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回忆、快乐,重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领略不同趣味
鲁迅先生作为五四运动的先驱,他笔下的诸多作品都是刚劲有力的,一如他给我们的印象,一个满怀心事的思想家,笔下的文字老道辛辣,读他的作品往往要让人心里一惊,就是这样一位作家,他在自传散文里却展现给我们不一样的一面。
重新拿起《朝花夕拾》,再次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中看鲁迅先生的童年,一个活泼天真又机敏的孩童跃然纸上,原来先生也和我们一般,童年时喜欢玩乐,对一切充满了好奇。这样的先生是有温度,好像离我们普通人很近,他身上作为一个思想家的坚硬被短暂地放下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小时候必学的课文,只是那时总想着考试中的标准答案,竟没有好好去读这篇文章,不知道这篇文章到底哪里好,而今离开考试,在另一个时间点去回看,反而品出了好来。
有很多东西是需要阅历才能看明白的,比如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时候,鲁迅已经四十五岁了,那时他被迫离开了北大,只好应厦门大学之邀南下任教,离开北大实非所愿,先生失望之余又要忧心前途,可谓心力交瘁。
这篇文章是在到达厦门半个月后写的,当时正值暑假,学校还未开学,先生还在适应眼下的生活,不知是怎样的契机,让先生提笔写下了这篇文章。
一、百草园,是一个儿童眼中最初的世界
童年在一个人心中,总是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这回忆在经年累月里被赋予了所有的美好。文章从开头就说到“百草园”早已经连着祖屋卖了,最后一次相见也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下文便陷入了回忆,本以为是鲁迅先生惯有的苍凉与悲哀的文风,不想却充满了童趣。
那些文字之所以有趣,是因为先生是用孩童的眼光去写的,字句间的鲜活跃然纸上:菜畦的颜色是碧绿的,石井栏摸着是光滑的,皂荚树在孩子眼里看着很高大,桑椹熟了后是紫红的。这些很简单质朴的词句,却别有一种真挚在里面,因为孩子眼里的世界就是这么生动的。
开篇写得很简单,却很有气势,接下来的描写就繁复了:听鸣蝉是在树叶里长吟,看伏在菜花上的胖黄蜂,看云雀飞起的矫捷。写园中的植物、景物、昆虫,用了细腻又充满了童趣的笔调,像童年的“我”在绘声绘色的讲地这段经历,这些一定是经过很仔细观察的。
就是这样很简单的句子,没有鲁迅其他作品里的尖锐与悲凉,明明是欢乐的基调,读着读着却叫人难过,因为那个看着这一切的孩童长大了,他的世界再没有这些有趣的事,即使有,他也无暇去看了。
难过之处是中年的鲁迅先生,在内心苦闷现实不得志时,借着回忆去看少年时的自己,回顾自己的成长,用成年后饱经风霜的眼光去和那个天真的不染一丝世俗的童年自己对话,记忆是如此的鲜活,想起来也觉得十分有趣,可却叫人难过,时光毕竟是过去了,那个天真的孩童已经长大,他满心疲惫,才会在有一天看着童年的自己,满怀羡慕。
重读这篇文章,忽然想到,这是鲁迅先生的回忆,也是他对过往那些美好的留恋,时光不会倒流,只有记忆,在黑暗里更加清晰。他写百草园,借着写童年嬉戏的地方,来怀恋那段岁月,来怀念在岁月里消磨的赤子之心。
在回忆里获得片刻的轻松愉悦,他接着写下去,还是用孩童的眼光。细细看了几遍,我想,那是先生初初对于世界的感悟,一个孩童内心的隐射,看什么都是有趣,听到什么都会相信,不知人心险恶,也不知世道艰难。当时不觉如何,在历经半生风雨后回看,那段时光何其难得。
相信吃了何首乌长成人形的根就能成仙,于是日日把拔出何首乌来看;不敢去草丛深处,怕长妈妈故事里说过的赤练蛇。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时候,相信这世上所有的话,不辨真假。后来,也没有人教,也不会再相信什么了。
借着回忆看那段岁月,几乎是带了悲悯的目光在看那个嬉戏的孩童。中年之人借着回忆与童年的自己对话,不知是羡慕还是惋惜。在这篇文章欢乐的基调里,我却读到了很深重的悲哀,一种从未被写出来的难过,因为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因为一个孩童的天真总要逝去,因为童年的乐园最后终于还是失去了。
二、三味书屋,孩童走向成人的过程
教育是一个人必经的过程,一个天真质朴的孩童,要经过种种打磨来使他成人,走进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走向成长的第一步。
在三味书屋就不能常常去百草园里玩了,失去了很多乐趣,可孩子们有自己的办法,描绣片、听故事,有了玩伴,还是一样地淘气。在三味书屋,没有那么自在了,却学到了知识,也有了成长。
在先生笔下的文字里,隐隐感受到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抑,但也是淡淡的,因为那是先生的童年,虽然不怎么美好,却带着记忆特有的色彩。
先生借着孩子的口吻写不懂家人为什么要送他到三味书屋,不能由着他的性子玩,要到私塾里受到规束,但中年的他知道,走进学堂只是开始,人一生要受到种种规束,天真的年岁不再,往后,会有各种各样的束缚,人就是活在种种规则里的。
可在那个时候,还是孩童的他不明白这些,也许不明白是好的,明白这些后,他就不是一个孩童了。
由无拘无束的天真走向成熟,是每个孩童必经的过程,于我们也是如此,一个天真有趣的孩子长大了,不知道要怀着怎么样的心绪去回看自己的成长。
回忆里,先生用上帝之眼看着自己的举动,思绪随着少年的自己跳跃,想到那些好玩有趣的事,也是开心快乐的,可隔着那么久远的岁月,在经历了人生种种残酷之后再去回看最初的样子,慨叹之余还是什么呢。
再回首时,只有一个满心沧桑的中年人,前途渺渺,不知前路往何处去,半生飘零,才华抱负尚未施展,就遭到排挤,而他对这一切却无能为力。就是这样的近况,实在不能写慷慨激昂或者悲愤的文章,于是有了这个回忆里美好的童年,那时鲁迅先生的心绪大概是不好的,起伏不定,喜忧参半。
这篇文章没有见到鲁迅所特有的悲凉、愤激与嘲讽,但作者借着回忆沉浸往事或隔着时光的距离抚摸旧时岁月的那一份难以抑制的欢欣与快慰,还是流露在笔端。由中年心绪难平的“我”来写少年时天真的“我”,思绪不断在过去与现在里徘徊,于是就叠印出了两种视野、两种心绪。
若说《朝花夕拾》的基调是回忆里的喜忧参半,带着少年儿童的天真质朴与中年的满腹无奈,这种表达大概就是先生自己在前言里论及《朝花夕拾》文体时说的“杂乱”,只是这种“杂乱不是”混乱“的那一种,而是鲁迅先生两个“我”的丰富复杂却又层次分明的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先生说“文体大概很杂乱”,可以理解为《朝花夕拾》里几篇文章的写作时间与环境的差异,前前后后经历了九个月,前两篇在北京的住处写成,其中三篇是流离失所时提笔,后五篇是南下之后所作,是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的楼上写成的,那时他已经是被政治力量排挤出北大核心了。时间、地点、写作心境不同,也就有了这种叙述上的“杂乱”,又恰恰是这种杂乱,反倒让我们觉出真挚的情感。
重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到中年的鲁迅先生对童年的深切怀念,看到他对封建教育的反思与嘲讽,在这些之外,他借着回忆,与童年少年时的自己对话,带着一种无可改变的悲悯、不可名状的惋惜。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作者对自己童年生活的真实写照,像先生自己说的:“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 ”,这回忆有快乐但也有不可回避的烦恼。写景写得细致,读着仿佛隔着那些时光亲历亲见一般;写事写物皆是形神具备,无论是在百草园里嬉戏,还是在三味书屋学习,都是那样无忧无虑,充满了童真童趣,令人神往。先生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怀念与留恋,让人感动。
这篇文章之所以经典,之所以让人难以忘怀,除了有趣的文字以外,还是先生在不惑于知命之年的感悟,那时他已深深明白,人生很多痛苦和烦恼只能自己消解,在这样的心绪里回看童年,一切就让人格外感慨。
三、参考文献
《朝花夕拾》
残酷人生中的精神憧憬——重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与江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