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任用汉官的鲜卑拓跋部迅猛崛起,建立强大北魏 |两晋南北朝史话连载21
南北朝时代诸国的兴亡和关系位置
本篇系精编经典中国通史之《两晋南北朝史话》连载21(点击看上篇),欢迎收看。
当刘裕在南方建立宋王朝的时候,北方五胡十六国也已接近尾声。这场长期纷争中的最后胜利者是鲜卑族拓跋部。
北魏是鲜卑拓拔部落建立的帝国,比起同族慕容部落建立的那些乱七八糟的前燕后燕南燕西燕诸燕帝国,文化程度要低。就前期而言,所谓国家,在北魏君臣们的意识里,不过是扩大的部落。
拓跋部的祖先原先在大鲜卑山射猎游牧,“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而已”。
甘露三年(258),力微经猗卢(?-316)在定襄郡的盛乐(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建立了统治中心。
但直到公元386年,拓跋部才正式建立北魏,并于439年统一了北方。
北魏王朝存在长达一个半世纪(386-534),对我国古代历史起过重要作用;是中国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族建立的重要朝代。
北魏建立后,拓跋贵族依靠着“人相传授”的口碑史料,约略知道自己的祖先发源于大鲜卑山,但是大鲜卑山究竟在何处呢?
01、被发现的嘎仙洞历史遗迹
拓跋焘太平真君四年(443),乌洛侯部向北魏朝贡,“称其国西北有国家先帝旧墟,石室南北九十步,东西四十步,高七十尺。室有神灵,民多祈请”。
北魏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根"。太武帝拓跋焘派中书侍郎李敞前往“告祭天地”,李敞完成使命,于石室壁上刻上祝辞而归。
这在《魏书·礼志》中虽然留下了祝辞全文,但对石室地理位置却无详细记录,只笼统地说“石室南距代京可四千余里。”
因此,随着北魏灭亡与年代变迁,石室所在的大鲜卑山,又成了一个聚讼纷纭的疑难史案。千百年来,许多史学家考证了石室和大鲜卑山的地理方位, 但始终没有获得令人满意的结论。
1980年7月30日,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文物站的同志终于在大兴安岭北段顶巅东侧发现了鲜卑远祖旧墟石室。
石室遗址,坐落在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首府阿里河镇西北10公里处,鄂伦春人称之为嘎仙洞。这个洞在林海苍茫、山峦重叠、高达百米的花岗岩峭壁上。
洞口略呈三角形,高12米,宽19米,朝南偏西,离地面25米左右。
人们站在峭壁脚下,仰望洞口,会感到一种神秘威严的力量。爬上峭壁,进入洞内,却豁然开朗。主洞南北长92米,东西宽27米左右,穹高20多米,总面积约2千多平方米,俨然一个宏伟大厅。
洞内可容千人。大厅中央,放着一块不规则的天然石板,3米见方,类似石桌。在离洞口15米的西侧洞壁上,刻有201字的祭文,这就是拓跋焘派李敞来此祭祖时刻下的。
汉字魏书,古朴苍劲,风格与其他北魏早期石刻相仿。刊文处显然经过再修琢与磨平,过去被苔藓覆盖,未易被人发现。祝辞共19行,通高70厘米,宽120厘米,基本上与《魏书·礼志》 相同,而略有差异。
洞中灰土层堆积达1. 3米,包括打制石器和新石器两个文化层,出土有陶片、骨迹,石嫉等遗物,证明这里是拓跋先世居住了很久的遗址,那时仍过着狩猎为生的生活。
鲜卑族拓跋部祖先发源地大鲜卑山的确实地理位置,终于找到了。
从力微经猗卢(?-316)到什冀犍(318-376),拓跋部经历了14个首领,这是拓跋部从原始社会末期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时期。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拓跋部中交换也发展起来了。汉族商人长期往来于拓跋部与汉人之间,拓跋部用牲畜交换汉人的金帛缯絮。
另一方面,从力微以后,拓跋部不断发动对邻近部落的战争,在战争中获得了大量牲畜和生口,加速了奴隶制的产生和国家的形成。
什冀犍继位(338)后,国家机构更加完备。他设左右近侍,宣传诏命,为国君的心腹;又设内侍长4人,备顾间,参与政务。汉人燕凤为右长史,许谦为郎中令,许多官号多同于晋朝。部落酋长已成了军事长官。
但是,这个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很快被前秦征服了。公元376年,在前秦符坚进攻下,什翼犍逃到阴山之北,拓跋部发生内乱;什冀犍被儿子寒君所杀。
拓跋部所建立的“代国”瓦解了。前秦把它一分为二:黄河以东归独孤部刘库仁统率,黄河以西归铁弗部刘卫辰统率。
02、败慕容,灭后燕
符坚在淝水之战失败后,什翼犍长孙拓跋珪(371-409)被诸部大人推为主,于是在386年正月在牛川(内蒙古呼和浩特东)大会诸部,拓跋硅即代王位,称登国元年。不久,迁居盛乐,重建代国,后又改国号为魏。
这是北魏的开始。
拓跋珪建立北魏后,向四周各部落如高车、柔然、库莫奚、独孤部等不断发动战争,获得大量马牛羊和生口,扩占了领土,加强了自己的力量,成为塞外的强国。
当时,中原地区存在着强大的后燕。后燕主慕容垂感到拓跋珪的强大是对自己的威胁,于是在公元395年派太子慕容宝率8万大军向拓跋珪进攻。
拓跋珪自知力量不足以对抗,就率领部落畜产渡过黄河西徙,同时,派兵在燕军后路截获后燕使者,使慕容宝不知其父的消息。
当时,慕容垂年老有病,拓跋珪便命燕使者在河边大叫:“你父已死,赶快回去吧!"
慕容宝几个月得不到消息,忧恐异常,军心动摇。这时,已是隆冬十月,塞外严寒,燕军兵疲马困,慕容宝决定撤兵。
由于黄河还未结冰,慕容宝以为北魏骑兵不能渡河,没有设警戒,可是11月的一个夜里,突然狂风大起,一夜之间河上结起了冰。拓跋珪引兵渡过了黄河,选精骑二万余急追,追至参合陂(今内蒙古凉城东北岱海)燕军宿营地。这时燕军还不知道。
次日清晨,太阳刚出,魏军从山上居高临下,对燕营发动突然袭击,燕军仓猝应战,顿时大乱,争相渡河逃跑,人马互相践踏,压死、溺死数万。
拓跋珪又在前面设下埋伏,燕军四五万人无路可走,都当了俘虏。
慕容宝单骑逃亡。拓跋珪把四五万燕军全部坑杀。这次战役消灭了后燕的主力,是拓跋珪进据中原有决定意义的一战。
第二年,慕容垂决心报仇,率领燕国仅有的部队进攻北魏。慕容垂在平城10日,病重,只好退兵。死于途中。
慕容垂死后,太子慕容宝即位,这一年,拓跋珪也称帝,改元皇始元年(396)。拓跋珪率领大军40万,向中原进军,夺取了后燕幽州、并州等地,第二年(397)又夺取了后燕的最后三城:中山(今河北定县)、邺(今河北临漳西南)、信都(今河北冀县),灭了后燕。
拓跋珪进据中原,占有了山西、河北等黄河以北大片土地,为结束十六国以来北方长期分裂局面、统一中国北部奠定了基础。
03、定国号“魏”,迁都平城
拓跋珪建立北魏王朝后,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方面都采取了一些措施,对北魏王朝影响深远。
在经济上,拓跋珪促使拓跋部由游牧经济向农业经济转化;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在拓跋珪以前,拓跋部基本上是游牧经济。他们不断地迁徙,就证明了这一点。什翼犍曾对符坚说:“漠北人能捕六畜,善驰走,逐水草而已。”
拓跋珪建立北魏后,开始重视农业。登国元年(386),在都城盛乐附近,“息众课农”。登国九年(394),命东平公元仪在河北五原到稒阳塞一带(今内蒙古北套一带)屯田, “分农稼,大得人心'。
这是大规模务农的开端。次年,后燕军到五原,收谷物百余万斛,说明屯田成绩不坏。
天兴元年(398),拓跋珪攻下邺城以后,把后燕境内的汉族、徒何族等共10余万口迁到代北,这些人因为是“新附之民”,故称为“新民"。
拓跋珪对新民实行“计口授田”,在新民四周设置八部帅统率的拓跋部士兵进行监督,以收成多少决定其劝课农桑的成绩。
大量新民迁入代京地区,加速了拓跋部向农业封建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拓跋珪又下令“离散诸部,分土定居”,使原来游牧的拓跋部和其他少数族离散部落,转化为封建社会的政治组织;使入居中原的拓跋族和其他各游牧族迅速走上农业化和封建化的道路。
在政治上,拓跋硅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封建政权,加强了中央集 权,加速了拓跋部的汉化进程。
拓跋珪占领中原广大地区后,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必须依靠汉族士大夫,接受封建制度。在进军中原过程中,对于前来投靠的汉族士大夫,无论老少,都亲自接见,量才录用。张衮、崔玄伯是他的得力谋士,邓渊、李先、贾闰、崔逞、晁崇等都成为重要的文臣。
天兴元年(398),在平定后燕后,拓跋珪正式定国号为“魏”,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在平城建宫室、宗庙。在天文殿上,拓跋珪穿着皇帝服饰,接受百官朝拜,群臣皆呼万岁。
与此同时,拓跋珪命邓渊制定官爵,董谧制定朝拜、祭祀仪式,王德制定法律,晁崇主管考察天象,吏部尚书崔玄伯为总负责。
北魏的官制一方面继承魏晋以来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制,组成中央政府核心,另一方面也沿用鲜卑官制,如设八部大人,内侍官。
在汉族士大夫的帮助下,北魏中央集权的封建官僚机构和政治制度逐步完备。
拓跋珪还加强了思想统治。他接受和肯定了儒家思想的地位,在平城立太学,置五经博士,增加生员达3000人;又祭先师先圣孔子。他对儒家宣扬的天命论和封建道德说教十分推崇,在天兴三年(400)的诏书中说:“汉高祖由平民做皇帝,这是由于天命。没有天命,妄图非分,就会遭到刀锯之诛。”
又说:“今人都以台辅为荣贵,企图慕而求之。但是,应该懂得,道义是本,名爵是末。昧利的人,结果总是身败名裂。”
拓跋珪也重视利用佛教来维护其对人民的思想统治,在进攻后燕的过程中,所经郡国佛寺,见到和尚,皆致以敬礼,禁止军兵对佛寺的侵犯。
皇始年间(396-397),他又诏赵郡沙门法果到平城,任道人统,专管僧徒。法果对拓跋珪也极力奉承,说拓跋珪是“当今如来”。
拓跋珪是北魏王朝的建立者。他16岁即位,在位24年,是一位有力地推动鲜卑社会前进的杰出人物,对中国历史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永兴元年(409),拓跋珪被其儿子拓跋绍所杀。
04、崔浩“国史”事件
拓跋珪被其子拓跋绍杀死后,拓跋绍又为其兄拓跋嗣所杀。不久,拓跋嗣(392-423)即位,即明元帝。在明元帝统治下,北魏力量进一步增长。
拓跋珪、拓跋嗣、拓跋焘三代的强盛,与北方汉士族所起的作用是分不开的;而汉士族中的代表是崔玄伯、崔浩父子。
崔浩(?一450)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人。
崔浩在少年时代就勤奋好学,博览经史,懂天文阴阳历法。拓跋珪时,为著作郎,拓跋嗣时,拜博士祭酒。
拓跋嗣好阴阳术数,常命崔浩占卜。崔浩参与军国大谋。朝廷的礼仪制度和诏书等文多出自其手。
神瑞二年(415),平城饥荒,许多大臣主张迁都于邺。崔浩反对,说:"中原人民,总以为拓跋族人居广漠之地,民畜无数,号称牛毛之众。如果现在一部分人南迁,恐怕不满诸州之地,再加水土不服,就会让中原人民看出破绽;北方柔然也会乘虚进攻,这样就会声实俱损。现在居北方,中原有变,轻骑南出,百姓不知多少,就望尘震服。"
拓跋嗣听从了这个建议,没有迁都,果然渡过了难关。
始光三年(426),谋攻大夏,许多大臣反对,只有崔浩支持,拓跋焘听从崔浩,果然击溃大夏赫连昌,大获而还。
神麚二年(429)谋出击柔然,保太后、尚书令刘洁等许多人反对,崔浩赞成出击,后果然又获大胜,俘得牲口数百万。不仅打击了柔然的势力,而且大大增强了北魏国力。事后拓跋焘指着崔浩对高车渠帅说:“你们不要看他身体纤弱,手不能弯弓,他胸中所藏比甲兵厉害多了。我能够打胜仗,都是靠他出谋划策。”又下令诸尚书:“凡军国大计,你们不能决定的,都先请示崔浩,然后施行。”
以后在伐北凉问题上,弘农王奚斤等30多人都反对,只有崔浩怂恿拓跋焘进军,结果又平定了凉州。
崔浩参与了北魏许多重大政治军事决策,对于巩固和加强北魏政权,促进北方统一,发展北魏政治、经济、文化都有很大的贡献。因此,他官至侍中、司徒,为北朝汉士族中位至三公的第一人。
但是,这样一个对北魏政权起过重大作用的三朝元老,却在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六月,被太武帝拓跋焘杀掉了。
崔浩为什么被杀呢?据说是因为写北朝历史,暴露了北魏祖先的丑事。
北魏早在拓跋珪时,就命邓渊修史,称为《国纪》,但太简略,只有年月起居,不成体例。神?二年(429),太武帝拓跋焘命崔浩与其弟崔览继续修国书,成30卷,为编年体。
太延五年 (439)平北凉后,又命崔浩继续修史,由中书侍郎高允、散骑侍郎张伟协助。
史书修好后,崔浩把它刻石立在大路边,让人观看,以示“直书”。对北魏祖先一些丑事,如符秦灭代,什翼犍逃到阴山,被其子所害等都直言不讳。
这样叙述北魏祖先国破家亡的耻辱,自然触怒了鲜卑贵族。他们纷纷向拓跋焘告发,拓跋焘很气愤,就兴起了这一场文字狱。
但是仅仅写史被杀,恐怕问题不会这么简单。因为同样参加修史的高允,并没有因此遭祸。看来,“国史”事件只不过是导火线。
那么,崔浩究竟为何被杀呢?
据南朝的史书《宋书》记载,说是拓跋焘元嘉二十七年 (450)南侵时,崔浩图谋反叛北魏,“密有异图……谋泄被诛"。
但这也并不可靠。因为崔浩虽然具有汉民族意识,然而他对鲜卑统治者出谋划策,是忠心耿耿的。再说,当时这些世家大族,他们的阶级意识高于民族意识。刘裕出身寒门,是崔浩这些高门大族所看不起的。如果确因反叛被诛,北魏史书无需为之隐讳。南朝人的这种讲法,实际上不过是虚张声势。
还有一种说法,是崔浩与其主要政敌拓跋焘之子恭宗拓跋晃有矛盾。拓跋晃信佛,崔浩奉道。魏晋南北朝佛教盛行,引起儒学的反对,崔浩联合大族出身的道士寇谦之反佛,佛教徒与鲜卑贵族就联合害他。
这种讲法有一定道理,但恐怕也不是主要原因。
崔浩被杀的主要原因应该是鲜卑贵族与汉士族的矛盾。鲜卑贵族与汉士族之间的关系是又联合又矛盾,虽然总的趋势是以联合为主,但也始终存在着矛盾,有些时候矛盾也很尖锐。
这种矛盾,除了民族的偏见、文化的差异外,在经济上,主要是对劳动力的争夺。在政治上,是权力上的冲突。汉士族希望分享更多的权力,而鲜卑贵族则害怕他们权力过大于己不利,要限制、压抑他们。
以长孙嵩为代表的鲜卑贵族与以崔浩为代表的汉士族的矛盾在发展,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也感到必须限制一下汉士族,于是就以“国史”为借口,发动了这场北魏一代的大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