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中国画坛十大宗师——徐悲鸿传略

韶溪渔夫2020-10-30 08:05:48

徐悲鸿铜像

徐悲鸿(1895-1953年),汉族,原名徐寿康,后改名“悲鸿”,江苏宜兴市屺亭镇人。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曾留学欧洲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与齐白石、潘天寿、张大千、吴湖帆、刘海粟等十人被称为近现代中国画坛十大宗师。

徐悲鸿国画——《仕女图》

一、闯荡上海,携美私奔

徐悲鸿出身贫寒,父亲徐达章是私塾先生,能诗文善书法,母亲鲁氏是位淳朴的劳动妇女。徐悲鸿自幼随父学习诗文书画,13岁与父辗转于乡村镇里,卖画为生。在徐悲鸿17岁时,父母为他娶亲。但他不满这门婚事离家出走,后被父亲抓回来结婚。18岁生子取名为劫生,意即“遭劫而生”,后早夭。1913年,徐悲鸿独自到上海,进上海图画美术院求学。来校一看,刚创办的校园空空如也,校长刘海粟仅17岁比自己还小一岁,其他老师水平还不如自己,便认定这是一所“野鸡学校”,于是呆不到半学期就不辞而别。徐悲鸿这段在上海图画美术院求学的经历,成为日后与刘海粟一生恩怨的根源。

徐悲鸿——自画素描

徐悲鸿20岁时再度来上海,在友人的扶助下,考入法国天主教会主办的震旦大学,为日后的赴法留学打下了法语基础。其间,他认识了著名的油画家周湘,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高奇峰、高剑父,得到了他们的指点和赞许,增强了绘画的信心。他还结识了维新派领袖康有为,在康有为处观摩了各种名碑古拓,潜心临摹《经石峪》《爨龙颜碑》《张猛龙碑》《石门铭》等,深得北碑真髓,书法得以长进。

徐悲鸿国画——《奔马》

在上海期间,徐悲鸿还认识了复旦大学教授兼同乡蒋梅笙,同时认识他二女儿蒋棠珍(后改名为蒋碧薇)。徐悲鸿凭借出众的艺术才华得到了蒋家的赏识,经常邀请他来家做客。徐悲鸿看上了蒋棠珍,蒋棠珍也渐渐爱上了他。可是徐悲鸿已有家室,蒋棠珍更是13岁就有了未婚夫。堂姐做的媒,父母订的亲。男方是蒋家世交,苏州查亮采先生的儿子查紫含,门当户对。眼看婚期将近,蒋棠珍心乱如麻,徐悲鸿也心急如焚。

徐悲鸿油画——《少女蒋碧薇》

1917年,在获得赴日本东京研究美术的资助后,徐悲鸿找来朋友朱之洲给蒋棠珍传话,问她愿不愿意跟自己出国,与他私奔,蒋棠珍很快答应了。徐悲鸿暗自打理,把私奔策划得天衣无缝,带着蒋棠珍坐上了去日本的船。私奔到日本后,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日子不好过。徐悲鸿整日研习画作。他买书买画,国内资助研究日本美术的钱很快用光了。不到半年,俩人只好从东京回到上海。虽然私奔已经给蒋家造成了天大的麻烦,但是木已成舟,蒋家大度地接受了他们。他们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在一起了。

徐悲鸿国画——《雄鸡图》

二、留学欧洲,改良国画

从日本归国后,徐悲鸿受聘为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在京期间,结识了蔡元培、陈师曾、梅兰芳及鲁迅等各界名人,深受新文化运动思潮的影响,树立了民主与科学的进步思想。1919年3月,在北洋政府的资助下,24岁的徐悲鸿携夫人蒋碧薇赴法留学,观摩了大量文艺复兴时期的优秀作品。徐悲鸿感到自己过去所作的中国画是“体物不精而手放佚,动不中绳,如无缰之马难以控制”。他刻苦钻研画学,并考入巴黎美术学校,受教于弗拉芒格先生,开始接受正规的西方绘画教育。

徐悲鸿油画——《蜜月》

弗拉芒格擅长于历史题材的人物画,其画作不尚细节的刻画而注重色彩的和谐搭配与互衬,对徐悲鸿日后油画风格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此期间他有幸结识了著名画家柯罗的弟子艺术大师达仰,每星期日携画到达仰画室求教。达仰“勿慕时尚,毋甘小就”及注重默画的艺术思想对他启发较大,使得他没有追随当时法国日渐兴盛的现代派画风,而是踏踏实实地钻研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学院派艺术,在继承古典艺术严谨完美的造型特点的同时,掌握了娴熟的绘画技巧。

徐悲鸿油画——《吹箫的女孩》

留学4年之后,徐悲鸿的绘画水平已达到可与欧洲同时期的艺术家相媲美的地步,其油画作品《老妇》入选法国国家美术展览会(沙龙)。由于北洋政府一度中断学费,巴黎美术学校毕业后,徐悲鸿被迫转至消费水平较低的德国柏林,求教于画家康普。他经常到博物馆临摹著名画家伦勃朗的画作,去动物园画狮子、老虎、马等各种动物,以提高自己的写生能力。长达8年的旅欧生涯,塑就了他一生的审美意趣、创作理念和艺术风格。

徐悲鸿油画——《田横五百壮士》

1928年,32岁的徐悲鸿学成归国,开始投身于国内美术教育工作,发展自己的艺术事业,实践自己一生为之努力的中国画改良的主张。早在1920年,他就发表的《中国画改良论》,这是他第一篇论述中国画改良的重要著作。文中提出“古法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的著名主张。欧洲留学归来后,他参与了田汉、欧阳予倩组织的“南国社”,积极倡导“求美、求善之前先得求真”的“南国精神”。1929年2月,应南京中央大学的聘请任艺术系教授。他又发表《惑》《惑之不解》等文,明确倡导现实主义,认为“美术之大道,在追索自然”,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

徐悲鸿油画——《玉簪花》

同年10月,徐悲鸿应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邀请,任学院院长。当时的北平画坛,死气沉沉,以摹仿古人为能事,保守势力相当顽固。木匠出身的“北漂老人”齐白石大胆创新,变革画法,以自创的红花墨叶一格面世,可惜得到却是北平画坛的一片冷嘲热讽。徐悲鸿坚持中国画必须革新,需要树立典型,他力挺齐白石,聘他为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当徐悲鸿乘坐四轮马车来到齐家时,齐白石为其诚心而感动:“我一个星塘老屋拿斧子的木匠,怎敢到高等学府当教授呢?”徐悲鸿说:“齐先生,我徐某正要借重您这把斧子,来砍砍北平画坛上的枯枝朽木”!一年后,徐悲鸿无奈辞职,回南京中央大学任教。

齐白石——《秋声秋色图》

三、画坛结怨,婚姻裂变

1932年,徐悲鸿与刘海粟这两位当年相识于上海美专的懵懂少年,都已经成了中国知名画家。这年的秋天,旅欧归来的刘海粟在上海举办个人画展。《新晚报》特刊了很多名流的文章报道,其中有一篇写道“名画家徐悲鸿 ... 都是他的学生”。这下徐悲鸿就炸了,立刻在《申报》上刊登《徐悲鸿启事》,笞上海美专是“野鸡学校”,斥刘海粟系“流氓西渡,惟学吹牛”。

刘海粟——《黄山散花坞烟雨》

刘海粟看后大怒,立即刊登《刘海粟启事》讽徐悲鸿自命不凡,上海美专出来的人多了,你算老几?徐悲鸿继续刊文,教刘海粟绘画要“洗俗骨,除骄气,亲有道,用苦功”,“我徐悲鸿原地踏步等你十年,你都不是对手”!刘海粟何许人也,当年因上海美专的“模特儿”风波,军阀孙传芳都曾经被他怼的落花流水,正欲再怼徐悲鸿时,被蔡元培劝住。蔡元培在刘海粟的人生艺术道路上,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刘海粟后来之所以能成为一代艺术宗师,与蔡元培对他的支持和提携是分不开的。但徐悲鸿与刘海粟两人不和,从此就为天下人周知了,甚至后来演变为画派之争。

刘海粟代表作——《黄山奇峰》

这期间,徐悲鸿除了在画坛与刘海粟结怨外,其与蒋碧薇的婚姻也出现严重危机。其起因是徐悲鸿在南京中央大学的师生恋。他爱上艺术系女生孙多慈并展开疯狂的追求。徐悲鸿做了两枚镶有红豆的黄金戒指,分别题字“大慈”“大悲”,嵌入他们的名字。“慈悲之恋”引爆了徐悲鸿与蒋碧薇的婚姻裂变。在蒋碧薇及亲友苦劝无果后,一向强势的蒋碧薇也不甘示弱,在徐悲鸿与孙多慈打得火热之时,她也红杏出墙,婚内出轨张道藩。

徐悲鸿素描——《少女孙多慈》

张道藩1919年底西渡英国,凭著一身才气,于1921年入伦敦大学大学院美术部就读,成为该院有史以来第一位中国留学生,后进入巴黎最高美术学院深造。他与徐悲鸿夫妇相识于留学欧洲之时。那时候张道藩就已经对蒋碧薇一见倾心,写了不少情书。只不过当时蒋碧薇与徐悲鸿感情还不错,所以蒋碧薇就回绝了张道藩。蒋碧薇回国再见到张道藩时,张已经弃画从政,任南京市政府秘书长,正风光无限。更重要的是,虽然他已经结婚,但仍对蒋碧薇痴心不改。情书一封又一封地写给蒋碧薇。张道藩比蒋碧薇大两岁,当时已经四十多了,可写出来的文字却如少年般炽热。

徐悲鸿油画——《孙多慈像》

恼火于“慈悲之恋”的蒋碧薇遭遇这样热烈的追求,就算是为了给徐悲鸿添堵,也会答应张道藩的追求。更何况张道藩对她和她的两个孩子着实颇多关照。有一次,他们遭遇日军空袭,张道藩不顾自己的生死,将蒋碧薇掩在身下,这让她极为感动。于是,蒋碧薇心安理得地给徐悲鸿送去了一顶绿帽,做起了张道藩公开的情妇。在国民党溃逃台湾之后,蒋碧薇也是与张道藩一道去了台湾,但终其一生都没有与张道藩成婚。张道藩后来逐渐成为CC系骨干人物,1952年至1961年曾任台湾立法院院长。

徐悲鸿油画——《奴隶与雄狮》

四、投身抗日,筹款赈灾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制造事端、挑起战争,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并积极争取国际同情与支持。1933年,应法国国立美术馆之邀,徐悲鸿前往巴黎举办中国近代绘画展,他先后游历意大利威尼斯、佛罗伦萨、罗马等历史文化名城,在法、比、德、意、苏一共举办7场中国近代画展,在欧洲大博物馆、大学中成立4处“中国近代美术展览室”,引起了各国对中国近代绘画的普遍重视,大力宣传了中国绘画艺术,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

徐悲鸿国画——《耄耋图》

“七·七”事变后,国难当头。徐悲鸿随中央大学内迁赴重庆。他以画笔为武器,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斗争。当时日寇侵占了大半个中国,国土沦丧,生灵涂炭,徐悲鸿悲愤难忍。1938年,他创作了《负伤之狮》,这是一幅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画作。被称作东方“睡狮”的中国,已成了负伤的雄狮。在不堪回首的神情中,这头负伤雄狮双目怒视,准备拼搏,蕴藏着坚强与力量,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抗日爱国思想。

徐悲鸿国画——《负伤之狮》

1939年,徐悲鸿在新加坡举办抗日筹赈画展。他创作了《珍妮小姐画像》,此为徐悲鸿最著名的油画人物肖像之一,是在南洋举行义卖募捐时的作品。画中女子珍妮小姐,祖籍广东,为当时星洲名媛,气质高雅,端庄秀丽。此画以四万新币义卖,为这一时期在南洋募捐中画筹最多的一幅(总数为十一万一千多元新币)。在这一时期,他还常画的雄鸡题材等,给人以生机和力量,表达了作者对中华民族奋起觉醒的热切期望。

徐悲鸿油画——《珍妮小姐画像》

1940年,他创作了国画《愚公移山》,借以表现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坚韧不拔,打败日本侵略者的信念。同年,应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的邀请,徐悲鸿赴印度举办画展宣传抗日,并与泰戈尔结下深厚的友谊。1941年由印度回国,途经槟城、怡保、吉隆坡等地,继续举办画展,并将几年来卖画所得近10万元美金,全部捐出用于抗战救灾。

徐悲鸿油画——《泰戈尔像》

1941年秋季,徐悲鸿创作了《奔马图》,这是在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在此幅画中,徐悲鸿运用饱酣奔放的墨色勾勒群马,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象征抗战将士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他的奔马,更是驰誉世界,几近成了“现代中国画”的“象征”和“标志”。

徐悲鸿——《群马奔腾》

五、重组家庭,报效社会

1942年,在追求孙多慈多年无果与蒋碧薇复合无望后,47岁的徐悲鸿遇到了19岁的廖静文。当时,徐悲鸿在重庆磐溪筹建中国美术学院。廖静文原在长沙有名的周南女中读书,喜欢化学,成绩优秀。她本可以继续深造,却因为战乱,错过了大学报名时间。听说在重庆的中国美术学院招图书管理员,她报名应聘。面试的人,就是徐悲鸿。廖静文很崇拜徐悲鸿,徐悲鸿也爱上了年轻的廖静文。他们一起散步谈心,很快打得火热,考虑订婚。廖静文的父亲不同意这桩婚事,除了他们年龄差距太大,还因为徐悲鸿有一个不好惹的前妻。

廖静文像

1945年12月1日,经历了20多年的痛苦煎熬之后,徐悲鸿与蒋碧薇终于达成和解,在重庆沙坪坝签字离婚协议。徐悲鸿支付蒋碧薇100万,100幅画,50幅古画,儿女抚养费每月各两万。付出高昂分手费后,徐悲鸿与比自己小28岁的廖静文结婚。婚后,廖静文悉心照顾已患严重高血压及慢性肾炎的徐悲鸿,为他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时年50岁的徐悲鸿创作热情不减,并生子徐庆平、女徐芳芳,还为廖静文画了许多画像。

徐悲鸿油画——《廖静文像》

1946年1月,徐悲鸿担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招纳吴作人、李桦、叶浅予、冯法祀等一批有才华的进步美术家执教。同时担任北平美术工作者协会名誉会长,在郭沫若起草的《文化界对时局进言》上签名,主张废除国民党的一党专政。1948年与夫人廖静文拒绝随国民党南迁,团结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全体师生员工保护学校。与吴作人、艾中信、董希文、冯法祀等人成立综合性艺术团体“一二七艺术学会”,迎接北平的和平解放。

徐悲鸿国画——《多喜临门》

新中国成立后,徐悲鸿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出席在前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首都布拉格举行的第一届保卫世界和平大会、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当选为全国文联委员、常务委员,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和北京市人民政协委员。在担任政务、行政工作的同时,徐悲鸿仍笔耕不辍地进行创作,满腔热情地描绘新中国建设中的新人、新事、新面貌。

徐悲鸿国画——《九州无事乐耕耘》

不幸的是,这一切艺术活动因画家过早地离世戛然而止。1953年9月26日,徐悲鸿因积劳成疾,脑溢血病逝,享年58岁,老夫少妻天人永隔。廖静文怨蒋碧薇狮子大开口,“为了还清债,悲鸿日夜作画病倒了”,蒋碧薇则认为是婚外恋惹得祸,使他身心交瘁。

徐悲鸿国画——《一马绝尘》

徐悲鸿逝世后,周恩来总理亲赴医院吊唁,向他的遗体告别。徐悲鸿的一生留下了大量的绘画作品。按照徐悲鸿的遗愿,夫人廖静文女士将他的作品1200余件,他一生节衣缩食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及近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1200余件,图书、画册、碑帖等1万余件,全部捐献给国家。

徐悲鸿国画——《九方皋》

收藏

举报

(0)

相关推荐

  • 那些国画大师们令人唏嘘的风流韵事

    人民大会堂藏画--傅抱石关山月<江山如此多娇> 国画大师是指那些在中国绘画历史上造诣精深.享有盛誉,有过重要影响的一代名家.他们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不朽的作品,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遗产.正 ...

  • 刘海粟与徐悲鸿的恩怨:两雄相争一生波澜

    徐悲鸿与刘海粟,均为中国画坛巨匠,艺术造诣不分伯仲.但刘海粟与徐悲鸿水火不容几十年,两人之间的世纪之战也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刘海粟(1896-1994),名盘,字季芳,号海翁.汉族 ...

  • 近现代中国画坛十大宗师——傅抱石传略

    傅抱石像 20世纪的中国画坛名家林立,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黄宾虹.潘天寿.林风眠.高剑父.吴湖帆.刘海粟.傅抱石等俱为一代宗师.何谓宗师?宗师是指在某专业领域成就非凡,开宗立派,自立门户,受众人尊 ...

  • 近现代中国画坛十大宗师——黄宾虹传略

    靳尚宜油画--<黄宾虹像> 黄宾虹(1865年1月27日--1955年3月25日),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别署予向.原籍安徽省徽州歙县,出生于浙江金华,为近现代著名画家,是山 ...

  • 近现代中国画坛十大宗师——张大千传略

    张大千造像 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是一位全能型书画家.他的绘画作品"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集文人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无论是绘画.书法.篆 ...

  • 近现代中国画坛宗师——齐白石传略

    韶溪渔夫2020-09-11 07:46:12 齐白石像 齐白石是我国二十世纪十大画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曾被授予"中国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荣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金 ...

  • 清朝历史人物——八大山人朱耷(中国古代十大画家,清代画坛四僧)

    朱耷(1626-1705),八大山人是我国明末清初杰出的写意画艺术大师.生于明天启六年(1626年),卒于清康熙四十四年( 1705年),姓朱名耷,是明太祖朱元津第十六子朱权的九世孙.他从小聪慧异常. ...

  • 中国近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画作欣赏

    徐悲鸿(1895-1953年),汉族,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市屺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 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 ...

  • 清朝历史人物——石涛(中国古代十大画家,清代画坛四僧)

    石涛(1641一约1718)原姓朱,名若极,小字阿长,号大涤子.清湘野人等,晚号瞎尊者,自称苦瓜和尚.济山僧.石道人.石涛是其常用号.祖籍广西桂林(一说安徽凤阳),僧籍全州.当和尚后法名超济.原济,亦 ...

  • 敦煌壁画对于中国画坛的十大影响你知道几条?

    岩彩壁画艺术-- 弘扬佛法,共沐东方艺术! 在1940年至1942年,国画家张大千率众弟子两次赴敦煌莫高窟临摹壁画,在那里逗留的时间加起来约一年多.对于敦煌壁画,张大千认为:敦煌壁画对于中国画坛,有十 ...

  • 徐悲鸿:中国画坛能够称得上画家的人不过三人,其中一个就是她!

    徐悲鸿:中国画坛能够称得上画家的人不过三人,其中一个就是她!  艺术有你  民国时期的中国,可谓社会动荡. 在那种背景下,却涌现出了六位知名度很高的女画家:潘玉良.方君璧.关紫兰.蔡威廉.丘堤.孙多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