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眼看佛
近些年来,“扫地僧”这一称谓颇受凡人关注。据说,这与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塑造的人物有关,借喻那些技艺非凡却深藏不露的高人。如今的寺庙,虽然也能看到“扫地僧”,他们的技艺如何,不得而知。我能知道的,只是僧与佛不是一回事:僧在现世,是真人;佛在心中,是灵魂。
佛是什么,似乎不是我等教外之人能说清楚的,但这并不影响我对佛的看法。尽管我没出家,但或多或少看过一些佛教书籍,了解一些佛教的典故,懂得一些佛理和禅理,对佛的关注由无心转向自觉,为的是让自己的心态趋向平和,心灵更加自在。照此说来,我并非全然不信佛,只是信而不迷罢了。
记得年少第一次进庙,直觉有些恐怖。如来、观音的塑像虽不同于常人,但面容和蔼,神情安详,天王殿那四尊神就不好玩了,高大威猛不说,眼珠瞪得快要凸出来。即便放到今天来看,寺庙的氛围也有些阴森。不少武侠小说或影片以寺庙为场景,正说明寺庙的格局和气势能衬托江湖的诡谲和险恶,产生一定的视觉冲击力。我想,佛国自非凡尘可比,为显示佛法的威严,庄重、肃穆就可以了,用得着这么狞厉吗?这符合佛祖的初衷吗?再者,进山门要仰视,入殿堂须膜拜,岂不有悖众生平等的理念?释尊造佛是为人服务的,并非让人成为佛的奴隶,更非通过恐惧让人顺从。
年纪稍长再进庙,恐怖感淡了,神秘感却依然不减。香烟袅袅,木鱼声声,梵音阵阵,神秘感幽然而生。记得有部老电影叫《古刹钟声》,情节恐怖而又神秘。其实,佛教缘于现实,并不神秘,也不深奥。人来世间,都要经历生老病死的痛苦,释迦牟尼见了于心不忍,便放弃安逸的生活,出家寻觅超生脱死之道,最终得道成佛。世上原本没有佛,佛是人造的,也是为人而造的。佛学就是人学,是人生的大道理、大智慧。佛理、禅理都是人生哲理。习佛、礼佛是为了反观自照,找回自己,归真向善,不昧因果。若因信佛迷失自我,沉迷怪力乱神,甚至走火入魔,那还不如不信。
人过中年进庙,不再感到神秘,但对一些几经转译后的谬误产生了怀疑。尤其是天堂、地狱之说,总觉得有些虚妄、怪诞。
地狱梵名Niraya(泥犁)或Naraka(那落迦),意即“无有”“苦具”“不自在”,就是没有福报、无喜乐之处。唐代法宝禅师所著《俱舍论疏》卷一:“梵云那落迦,此云苦具,义翻为地狱。以地下有狱故,非正翻也。”大意是说,Naraka的本义是痛苦,若以为地下有狱,不是正确的翻译。《地藏经》里说,天堂地狱,相异体同,一切唯心所造。
由此来看,“地狱”并非实体,而是“心造”的虚拟空间。做了亏心事者,人们会说他“心中有鬼”,并认为“没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你若“心中有鬼”,自然心神不安,如同坠入地狱;你若问心无愧,即得菩提之乐,如同升到天堂。如果真有《西游记》《武训传》中描绘的地狱,且又那么血腥、残酷,怎么谈得上拔苦与乐、慈悲为怀呢?
信佛之人,多为弱势群体,尤以女性居多。他们身心受到伤害,无力也无意与世抗争,于是转而内求,通过修行求得解脱。到寺庙烧香、拜佛、求签的人,大多有所诉求。升官发财、考学就业、家事纷争、婚恋生变、不孕求子、预卜祸福、消灾祛病等,内容无所不包。但凡有难处、苦处,都来佛门求助,祈愿菩萨显灵。所有的佛经教义都告诫信徒,佛在心中,不假外求,若有所求,乃是外道。佛陀本为“觉者”,并非万能教主,僧侣只能为你开示,不能代你开悟。只要修为具足,人人皆可成佛。放下屠刀都能立地成佛,何人不可?
我们的古人特别是王摩诘、刘禹锡、柳宗元、苏东坡等唐宋文人兼居士,他们往来佛门,交游僧人,却无求于佛,习佛、参禅为的只是解世相、悟人生,超拔自己,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有两幅寺庙对联,正是对心有外求的绝妙讽刺。其一曰: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不做半点事,朝也拜,夕也拜,教我为难。其二曰:经忏可超升,难道阎罗怕和尚?银钱能赎罪,原来菩萨是赃官。
佛光西来,普照东土,经历了本土化的过程,这是不争的事实。正因为如此,它才能入乡随俗,走进千家万户,在华夏大地生根、开花、结果。汉化后的佛教,不可避免地掺杂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且经一代又一代的迭加改造,变得民间化、世俗化,也使得佛教的容纳度更为宽宏、自由度更为广泛,因此也更为国人趋奉。不论帝王贵胄、富商大贾还是文人墨客、平民百姓,人人皆可习佛、参佛、礼佛,与佛有关的口头禅常常挂在嘴边。如,“门外汉”“开眼界”“三生有幸”“一报还一报”“无事不登三宝殿”“不看僧面看佛面”“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等。这也说明,佛在中国深入人心,且与国学融为一体,难解难分。中国文脉中,流淌着佛文化的血液。
自古而今,寺庙的顺俗化明显可见。游客与香客混杂、佛声与人声吵杂,遇有民间节日,还可以像赶集一样赶庙会,热闹程度可想而知。寺庙还是落难寄养、秀才借读的俗成场所,以因果报应为归宿点的话本小说、戏文鼓词比比皆是,有不少爱情故事也在寺庙上演。如,《双下山》之碧桃寺、仙桃庵,《白蛇传》之金山寺,《玉簪记》之女贞庵,《西厢记》之普救寺等。这就更能说明,佛门面向人世,佛心直指人心,佛教旨在教化,佛学也是人学。
最后我想说,佛具朦胧美,就像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太较真、太执著、太纠结就看不到佛了。佛是什么,佛就是让爱归心,让心回家,不再漂泊、流浪,不再被困、受伤。(文/王兆贵)
附注:本文原载香港《文汇报》文汇园,责任编辑张旭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