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表扬、会激励,聪明的老师不要让学生感到无助

作为班主任,我们一直想营造一种良好的班级氛围,建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共同体。

但在强化班级生态整体活力的基础上,我们不应该忘记班级归根结底是由一个个生命个体——学生组成的。

忽视个体学生自我成长动力的激发,是无法让班级生态与每个学生产生良性共振的,更会让这些自我觉醒意识偏弱的学生游离于班级生态,最终脱离班级生态。

习得性无助

我们必须承认:儿童天生是有强烈的成长意愿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但儿童的成长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时常会体验到习得性无助感。

习得性无助是个体在最初的某个情境中获得了无助感,在以后的情境中不仅没能从这种体验和感受中摆脱出来,还将无助感扩散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这种扩散了的无助感会导致个体抑郁,甚至对生活不抱希望。

这是一种可怕的感受。在这种感受的控制下,个体会认为自己无能为力而不做任何努力和尝试,从而逐渐封闭自我成长的动力。

自我效能感

人在从事一项活动或完成一项任务的时候,会考虑做这件事情对自己的意义,考虑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这件事情。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并能取得预想的结果时,他就会积极努力地去做这件事。

这种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叫作自我效能感。只有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他才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

有些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不愿意去学校,不喜欢学习,害怕见老师,拒绝家长、老师乃至同学提供的帮助,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们成长路上的习得性无助,自我效能感低下,失去对外部事物的兴趣和信心。

作为教师,应该采用各种方法,让学生避免陷入习得性无助,失去起跳的力量。

不要让学生失去信心

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才能使学生产生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呢?班主任应该注重如下方面。

01

让学生体验成功

个人已有的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会直接影响个体对自我能力的判断。一般来说,成功的经验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反复的失败会让学生形成恐惧感。

拥有失败恐惧感的学生,不敢提出较高的目标,常常会放弃许多尝试的机会,也就放弃了许多成功的机会,降低了自己的效能期望。

我们习惯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让学生相互比较,这显然是不科学的。学生备受打击也是必然的。

所以,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时常提到以下几句话:

今天的你,是否比昨天优秀?

每天进步一点点。

做比昨天更好的自己。

不断进步的孩子,才是最优秀的孩子。

……

该改变的是我们常规认知下的“优生观”,那些在班级生态中处于“食物链”顶端的学生,我们无须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他们身上。

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学生,他们唯有与昨天不够优秀的自己比,才能获得自我效能感。

这恰恰是我们将班级生态与大自然的生态系统比较之后发现的最大不同: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终将被“消灭”,而班级生态需要促使每个生命都得到发展。

我们应该给每个孩子定个阶段性的成长目标,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稍微跳起来够得着即可:“下一次考试,你觉得通过努力比这次考试进步一点点很难吗?如果不难,试一下?”“你非常棒,上一次你做到了,下一次你还能做得更好一点吗?”

班级评价必须将这种“是否进步”考虑进来,所以“进步小组”“进步之星”“刮目相看奖”等基于学生成长直观反馈的班级奖项,其地位理应等同常规的对优秀学生的评价。

调整对学生当下统一尺度的评价,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成功。

02

多给孩子一些表扬和鼓励

鼓励之于孩子的成长如同阳光之于植物。在孩子取得进步的时候,多给他一些鼓励和表扬,让他品尝到更多成功的喜悦,同时给他提出合理的目标或期望,能够激发孩子自信和积极向上的进取力量。

很多老师说,他经常表扬学生,可是慢慢地,许多学生对表扬就无动于衷了,表扬已经大大地“贬值”,激励作用越来越小。

出现这种状况,不是因为表扬本身有问题,而是教师没有利用好表扬这种有效的奖赏方式。教师在表扬学生的时候,应该秉持以下观念。

表扬不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是一种信念。

表扬是对学生良好表现的奖赏,是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有的教师把对学生的表扬作为提高考试分数的手段,作为让学生喜欢自己这门课的筹码。这种表扬就是廉价的,久而久之,学生和教师都会对表扬感到疲惫。

表扬是真诚的。

研究发现,有的教师在表扬喜欢的学生时,是真诚和自发的,说的时候会微笑,并表扬真正的成就。这些教师对他们不喜欢的学生,表扬的频率并不少,但通常不是温暖的、非自发性的,经常表扬的是学生的外表或行为本身而不是成就。教师表扬的频率和学生取得的成就并不是呈正相关的,只有那些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表扬,才会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表扬真正值得表扬的成就。

如果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解出一道数学难题,受到老师的表扬,他就会认为自己的努力很值得。还有一些教师不是为了表扬学生的成就,而是为了提醒其他同学,其效果也不会太好。

很多年前,我的班上转来一位新生,一个很不一样的新生。

之所以说她不一样,是因为她是个成绩原本很好,但因为玩游戏而偷偷花掉几千块钱、与原学校班主任势同水火、一周只去两三天学校、最终成绩一落千丈只能休学在家的降级生。

她的妈妈将她送到学校时说:“老师,我没什么其他要求,只希望她能来学校上学就满足了。”

我也着实头疼。她到学校的第一天,我便想找她聊几句。

坐在我面前的是一个安静得有点勉强的女孩子。从她的表情里,我就能读出她内心对老师的强烈排斥。

我说的第一句话是:“你真棒!”

她有些懵。“知道老师最在意什么吗?修养!与你第一次见面,你就让我觉得你是一个非常有修养的女生。刚才进老师办公室的时候,你做了两件事:第一,你是敲门进来的;第二,你搬了个凳子让妈妈先坐。就这两件事,老师就喜欢上你了!”

她便如释重负,脸上明显舒展开来的表情告诉我:她也喜欢上了我这个老师。

一番话过后,她离开了办公室。离开时,她顺手关上了门。

后来,她不仅喜欢上学,还喜欢上了学习。一年后,她考上了全市最好的高中。

其实,每个孩子都想积极向上,只是基于家庭、社会、学校的各种难以追溯的偶然事件,一次又一次地让孩子们学会了对抗家庭和老师,这也阻碍了他们的自我成长。

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找到激发他们内在自我成长动力的机会。只有当我们有心或无心地从那些细节中激发他们对自我成长的渴望,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让“糖果”多飞一会儿

行为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就能发挥其能力的80%~90%,甚至更高;在长期得不到激励的时候,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

教师如果能根据班级学生情况,巧妙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对学生进行激励教育,则能让学生产生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拥有成长的动力。

01

给予学生更多的“糖果”

情感激励法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应根据学生情感需要,通过满足学生的某种需求,激发他们积极向上。

作为教师,应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的情感世界,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与真诚,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精神关爱。一旦将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自觉地跟着教师前行或按教师指引的方向前进。

目标激励法

学生对自己的前途、未来往往抱着积极和美好的期待。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这一点,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孩子的美好愿望和理想。

在具体工作中,要进一步美化学生的理想,利用教室布置、板报等形式“常看、不忘、对照、奋斗”,并在每个学生的心海树起一个永远闪亮的灯塔,看到为之努力奋斗的方向。

成功激励法

成功的体验能给人巨大的鼓舞。因此,无论学生在哪一方面取得了成绩,教师都要给予真诚的肯定和鼓励。

例如,学习取得优良成绩、顽强拼搏赢得成绩、能歌善舞等,只要学生有了成绩,就一定要设法强化他们的成功体验,唤起他们“更上一层楼”的愿望。鼓励时,要特别鼓励那些经过努力而有显著进步的中等生和学困生。

具体工作中,教师要注重寻找中等生、学困生的闪光点,对他们取得的点滴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尽量放大他们的成绩,使他们体验到进步的快乐,唤起久违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和奋斗精神。

评语激励法

学生天性爱受表扬,老师几句鼓励的评语,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

如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批阅学生作业,从中寻找闪光点;用赏识性的语言进行肯定性评价,点燃学生的进步之花。学期结束时,教师给学生写的肯定性评语,既会引起学生的重视,也会吸引家长的目光。

02

让“糖果”飞起来

对孩子来说,没有比拿到一颗辛苦得来的糖果更开心的事;对于有了目标的孩子,没有比实现目标更有成就感。但糖果再多,总有吃腻的那一天。

班主任工作中,对于学生的一次性评价是非常多的。这种简单、直接的激励机制,缺乏可持续性。我不否定教师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但是一次性评价与奖励对学生的持续性追求和进步意义甚小。

因而,如何让“糖果”多飞一会儿,让学生的目标具有可持续性,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

基于小组竞争管理模式的自主管理体系,通过个体评价与捆绑式评价实现的量化以班本货币或校本货币的方式呈现结果,在期末的时候兑换精神与物质奖品,这实际上就是一个持续性评价与奖励的机制——能激发学生持续地的实现自我价值。

俄国著名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enner)提出的生态系统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个体与环境必须被看作相互塑造的系统,每一方都随着时间而改变,且对另一方的改变做出反应。

基于这一理论,我们应该更能理解“把学生放在班级生态的中央”这句话:

班主任在班级生态建设过程中,应该将学生的意愿与班级的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让班级文化承载班级生态内共有的信念、价值观,引领班级风气朝向良性发展。

班主任应该尊重学生的参与意愿,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并尽可能地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拥有愉悦的体验。站在班级生态整体发展的角度思考当下活动对班级生态发展的意义,让班级生态产生自我调整的能力,可激发班级产生更多的发展可能。

班主任应该改变常规认知下的“优生观”,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调整我们评价与激励的思路,建立可持续、具有可不断升级的“梯度”目标激励与评价机制,唤醒个体的成长动力,实现与班级生态的良性“互赖效应”。

诚能如此,班级生态的整体活力将得到最大可能的激发,“演替最后导致建立一个更加稳定的生态系统而达到顶级的状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