋中期青铜簋。该簋,通高23厘米,口径19.6厘米。“盖上有喇叭形捉手。器身为子母口内敛,鼓腹,圜底近平,矮圈足外撇,下附3个小扁足。腹两侧各有一个龙首形半环耳,耳侧饰虺龙纹。盖与器体下部饰3周瓦棱纹,盖和器身口沿处饰S形虺龙纹,圈足饰变形蝉纹,足饰鳞状纹。”

郑韩古城祭祀遗址K6窖藏坑出土三足青铜簋

从出土的三足簋资料来看,开始出现于西周早期,流行于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春秋晚期三足簋消亡。三足簋在西周早期开始出现时,多无盖,极少数有盖;器口都有外敞的边;器腹多较深的垂腹,上部腹壁较直;双耳部兽首的耳或角不发达,下垂珥多为钩形;三足立于圈足之下,皆较高,多圆体或立体动物形;器物纹饰简单,多在器腹近口部装饰一周窄兽面纹带或凤鸟纹带,圈足不作纹饰或简单装饰几周凸弦纹;带铭器物铭文字数较少;出土的簋的数量很少。西周中期,有盖三足簋增多,盖皆呈顶部带圆形捉手的隆起状;口沿多为敛口,不再有外撇口边;器腹多为鼓腹,少数垂腹;双耳除主流的兽首耳外,个别出现兽首衔环耳,垂珥多无钩片状;三足除少数为高足外,大多数已变矮,多为从圈足上凸起的兽首向下延伸形成的扁足;盖边、上腹与圈足多装饰相近的窄纹饰带,腹中下部多为瓦棱纹;带长篇铭文的器物较多,多器盖对铭;出土的簋的数量较多。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三足簋是此时期簋的主流,形制十分稳定,皆有带圆形捉手的隆起状盖;器口皆弇口;器腹为鼓腹;两耳兽首部位的兽耳或兽角发达,垂珥皆片状上饰钩状纹饰;三足为从圈足上凸起的兽首向下延伸形成的扁足,最下端外折形成足跟;盖部近顶部装饰几周弦纹或瓦棱纹,近口部的盖和器身均装饰相近的窄龙纹带或动物纹饰;器腹中下部均饰瓦棱纹,圈足多装饰垂鳞纹;带铭器物多为十几字左右、格式固定的一类,大片铭文者极少;出土的簋的数量最多。春秋中期及以后,三足簋虽仍保留有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一些基本特征,但是局部已经开始简化,如腹部没有瓦棱纹、耳部省略垂珥、圈足上兽首扁平、三足下无外折足跟等等。

“敔”簋从造型上来看,口微外撇、器物较深、腹上部较直、两钩形垂耳、圈足简单装饰的弦纹等与西周中期及其以前三足簋的特征相似,而双耳兽首发达的耳或角、变矮的兽首三足等又与西周晚期三足簋的特点一致。因而,笔者认为敔簋应是西周晚期的器物,作器者可能并没有按照当时的三足簋流行式样来制作,而是揉合了西周早中期三足簋的一些特征以及当时的流行纹饰制作而成的。故而,它的波曲纹装饰也和这一时期的三足簋纹饰有所区别(波曲纹是西周中晚期到春秋早期食器和酒器的主要纹饰之一,多装饰于鼎、鬲、壶等器物之上,但装饰于簋上者并不多见)。

作者简介

张俊儒,男,吉林大学博物馆学专业学士,河南博物院藏品管理部馆员,主要从事夏商周青铜器的研究与鉴定。

(0)

相关推荐

  • 凤鸣岐山——周原青铜艺术展

    时间:2015-04-15--2015-06-14 地点:山西博物院一层临展厅 周原是周人的发祥地,核心区域就在今陕西省岐山.扶风两县交界处.自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迁居于此,至平王东迁,这里始终是西周 ...

  • 中国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之一——上海博物馆的80件馆藏珍宝(上)

    2008年,国家有关部门颁布文件规定,除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外,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博物馆.纪念馆全部免费开放.为引导和支持地方重要博物馆向国际先进行列迈进,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于2009年 ...

  • 【国宝品鉴】皮演墓志

    皮演墓志,青石质,北魏熙平元年(516年),长68厘米.宽66厘米.高10厘米.1995年5月出土于河南省偃师市首阳山镇香玉村北砖厂.现藏偃师商城博物馆. 皮演墓志 皮演墓志刻于北魏熙平元年(516年 ...

  • 「国宝品鉴」王铎行草书《等诗六首》

    王铎行草书<<秋日西山上>等诗六首> 王铎行草书<<秋日西山上>等诗六首>,绢本,纵28厘米,横450厘米,1954年由河南省文物工作队移交至河南博物院 ...

  • 【国宝品鉴】青玉鸟形佩

    青玉鸟形佩,玉器,西周.高2.5厘米,宽2.4厘米,厚0.5厘米.三门峡虢国墓出土.现藏河南博物院. 青玉鸟形佩 "三门峡虢国墓位于三门峡市区北部一道路呈西北--东南的土岭上."发 ...

  • 【国宝品鉴】温邈墓志

    温邈墓志,1997年出土于河南济源,现藏于河南博物院.墓志青石质,分为志盖和志石两部分.志盖为箓顶,长为79.5厘米,宽为79厘米,上书"唐故征君左补阙温先生墓志铭并序".四煞装饰 ...

  • 【国宝品鉴】金凤纹帔坠

    金凤纹帔坠,金器,明代前期,高10.4厘米,重66.1克.1970年河南省上蔡县明太祖朱元璋之孙顺阳王墓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金凤纹帔坠 金凤纹帔坠,20世纪70年代出土于河南省上蔡县邵店乡金井吴 ...

  • 【国宝品鉴】崔祐甫墓志

    崔祐甫墓志,唐建中元年(780年),高.宽皆为107厘米,厚21厘米,洛阳出土,河南博物院藏. 崔祐甫墓志 崔祐甫墓志志石呈四方形.盖为盝顶,顶篆书"有唐相国赠太傅崔公墓志铭"3行 ...

  • 【国宝品鉴】沈周《涧水村居图》

    沈周<涧水村居图>,扇面,纸本,纵18.5厘米,横51厘米,河南博物院藏. 沈周<涧水村居图> 沈周(1427-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玉田生,人称白石先生, ...

  • 【国宝品鉴】元乂墓志

    元乂墓志,北魏孝昌二年(526年)七月二十四日葬,志高.宽均81.5,厚19厘米.1925年洛阳向阳村出土.现藏河南博物院. 元乂墓志 元乂墓志,青石质.志有盖,上有莲花双龙纹,无字,四角残缺.志石正 ...

  • 1978年,陕西一村发现了西周厉王墓,出土一国宝,被奉为簋中之王

    1978年,陕西一村发现了西周厉王墓,出土一国宝,被奉为簋中之王 文 | 韦爵爷 中国地域辽阔且历史悠远,这些年出土的文物国宝不胜其数,只是不管这些文物源于哪个朝代,它们都有自己的名字,不过在宝鸡青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