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还原的“秋瑾”:历史人物上荧幕,要写实性还是符号化?| 剧说服饰史

我刷到新出了一部网络电影《生死时刻》,是讲秋瑾的(演员还真的选得有几分像秋瑾),服化道反映出来的问题很有趣,觉得很值得来谈一谈——历史名人影视形象,要写实性还是符号化?

很显然,这部网络电影选择的是符号化。它为秋瑾所作的每一个造型,都是我们特别熟悉的形象。虽然碍于剧组能力,还原程度不算高,但都能找出原版。

看起来很怕冷必须要挂一条披肩,来自于西湖秋瑾墓的那尊立像。

△ 《生死时刻》剧照和截图

△ 西湖秋瑾立像

就义时的白色袄裙,来自于1983版谢晋导演电影《秋瑾》中的经典一幕。

△ 《生死时刻》剧照

△ 1983版《秋瑾》剧照和海报

然而这些都不是秋瑾的真实形象,甚至不符合秋瑾生活的年代,问题源头还是出在西湖的那尊秋瑾立像。

如今的秋瑾墓是历经多次迁葬,在1981年才最终修建完成的,上面的那尊塑像也是那时完成的。当时的新闻是这样形容这尊立像:

立像高二点七米,用汉白玉石雕成。她头梳髻,上穿大襟唐服,下着百褶散裙,左手插腰,右手按龙泉宝剑,端庄英武。这座雕像是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艺术家们共同创作的,由北京建筑艺术雕塑厂精心加工制作而成。

浙江美术学院便是如今的中国美术学院(国美)。在另一份材料里更详细地写了设计者是当时雕塑系的三位老师,钟兆鼐、应真华、许叔阳,详细写了创作的过程。

总的来说,雕塑创作本身就不是写实作品,而是用作品来表现秋瑾的精神

关于秋瑾应该穿什么衣服这点,当时就有关讨论,备选的方案有秋瑾秘密组织过的光复军制服,还有她留于后世的几张著名照片,女扮男装照以及穿着和服手拿短刀的照片。

△ 秋瑾照片

但考虑到雕塑作品要便于理解,并且能表现出民族感和时代感,以上几个思路都被放弃了。设计者最终选择了参考和服照片,但让秋瑾“穿着具有当时地方特色的民间服饰”,配上她喜爱的长剑,搭配叉腰带来的动势,最终完成了这件作品。

这个几乎是虚构的形象,最终深入人心,可见从创作层面而言是成功的。人们喜爱并且认同雕塑所表现出来的秋瑾形象,她穿着上是传统女性的温婉,但动作是巾帼英雄的威严。

雕塑的成功,使得而后的影视剧、雕塑、画作等纷纷效仿,彻底把这一形象和秋瑾“捆绑”在了一起。

△ 话剧《秋瑾》

大家几乎是不加思索地采用了这个形象,可能也有一部分人的心态是觉得无论如何应该做这个造型,这就好比《红岩》的江姐必须是蓝旗袍红毛衣白围巾一样。

可问题就在于,秋瑾立像的服饰年代太晚了,雕塑的创作者虽然采用了民间服饰,却是创作年代或稍早一些的民间服饰,连民国时期都够不到,而秋瑾牺牲的年代还在清朝。

△ 1959年曹剑锋《和平 友谊 万岁》

△ 1962年,孙道临王文娟结婚照

上面这种建国后发展出来的带有一定礼服性质的袄裙,才是秋瑾立像的服饰来源。(相关文章见《当中式婚服遇上“袄裙”,是又心动了一遍的感觉!》《56个民族合影里,汉族是如何失去自己的民族服饰?》)特点是上身修身短衣,下身大摆长裙,剪裁上是比较现代的。

秋瑾立像的成功使得这一形象几乎成为了秋瑾的符号,在这之后的艺术创作便受困于它。虽然这个形象并不符合历史,但人民群众接受,使用它似乎也没有接受度的问题呀。但人们往往忽略了另一个现实问题,立像是独立的静态的,但秋瑾相关的影视剧会涉及到其他人物,秋瑾的服饰如果是这样现代的剪裁,势必其他人物也需要作出调整,否则就会有明显的割裂。

△ 《生死时刻》截图

除了秋瑾立像带来的服饰印象以外,秋瑾著名的和服照片也带跑偏了很多人。

那张照片中的“和服特征”并不明显,而且清晰度不高,看不到特别的细节,但隆起的头发令人印象深刻。于是在一些作品里,即便秋瑾穿着中国的服饰,也会给她安排一个这样的发型,于是就显得更加不伦不类了。

△ 民治街道首届老人书画作品展

△ 越剧《秋瑾》

△ 奚文渊 秋瑾造像

而照片里秋瑾的那个发型,我们之前在《东洋髻:民国初年的日本潮流风》里就已经介绍过当时日本开始流行的发型,中国称为“东洋髻”,就是由秋瑾这样的留日女学生带回来的风潮。

不过秋瑾的照片实在是不清楚,所以看不出具体是“东洋髻”里的哪一种,甚至有可能是日本传统的发髻梳的比较高,因为当时整体的流行都是那样。

△ 日本老照片

有意思的是,1983版谢晋导演电影《秋瑾》里却真的让秋瑾梳了一个有明治末年特色的发型,还是很有心的。因为印象里,国内影视剧里的日本装束往往穿得乱七八糟,反而是一些古装角色每天扒拉日本元素,也算是一件怪事了吧。(相关吐槽见《天盛长歌:我们的古装剧是如何掉入日本服饰“陷阱”的?》《从“和风”到“和服”:中国古装剧造型的不要脸之路》)

△ 1983版《秋瑾》剧照

△ 明治44年《风俗画报》

△ 日本老照片

与它相隔仅一年的1984年汪明荃主演的TVB版《秋瑾》则选择了日本传统发髻,算是另一个解读方式,只是和服穿得真不咋样。

△ 1984版《秋瑾》

(不过汪明荃的形象气质,大概是这么多版本里我最喜欢的。)

撇开大家对于秋瑾形象的种种“刻板印象”,秋瑾所处的时代本身就是一个特别不好进行写实服饰还原的时期。

大家对于清末这个时期有错误的认知,或者说,大家对于任何朝代的末年都有错误的认知。大家会觉得这是封建王朝的最后时光,应该特别保守、特别老派,但真相却是之前在《清朝末年:让我们穿好“新衣”迎接中华民国的到来》里说的那样,晚清开始进步思潮就已经在中国萌芽,所以清末的服饰反而看起来是出乎意料的“新派”,更接近我们认知中的民国服饰。

△ 清末服饰

这就会造成另外一个结果,如果你仿造清末的服饰去拍秋瑾,在不出现男人的辫子的镜头里看起来她像是生活在民国。这个问题,看起来无伤大雅,又非常令人头疼。

△ 1983版《秋瑾》剧照

这个问题其实又有点像在一些历史剧里如何让观众理解出场人物的等级差别。如果按照历史,在同一场合里大家的差别不大,而且观众也只能看出有区别,但不一定能分高下。

之前《李建群:不真实的古代历史,最真切的古风梦境》发了以后,青果煎饼跟我谈起来对于《康熙王朝》服化道里印象深刻的一点,把王爷们的帽子设定成朝冠,而大臣只有吉服冠或更低,这样在同一镜头里王爷就会显得格外尊贵。

△ 《康熙王朝》剧照

这样的做法是不是错误?是错的。但这种做法是不是帮助了观众在群戏里直观理解了角色之间的身份差异?也是的。(注:这种和乱来是有区别,乱来就是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不成体系,并且做得也不到位)

每次谈到古装剧要不要遵从历史,很多人就会说按照古代拍不好看,实际上是不好懂了。

我记得新老《红楼梦》服化道之争里有一个帖子说,新版里都分不出丫鬟和小姐。而老版之所以好区别是因为当时的服装设计考虑到了这点,特意让丫鬟都穿比甲,而那些有名有姓的丫鬟在色彩上再鲜亮一点。我个人觉得两种选择没有高下,但观众的接受度的确会不同,选不同的路,去迎接不同的声音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传统服饰】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