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咳嗽

咳嗽,五脏六腑皆有之,非独肺,然五脏六腑必传于肺而始作。

黄帝内经素问咳论详细论述了五脏六腑咳症,字面意思各位小伙伴就能看出来,前半段讲,肺合皮毛,假如外感风寒或者寒饮入胃,就会引发咳嗽,也就是内经讲的:形寒饮冷则伤肺。后半段讲其他五脏六腑感于内外之寒受病,也同样能引发咳嗽。

其实黄帝内经到这里已经讲的很明白了,但是不太形象,这里面我个人用个比喻,肺就像一口大钟,假如外感风寒或者饮食寒冷,这就相当于“外邪”敲钟,钟就会响,也就是咳嗽,假如内伤五脏六腑劳损,这就相当于“内邪”敲钟,钟也会响,也会咳嗽。所以这时候再看西医,咳嗽就单纯从肺治,是不是就像个笑话,不仅仅是格局小了,关键是根本治不好…

言归正传啊,张仲景写金匮要略中,专门用两大篇论述咳嗽: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医圣张仲景就用小青龙汤加减变成五个方子,堪称治咳神方。为什么说是治咳神方?治咳的底层逻辑是什么?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张仲景讲治咳无定方,关键在水饮。水饮才是引发咳嗽的根源,所以用大小青龙方,以青龙施云布雨逐水,所以在麻黄桂枝芍药基础上,必用干姜细辛五味子,再根据症状加减,寒就加附子,热就加石膏大黄,湿重就加白术茯苓,燥就加天门冬麦门冬阿胶玉竹,上虚加黄芪白术,下虚加巴戟天鹿角胶,痰多加桑白皮茯苓…

这时候再看黄帝内经是不是就更清晰了,为什么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讲: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因为秋天金主令,肺不易受邪,届时肺受湿伤,到了冬天坎水用事,才会生咳嗽了。湿,也可以说是水饮,所以伤寒论中也讲:咳嗽者,去人参,因为人参多液,助水饮,会助咳嗽。

伤寒论还有一段讲咳嗽,那就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这三句,个人理解,假如外感内伤风寒之邪,挟津液而上聚于膈中,导致的反复咳嗽,这时候假如不解风寒,津液就无法下通,此时一旦用发散法,不仅仅津液不会下通,还会上逆,一旦遇到长期风寒,积劳成疾,以及一切痰火哮喘咳嗽等等,都是邪火熏蒸津液日久化顽痰的,火不内息,津液就无法下通,水谷之精华就会继续恶性循环化为顽痰。所以对应这种长期风寒劳伤咳嗽,要谨记伤寒论“上焦得通”四个字…

最后再分享一个针灸治阴虚肺热,咳嗽劳喘的方法,仅限于内伤阴虚,干咳少痰,咽喉突病,形体瘦弱,脉细数,舌红绛等。

因为肺阴不足,所以肺气上逆,干咳少痰。阴虚津少,所以燥热,咽干口燥,阴虚火旺,兼见手脚心热。心烦失眠,夜寐盗汗等虚火症状。

此时取鱼际配太溪,润肺滋阴配补肾滋阴,一上一下,金水同补,肺燥得润,劳咳自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