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略观察:夺取“制气象权”

夺取“制气象权”

当人们渴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时,某些国家却在蓄意研制并试图应用给别国乃至整个人类带来生态浩劫的气象武器;当人们期盼以和平的方式而不是暴力的手段解决国际争端时,气象战可能以隐蔽的形式悄然降临,并成为怀有控制别国或他人意图的“强权者”手中威力巨大的工具。

《超限战》的作者曾预言:“也许用不了多久,人造‘厄尔尼诺’或‘拉尼娜’现象就可能成为某些国家或非国家组织手中的又一种超级武器”。我们宁愿这仅仅是预言,希望它永远不会成为现实。但勿庸置疑的是,未来战争将不一定按照我们已知的方式“出牌”,军事斗争准备也应尽可能着眼不同作战样式带来的威胁和挑战,不断拓展战略视野,延伸准备的触角。

  

由于天气中的一切变化都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人工影响天气可以产生难以想像的作战效能,争夺“制气象权”成为各军事强国竟相角逐的焦点。据气象学家估计,一个强雷暴系统的能量相当于250万吨TNT当量,一场台风从海洋中吸收的能量相当于10亿吨TNT当量。假设把这些能量中的一小部分用于战争,它产生的作用将是非常可怕的。美军在侵越战争中进行的人工降雨活动,是人工影响天气作为气象武器在实战中的第一次进攻性尝试,其产生的作战效能,比整个越战期间飞机轰炸造成的损失还要大。

气象武器和气象战已初现端倪,也必将深刻影响未来战争的走势。有人仿照“制海权”、“制空权”、“制电磁权”的提法,提出了“制气象权”的概念。暂且不论这个概念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它至少为我们指明了这种“隐性战争”发展的态势。

所谓的“制气象权”,应当是运用气象科学、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对自然环境的控制程度,以及在局部空间形成特有天气现象和天气环境的概括性描述。掌握“制气象权”的目的,就是为了控制某个特定空间的天气现象和天气环境,以形成对己方有利而对敌方不利的态势。

由人工影响天气技术演化出的气象武器和气象战,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新的控制天空的方法,这既是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一次极大的进步,也将会引发战争样式和手段的深刻变革。由于气象武器具有作战能量大、攻击隐蔽性强、作战效费比高等优点,因而备受军事家的青睐,进而使“制气象权”的争夺将空前激烈,甚至有可能演变成新一轮军备竞赛。“制气象权”必将成为信息化战争条件下交战双方争夺的焦点。

  

据英国《焦点》月刊报道,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军收集、整编了全世界上千个机场的气象资料,并定期修正。美军先后投资进行过数十个秘密的气象研究项目,其中包括制造地震的“阿耳戈斯计划”、制造雷电的“天火计划”和在飓风周围实施人工降雨以改变风暴方向的“暴风雨计划”等。

美军气象作战通常有以下方案:派出隐形飞机人工制造暴风雨,使敌军阵地发生洪水;人工制造干旱,使战场上的敌军没有淡水饮用;人工制造飓风,使敌军的防御阵线变成废墟;利用激光制造雷击闪电,击落战区空中的敌机或使其无法起飞;利用微波和粒子束把电磁、热能量传送到大气中,干扰敌军的卫星通信和雷达系统;利用方法把核心爆物质放置在地底或海中,制造大杀伤力的地震或海啸等。美军方人士称,从气象武器的大威力、低耗费和高效性等优点来看,气象武器必将成为未来战争中“制气象权”的主角。

▲气象武器到底有多可怕?中国真的掌握气象武器了吗 ?

时代是孕育战争形态的母体。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战争已经走上战争前台。在信息化战争中,空天战场是最主要的战场,大气空间是最主要的信息环境。掌握天空,才能赢得未来战争。控制天空,不仅要有先进的飞机、导弹和航天器,还要有能够“呼风唤雨”的气象武器。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进程中,既要重视改善现有武器装备,也要重视研制和发展气象武器;既要加强常规作战理论和战法的研练,也要注重气象战理论和战法的研练;既要夺取“制海权”、“制空权”、“制电磁权”,也要夺取“制气象权”。

我国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家,从和平利用生态环境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角度出发,我们也应加大对灾害预测预警和预防的力度;我国又是一个正在崛起中的大国,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和大国关系日益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随着国家利益的拓展,各种利益冲突难以避免,我们必须注意防范有人居心叵测地借此牵制中国和平发展。我国与周边地区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矛盾,在妥善处理分歧的同时,仍须居安思危,做好应对不测风云的准备。

专家预测,发动大规模气象战的武器有可能在2025年前后出现,气象战将成为未来战争中“制气象权”的主角。夺取“制气象权”,是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面临的紧迫课题。我们必须适应世界军事发展的新趋势和我军发展的新要求,着眼未来战争需要,着力推进军事理论、军事技术、编制体制、战术战法创新,全面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牢牢掌握未来作战主动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可靠的安全保证。

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和出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