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道-论快乐

人的生存目标包括健康、快乐和自由三方面内容,并认为健康才有快乐,自由才有快乐,快乐利于健康。健康属人的生理平衡,自由属人与环境的平衡,快乐属于人的心理平衡,所以说,快乐作为生存的一部分,其实质是平衡,因为平衡才有快乐,不平衡就没有快乐。万物因平衡而存在,人生因平衡而快乐,个人因快乐而聪明。追求快乐是人类有别于另类的一个重要特性,这种特性源自于剩余智慧。快乐的方便法门就是保持平衡,平衡处处有快乐,失衡何处有快乐?

快乐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快乐就是心理和心态平衡——快乐是一个指数。快乐指数=(实现值÷期望值)×100%,可见快乐是现实值与期望值的平衡。当快乐指数大于或等于1时,人则快乐;快乐指数小于1时,人就痛苦。期望值是个体对名利目标的预计,现实与期望准平衡则快乐,不平衡则痛苦,快乐指数与期望值成反比,若期望值无穷大,快乐指数就趋于零。期望值包括对自己、对别人和对环境的期望值。快乐指数中包含了儒家“入世”与道家“出世”之间的平衡,入世÷出世=开心。

从“快乐指数”隐含的哲理中,笔者导出实现快乐的两项修炼:一是用儒家的“自强+厚德”来实现期望值,主观上一定要努力,该做好的事情一定要尽力做好;二是是用道家的“知足+知止”来调低期望值,达不到的目标、挑不起的担子就要学会放下,适时调整期望值。对实现值要尽人事,而期望值则听天命。实现期望值取决多种因素,主要是环境因素,降低期望值则取决于自身。名利人之快乐在满足其期望值,修行人之快乐在减少其期望值。自强厚德÷知止知足=快乐!好心态三宝:苦劳饿空+低期望值+高容忍度——也是自强厚德之宝——也是离苦得乐之宝——离高期望值之苦,得知止知足之乐。

对自己要一不怕吃苦,二不怕吃亏,而降低期望值和提高容忍度,应包括对自己+对他人+对环境三个层面。期望值的高或低是相对实现值而言的,而期望值和实现值则由参照系或参照物决定。参照系相当于你期望值的环境,参照物相当于你期望值的对称方,个人期望值往往来自于某个参照系及参照物。经验教训是过去的参照系,现实状况是当下的参照系,目标愿景是未来的参照系。榜样是众人的参照物,别人是自己的参照物。参照物/参照系、实现值/期望值、行为/快乐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参照系和参照物左右一个人的行为和期望值,通过行为实现实现值,而期望值是快乐指数的决定性因素。

心中忐忑是因为:未来不确定性+参照系不适当+期望值不合实际。个体选择什么样的参照物就会有什么样的期望值,就会有什么样的心态,期望值高心态就不平衡,心态不平衡就没有快乐。人是社会动物,个人的期望值与名利环境相关,快乐感与所在社会的公平度成正比。人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跟别人相比较而存在的,不是你比不比的问题,而是你“跟谁比”的问题,这个“谁”就是你的参照物。社会如果公平,人们就会感到快乐,但现实往往是不公平的。所以,“跟谁比”左右一个人的心态,而心态又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人生至少要有两个参照系:一是“自然我”的参照系,譬如与自己艰苦的时期比,与比自己苦的人比,期望值就比较低。二是“超然我”的参照系,譬如与比自己付出多、贡献大、德行高的人比,你就会变的淡泊一些,自然就快乐了。高僧苦修的意义更在于为世人树立一个苦的参照系。快乐指数与“当然我”成反比,与“自然我”和“超然我”成正比,所以,多欲多求者痛苦,少私寡欲者快乐;复杂奢侈者痛苦,简单质朴者快乐;不足不止者痛苦,知足知止者快乐。认识世界、认识自己、价值判断…都离不开一个“比”字。一个人把自己“除以什么”很重要:人/天=无,生/死=空,我/利=苦。人生之所以苦,正是因为以名利为分母。改变对标物和参照系是离苦得乐的一个方便法门。

然而,人性中的通病是有一个“当然我”的参照系,总是高估自己的能力、高估自己的贡献。选择参照系总是“往高处走”,总想回报高于付出、职位高于能力、声誉高于德行;总感到自己没有被重用,某某人水平不如自己,职位却超过自己;总感到自己得到的名利比别人少,付出却比别人多;总觉得自己吃亏,别人占便宜;总是见利思齐,而不是见贤思齐。“人比人,气死人”,是因为选错了参照系和对标物,说到底还是内心那个“当然我”太大太多,修心就是少点当然我多点超然我。人求大富大贵,我求自由自在;人求有名有利,我求无忧无虑;人求长命百岁,我求死得干脆…我善养吾超然之气,平衡才可离苦得乐。

人性中有个毛病,就是争强好胜,喜欢出风头,处处表现自己,显摆炫耀名利成了一种内在的欲求。人总期望自己比别人好,但如果期望值过高,事事都要比别人强,看到别人强心态就不平衡,只能给自己带来烦恼。不要看到别人比自己好,心理就不平衡,就叹息人生苦多,总是怨老天不公。其实,痛苦只是对执著的报应,其原因就是选择的参照系不适当,总在追求痛苦的东西,愈比心理愈不平衡,自己给自己制造痛苦。烦恼皆因强出头,人“好强”的毛病,源自其“名利最大化+自我为中心”取向,佛经叫“我执”。可用佛教三法印破执:知无常,不逞强;知无我,不痛苦;知涅槃,无恼烦;知寂静,心禅定。

为什么会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因为首先,人经历过大灾大难,尤其是生存极限的体验,就相当建立了一个“自然我”的参照系,今后凡事就会与“大难”比,跟“死”比。其次,经大难而不死,往往会有所觉悟,对名利多少也会超然一些。人每经历一次劫难就相当于接种一次疫苗…是故如是说,烦恼即菩提。人面临大难时往往会激发出“超然我”本能的一面,再说大难不死也是一次自然选择。参照系适当,期望值又不高,保持心态平衡,自然就有“后福”。可以说,此人之福,并非大名大利,而是平衡的心态。

人为什么“生在福中不知福”,为什么对来得容易的东西就不在乎,都是因为没有一个适当的参照系,所以感觉不到快乐。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为什么饿了饭才香,渴了水才甜,就是因为有了“饿”和“渴”的参照系,有了求饱、求水的期望值,这类较低的期望值容易得到满足,就容易体验到快乐。孟子苦劳饿空,僧人苦修苦行,都是为了——降低期望值+提高容忍度+艰苦参照系,从而以苦去苦——以肉体之苦对冲心灵之苦——苦尽甘来。人生需要有一段艰难岁月的磨难和体验,只当是一次次压力测试,但又要尽量避开他人制造的陷阱。

为什么说富不过三代,原因不在“富”,而是在于富养。富人穷养,属道德传家;富人富养,还可过两代;穷人富养,过一代都难!孔子读《周易》后提出“君子以恐惧修省”,曾国藩也认为持家教子当“以习劳苦为第一要义”。人处在忧患、饥寒、恐惧、劳苦、疾病时,期望值比较低,保持较低期望值更有利于自身生存。相反,安乐就会生奢欲,饱暖就会思淫欲,所以生存须保持一定的忧患意识。“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也同此理。少年被得志、被高配、被富养,决非幸事。贪图一时安乐往往会丢掉性命,保持一定的危机感反利于生存。

人对快乐的体验来自不平衡到新平衡的过程,外物的刺激可打破原有平衡,人在重新平衡中可获得快感。很多游戏都是从不平衡到新平衡过程中使玩家得到满足和快乐,譬如玩魔方就是从无序到有序中获得成就感和快乐。痛苦的刺激可降低人的期望值,通过感官刺激可释放体内不平衡的能量,所以适度的外物刺激可以给人带来快乐——生理快感有助于心理快乐,但过度依赖外物刺激来维系的快感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反而会成瘾而有害于人的生存。心中只有名利和外物,未实现时痛苦焦虑,实现了又无聊空虚。名利人之快乐源自名利期望之满足,而因名利而快乐不可持续,因生存而快乐才可长久。

虽然感官刺激可以获得快感,但刺激的快感并不同于快乐。外物刺激所产生的快感应当属于生理上的一种反映(分泌多巴胺),而真正的快乐应当是属于心理上的平衡。人天生就有追求快感的取向,人类可能是惟一寻求感官刺激来获得快感的动物。所有游乐园无非就是营造种种惊悚、恐怖的情境来迎合人们寻求感官刺激的需求,许多的“艺术”用的不过也是如此伎俩而已。人类对感官刺激的偏好源自剩余智慧——寻求感官刺激已成为求名求利的一种表现形式。

人们往往容易混淆生理快感与心理快乐的界线,错误地将感官刺激得到的快感等同于快乐。由于人在求名求利过程中总是处于不平衡状态——心理痛苦,所以就试图通过寻求感官刺激——生理快感,来获得心理快乐,但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自身进入一个“生理越来越不平衡→心理越来越痛苦→越来越依赖感官刺激”的恶性循环。这就是本书稍后说的“瘾”。乐极生悲的“乐”指的就是感官刺激所带来的生理快感,心理平衡的快乐不会“乐极”,自然就不会“生悲”。

快乐只是感觉或错觉,快不快乐在于你用什么跟自己平衡?若以求名求利相平衡,只有痛苦;若以“权+钱+色”相平衡,永不知足就永不平衡,永远得不到平衡,也永远得不到快乐。为什么一个人拥有的名利愈多,财富愈多,压力反而愈大?这是因为:剩余智慧→求名求利→得之愈多→欲得愈多→愈不知足→压力愈大→时常痛苦。相反若:剩余智慧→求存求活→得之虽少→容易满足→愈无压力→知足常乐。可见压力源于欲,无欲一身轻。离求名求利之苦,得求存求活之乐。放下名利情,一身松轻;舍得权钱色,自然快乐。快乐心法:天若有欲天亦苦,你如无我你也佛。心无挂碍,清净自在;心无所住,菩提花开。

芝加哥大学有个幸福感评价体系,都用了一些以生存为主的因素。譬如与生存相关的有:自然环境、医疗卫生、教育、住房、人情味、治安、就业、生活便利、交通、文明程度等,发展与赚钱等因素在一定限度内也属生存的工具。一个人的幸福感就是在这些因素上的满意度——期望值等于或大于现实值——平衡就是幸福。人之所以会痛苦,正是因为太复杂。有一首歌叫做简单快乐,因为生活简单,期望值就低,所以就容易得到满足,自然就快乐幸福。自然我本来简单,当然我化简为繁,超然我化繁为简。人与人的差别不在有没有问题,而在于如何对待问题,无事生非、制造问题、计较问题,才是一个人最大的问题。

人之快乐,全在于心之快乐。乐者见乐,悲者见悲,只有心里乐才能找到乐。 修得平常心、平淡心,则乐在其中;修得平等心、平和心,则福在其中。做人虚心+诚心+善心…你就开心。人之快乐与财富、地位无关。人之痛苦,不是获得少,而是计较多。学会感恩、反思、知足,有利于内心平衡。“我”不同乐法也不同,“当然我”以占有为乐,“超然我”以奉献为乐。一个人即使财富再多、地位再高,如果期望值不适当,陷入求名求利圈套,现实和期望总是不平衡,只能在痛苦中挣扎。洪应明说:“人知名位为乐,不知无名无位之乐为最真…”你之所以不开心是因为被名利锁住了心,而平衡永远都是那把“开心”的钥匙。

快乐使人大脑分泌一种叫做“多巴胺”的益性荷尔蒙;而人在压力和痛苦时就会产生“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毒性荷尔蒙。痛苦和压力等同于服毒药,等于慢性自杀,而快乐则等于吃补品。毒性荷尔蒙会改变一个人的大脑结构,破坏这个人的自我平衡机能。所以,一个人心情长期不好,压力太大,就会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免疫力下降而生病,甚至长期心理不平衡,得癌症的机率也会大大增加。快乐相当于补脑,所以说乐观产生智慧,相反如天天吃毒药,你能不笨?还没听过老僧老道老年痴呆的。所谓修行也是一个调节多巴胺和肾上腺等内分泌系统的过程。悲观情绪生产的肾上腺素最伤大脑,而乐观生产的多巴胺最补大脑。乐观使人聪明,悲观使人无明,情绪使人愚蠢。

“自然我”求存求活层面的快乐容易实现:能生为“人”就是快乐、能“活”就是快乐、能“饱”就是快乐。一个人饥饿时只有一个烦恼,当他吃饱以后就有很多烦恼。“当然我”求名求利层面的快乐难以实现:求名求利之欲望无限,而能满足欲望的资源有限,人始终处于这种不平衡中。“超然我”助人为乐,以奉献为乐,以众人之乐为乐。善人通过行善获得快乐是真正的快乐。个人是否快乐取决于期望值,取决于自己态度,取决选择的参照系,取决于属于哪个“我”。 如持当然我之心,则人人皆烦,事事皆恼;如持超然我之心,则人人可爱,事事可笑。如以菩提心反观世事,种种烦恼也妙不可言。

快乐是现实和期望的平衡,是主体对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的感受,是需求和欲望得到满足的程度,当实现值超过期望值时,就会感到“大喜过望”。相反,如果实现值小于期望值时,就会感到“大失所望”。“轻诺”为什么会“必寡信”?因为你的轻诺而提高了人家期望值,到时你又兑现不了,结果必不欢而散。老子说:难易相成,多易必多难。做人做事本来就不容易,你把事情想的愈容易(高期望值),你碰到的困难就愈多;相反,你事前想的难点(低期望值),准备工作在先,事中应对自如,反而会感到轻松愉快。不淡定是因不确定,当明白了“无”和“空”时,对未来就确定了,内心自然也就淡定了。

人生能否快乐的关键是处理好生存与名利关系这个基本问题。人这一生世,就那一回事,难得一百年,易失一下子。对于名利,一要看得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无所谓就无所畏。二要想得开——想开了是天堂,想不开是地狱;三要拿得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为了增强自身持续平衡的能量和功夫;四要放得下——放下“名+利+情”,放下“权+钱+色”。人之所以痛苦,就是因为看不破,或看得破却忍不过,或想得开却放不下。实在拿不起,就要快放下,不然会受内伤。亲情虽然难放下,究竟不得不放下。

不但放下自己,还要放下他人;不但看破名利,也要看破生死。看得破又想得开,拿得起又放得下,如此就能离苦得乐。想不开、看不破时,不妨换个角度+多个维度+升个高度,或许就会豁然开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东波说得是看问题的“角度”和“维度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说得是看问题的“高度”。这好比以佛眼看世界看人间。角度+维度+高度,既是修心过程,也是修行结果。客观+乐观+达观,超然反观;心力+定力+能力,知行合一。人一旦修炼到:看得破+想得开+放得下=大自在;不计较+不抱怨+不在乎=大智慧;大格局+大视野+大不了=大人物。万物皆备于我心,此心安处是吾乡。吾心存宇宙,宇宙在吾心。身存万物内,心在万物外。

人生坐标有两条曲线:一是德能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二是欲望线,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这两曲线相交就是快乐或痛苦的平衡点和分界点。人生的10000天,职业的10000小时左右,两条曲线容易相交。用一万小时学习形成某个专业思维模式,从事一个专业或岗位,三到五年内进步会比较明显,此后能力的边际效应递减。快乐人生的方便法门就是持续提高能力线+控制欲望线,使两条曲线不产生相交。个人价值=专业能力×平台价值——自我加压提升自我+借力平台实现自我+取势环境完善自我,有一个适合自己的环境和平台很重要。所谓能力即载物之德。

青年人进步大,而期望值小,当德能>欲望,所以快乐;中年人进步小,而欲望大,当欲望>德能时就会痛苦。人到了一定年龄就怕出现,做事本领没能提高,期望值却越来越高,到了自身能力无法实现欲望的时候,即实现值<期望值时,麻烦和困惑就来了。这也是属于知(欲望线)行(德能线)不合一。中年危机正是因为德位不平衡,这不仅有危机,还会有灾殃。所谓财务自由是建立在低期望值上的自由,否则即使获得财务自由也会失去人身自由。提高快乐指数就是以儒家自强厚德为分子,以道家知止知足为分母,做到老学到老,一生知止知足,常保持德能线高于欲望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