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与玻璃及料器是一回事吗?
简单地说,琉璃与玻璃及料器有本质不同,因为材料和工艺是完全不同的。料器与玻璃没有本质区别,其实都是玻璃,只是不同时期叫法不同罢了。但它们三者又有很多共同点,物理形态都呈透明或半透明并且色彩多种多样,主要化学成分都是二氧化硅并且含量都高达90%以上。
先说说最为神秘、也是工艺最为复杂的琉璃。古代的琉璃是以各种颜色的水晶为主要原料,与其他调配炼制的矿物在一千多度的高温下烧制而成的稀有装饰品。其色彩变化万千、其质地晶莹剔透。
我国古代最初制作琉璃的材料,是从青铜器铸造、铸剑时产生的副产品中偶然获得的,经过提炼加工然后制成琉璃。尽管“铸剑说”具有一定的神话色彩,但从物理和化学的角度看却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而这恰恰可以体现出中国古法琉璃与西方玻璃起源最大的区别所在。
根据对出土琉璃的化学成分分析,中国琉璃的主要助熔剂为“铅钡”(与天然水晶极其接近),而西方的古代玻璃以“钠钙”成分为主(与沿用至今的玻璃制品相同)。在西方的玻璃配方中“钡”的成分几乎从未出现,“铅”的使用亦是如此,而西方真正的含铅玻璃要到公元十八世纪才广泛使用,较之中国的古法琉璃工艺,整整落后了两千多年。
二氧化硅的熔点约为1700度,以钠质为助熔剂后,形成的钠玻璃的熔点也在1450度左右。 我们知道,铸造青铜器所需要的温度极高,熔化琉璃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完全没有问题,并且青铜器的配方,需要在铜中加入铅(方铅矿)和锡,钡是古代铅矿(方铅矿)的共生物,不能分隔,所以古代琉璃铅钡共存是必然。再者,古代铸剑的砂模里含大量的二氧化硅,这样型成琉璃的材料、温度、助熔剂已经完全具备。
历史悠远的中国古法琉璃,从严格意义上讲,其物理状态应界定为一种透明(或半透明)的水晶状态。从材料上看,琉璃是一种完全不同于玻璃的一种用水晶和其他天然矿物烧制艺术品、饰品的独特工艺。由于烧制琉璃材料珍贵、工艺复杂,古代民间很难见到,所以当时琉璃甚至比玉器还要珍贵。
在中国古代许多专著里都提到,琉璃是以琉璃母和琉璃石混烧而成。尤其是《钱围山业谈》中记载:“奉宸库者,祖宗之珍也……琉璃母者,若今之钱滓然,块大小犹儿拳……。又谓真庙朝物…。但能作珂子状,青红黄白随色,而不克自必也。”对神秘的琉璃母做了形象、细致的描述。
“琉璃石” 即是各色天然水晶 ,“琉璃母”是一种采自天然矿物又经人工炼制后的古法配方,它可以改变水晶的结构与物理特性,使其在造型、色彩与通透度上产生明显的不同。古代琉璃的等级实际上主要取决于“琉璃母”的原料与配制方法,这是自古以来的不传之秘,正是因为“琉璃母”的存在,才使中国古代琉璃与水晶乃至西方的水晶玻璃“费昂斯”在成分上有了9%的不同。
琉璃不仅制作成本高,而且程序复杂、耗时长,所以民间的琉璃生产始终没有开展起来,琉璃生产一直为历代皇家控制,并且对其关键工艺琉璃母的配方严格保密,以致最终导致失传,实为可惜。
目前所谓的“古法琉璃”,亦称脱蜡琉璃。是用最大限度复原古代的制作工艺而制成的琉璃。通常用水晶或人造水晶加入其他添加剂在1400多度的高温下烧制而成,再经过十多道纯手工工艺的精修细磨。这样烧制出的琉璃与古代琉璃的品质是最为接近的,但由于琉璃母的配制方法已经失传,与古代琉璃还是有一定的区别。
下面谈谈我们熟悉的玻璃,玻璃制品早已经是我们生活中的日常用品了。人造玻璃的出现与使用,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从四千年前的古埃及以及我国西周的遗迹中都曾有小玻璃珠出土。
这些古老的玻璃珠被西方学者称之为“费昂斯”珠,一般认为它是现代玻璃的前身,是一种原始玻璃。费昂斯与玻璃的生产原料相同,都是石英砂(二氧化硅含量91%~99%),它和现代玻璃最主要的区别是工艺流程和烧制温度的不同,费昂斯的烧造温度较低,在1000℃左右,而烧造玻璃的温度要达到1700℃,所以在费昂斯成品中仍有未完全融化的石英晶体,因此中国学者也将费昂斯制品称为釉砂(表面为玻釉和石英砂)和玻砂(内部为玻璃和石英砂的混合体)。
而工艺流程的区别更加明显,真正的玻璃是先加工生产玻璃料块,即将磨细的石英砂加助溶剂熔化成胶糖状后冷却,将冷却后的生料再入高温净化,加入着色剂和澄清剂等成分,做成料块或料棒,冷却后待用。生产玻璃制品时再熔化料块,趁玻璃溶液还未冷却时“热加工”成型。
而费昂斯是用天然石英砂“冷加工”成型胎体,然后上玻璃釉再烧制,十分类似于陶瓷的烧制工艺。
玻璃明白了,下面料器就很简单了,料器指用加颜料的玻璃原料制成的器皿或手工艺品。所以料器又称"玻璃器",说白了就是一种彩色玻璃工艺。
我国的料器生产约始于元末明初(14世纪中叶)。料器制作工艺是中国明清时代普遍使用的工艺品制作工艺之一。料器在清代比较盛行,多见于鼻烟壶、烟嘴等小物件。建国后逐渐不在称之为料器,统称玻璃制品。
虽然,料器就是玻璃制品,但与今天的玻璃制品相比还是有其独特的时代特色。从现存老料器来看,料器一般是半透明的,很少有全透明的,大多都是模仿玉质的感觉(如和田、翡翠)。工艺精湛的老料器看上去温润如玉,其美感不亚于玉器。而且,由于料器形状、颜色均可控,相对于玉器在设计上可以更加灵活多变。
“阿兰若处真道场,一切如来成正正觉。”
客官,来,进来避雨,今夜的雨好大......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