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金”的好坏怎么看?手把手教你粉碎种草姬的忽悠
断更许久,奉上一篇又长又粗又实用的干货文
随着“真香”定律的不可逃脱,有着明显游牧民族风格的织金织物也在汉服圈普及了。没错,开场这一句就是讽刺,不过金灿灿惹人爱呀,我们还是得认真科普一下。
前阵子有人问我,织金料子的好坏应该怎么看——搓一搓、揉一揉,或者看一下反光滋不滋眼,以及垂感柔软度等等,这些算不算织金料子的KPI(关键性能指标)呢?哈哈哈,想啥呢,当然是不行。
今天我们就一点点看一下影响织金料子KPI的会是哪些?特别注明,因为是聊织金料子,所以是以织金为主要工艺卖点来讨论的,如果有人想杠一个抹布镶钻就算奢侈品之类的点就没意思了哈。
初级:看懂金线
既然以“织金”为卖点,当然要先看“金线”,其实就是金色的线。金线一般可以分成两种,“片金”和“捻金”。从外观看,还可以分别叫作“扁金”、“平金”和“圆金”等。
历史上有直接使用金子的延展性做成细长条然后用于织绣的情况,但是这种金线强度不高,所以后来往往会使用“褙衬”来托住金箔,中间使用粘合剂使两者能牢牢附在一起。
表面是金箔,下面有褙衬,然后切成细长条,这个就是“片金/扁金”。
△ 片金示意图
△ 清,大红小团龙片金缎 / 江宁织造博物馆
△ 背面的褙衬 / 云锦博物馆
褙衬的材料选择有明显的风俗倾向:西域地区和游牧民族一般采用动物的皮,称作“皮金”;中原地区则偏爱采用纸张,称作“纸金”。
多叨叨一句,褙衬的材料,合用就好。这个也不用露出来给别人看,没有绝对的高下之分。
做好片金可以缠绕在“芯线”的外面,这就是“捻金/圆金”。
△ 捻金示意图
△ 清,石青小团龙织金缎 / 江宁织造博物馆
步骤虽然是这么描述,但实际上用来做“捻金”的片金其褙衬会薄一些。
基本分类如下:
△ 根据《从金丝的起源到纺织用金线的专门化》整理
看到过资料写捻金线的价值要比片金高,但是不一定适用于现代金线产品。不过两种金线呈现的视觉效果还是有所不同,我们考虑需要观察的点也不一样,比如现在最常用的片金线,如果金线发生翻转,视觉上就会看起来像是出现了个小黑洞,尤其现在的片金线都比较粗。
△ 片金线翻转的织物放大图 / Alina供图
△ 片金线翻转导致的视觉小黑洞 / 从某人那里盗图
此外还有金色部分的材料,事实上真金的金线很少很少,用银箔薰成金来顶替的做法很早就有,并且是光明正大写在金线制作流程里的,现在有了各种化学办法就更方便了。
除了这些,还有一种“洋金线”,也就是进口的仿金线,清代就进入中国,清末大量进口,用量很大。用片金线和丝线缠绕,金色部分半包覆(捻金是全包覆,即便露出来也是若隐若现)。
但是我们买织金料子就是要那个金闪闪(喜欢寡淡的真的就不适合在这里找存在感了),金线的色泽也是在考虑之列的。由于金色不太容易拍摄还原,所以大家最好是看实物挑选自己喜欢色调。但是如果金色变黄色,我个人觉得还是接受不了。
△ 不同商家的片金线色泽 / Alina供图
(大家可以盲猜一下价格排序)
还有理论上细的比粗的要难做,当然这不一定粗的就差,在控制变量的前提下。
文中与文末广告是平台提供给公众号创作者的变现方式,根据浏览和点击会产生分成补贴给作者。显示内容是由系统根据大数据自动匹配,每个人都不同,我也无预计大家能看到的。如有打扰,请多包容。
中级:观察地部组织
织金面料并不只有金线,所以我们还要看金线以外的部分,也就是“地部组织”。简单说来就是地部组织决定了它应该叫“织金啥”,织金锦?织锦缎?织金绸?(织金锦相关详见《织金锦与纳石失:有交流,才有这一身金灿灿的华服!》)
△ 金段子的基本组织结构(出自茅惠伟《蒙元织金锦之纳石失与金段子的比较研究》)
之前《商家口中的「织金」和「织锦」有什么区别?》发了以后,有评论(已被当事人删除了)说ta手头的教材说织锦缎属于缎,织金属于织锦缎。这样一来岂不是四舍五入织金就属于缎了么?当然不可能这样,织金绸、织金纱还是很常见的,它们显然就不属于缎了。(锦的定义太专业了,建议自己去找书看,后台回复“书单”找一下)
△ 评论原文及我的回复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汉服商家售卖的“织金纱”似乎都没有标注地部组织是平纹还是绞经,问了有购买的小伙伴表示她手头是平纹的。因为这个还是会影响价格,建议大家购买之前问清楚。
△ 明·暗绿纱织金云肩翔凤短衫 / 孔子博物馆
直徑纱地织平纹缠枝花卉暗花纹,前胸、后背、肩部金线织翔凤纹,间绣花卉纹。
(关于“纱”的介绍详见《初夏换纱衣啦!……又是买卖双方斗智斗勇的必备干货》)
鉴于大家对于地部组织啥样没啥兴趣(可能聊起来可以写本书),所以我就只聊大家可以从料子地部上看出好坏的部分。
金线作为纬线(横的那根)不是连续织入的,而是中间会隔1-2根普通的纬线。而金线本身每隔一段距离,需要使用经线(竖的那根)扣住它,否则就拋出去了。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金线显示图案的部分在视觉上肯定要连贯,那么金线如何才能顺地显示图案呢?
△ 月白大蕃莲织金缎,清早期,清宫旧藏 / dpm
织物由两组经线和两组纬线组成。两组经线均为月白色。地组织由月白色经、纬线交织成五枚二飞经面缎纹,纹组织由片金与月白色纹经交织成4∶1左向纬斜纹。
首先金线要对纬线有遮盖性,一般都比它粗,其中片金线的效果比较比捻金线好。其次纬线隔一根效果比隔两根好。这都是理论上,最后效果还是要看织造的成品。而且这个属于织造工艺上的选择,并不表示高下,否则大家都只做隔一纬的片金就结了。
△ 宋吉锦,捻金线
其次是不能“露地”,也就是金线或其他彩线不在正面显示图案的时候,它要在后面藏的好好的(除了纱之类本身就有透明度的料子)。如果露出来了,有可能是织造工艺造成的,也有可能是交织点没有设计好。
△ 两款不同的织金的地部组织 / Alina供图
经线密度没法做成一堵墙,所以仔细看很可能都有点点看得出(取决于你多仔细)。
此外,织金的织法有“通梭”也有“挖梭”的,区别在于“通梭”就是从布的一边到另一边织一整条金线,“挖梭”只在图案集中的部分有金线(详见《》),不过这种更合适的称呼应该是“妆金”(一般“妆花”也会有金线)。另外还见过某家在背面剪断金线,这种也要配合织法。具体实现方法留给商家思考,毕竟也没给我钱。
这些其实都是商家图里不会展现的,圈内种草机评测也不具备这部分知识,所以只能靠大家自己吃螃蟹。(看细节的工具请参考《要想服饰选的好,织物必须要学好!——织物学习装备之放大/显微镜的选择》)不过,如果大家只追求半米以外的拍摄效果,比如拍个写真又或者像种草机拍个vlog,其实这些并不那么重要(包括金线部分),便宜的也有可能更上照(江湖传说便宜的假体比贵的假体用来整容塑形更好)。
高级:“织金”的一万种可能性
高级一点我们就要了解织金的一万种可能性了,我个人觉得几乎就是万布可织金。云锦那么两层楼高的花楼机织得,一个人坐在地上的踞织机(腰机)也织得;锦类织物可以,平纹织物也可以。
△ 宋吉锦织机
前面还提到过通梭(我们一般了解的织布走纬线方式)和挖梭(妆花、缂丝所采用的方式),以及学者们会分“地结”还是“特结”……这些组合以后的织金是很广泛的。
可以做一个相对狭义的总结(广义就没边了),方便大家区分常见的传统织金品种,这里采用“云锦”的称呼,把通梭的叫做织金,挖梭的叫妆金;织金作为底色、彩色花纹的叫金宝地(满地金);花纹全部用金线组成的叫做库金(库锦)……这些只是很粗略的描述,详细有很多弯弯绕绕,建议大家购买书本来学习。有些商家因为名词本身自带的气场而乱用词,其他方面的评价也可以打个折扣了。
△ 金宝地
△ 库金
从以上不难发现,织金线的装饰手法也有很多,金色因其明亮跳脱,可以用作点缀,也可以作用包边,或者和彩色套用互为点缀和包边,像“金宝地”这种本身也是一种装饰手法。
△ 不同的织金线效果
为什么在现代的生产手段下,为什么我们看到的还是这么单调,原因你猜呀~
由于金线和金线本身也不一样,所以可以使用不同深浅的金色才来构成图案。如果说这个难度太大,那么也可以利用片金线和捻金线自身不同的特性也可以,云锦里就偏爱片金勾边、捻金盘织,利用不同的折射来营造不同的效果。古人这么用还有金线成本的考量,不过今人就基本没这个烦恼了。
总之,织金线这件事,可以玩的真的很多,如果要评测就该认认真真找真正的KPI。而不是在已知售价的前提下,搓一搓,揉一揉,听个响儿,看个反光,那个叫主观感受分享,而不是评测。
回到之前的老问题《只穿漂亮衣服而不在乎背后的文化,这种“理想状态”真的存在么?》,太天真了,这个世界上的逼格全是靠知识和金钱堆起来的,金钱可能被骗,知识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