圯上纳履——黄石公到底教了张良什么?
圯上纳履——黄石公到底教了张良什么?
圯上纳履
圯上纳(敬)履是众所周知、广为流传的中国历史故事。这个记载在《史记》之中,为国人所熟知的故事到底蕴含着怎样的为人处世之道呢?许多人就要说了,这个故事很简单,不就是告诉我们要“尊敬老人”和“约会不能迟到”这两个道理么。难道记载在中国第一史书中,让太史公不惜笔墨、精心描摹的故事真的就是为了告诉后人这两个浅显的道理么。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实际上这个故事包含着深刻哲理,理解这个故事,就能明白张良为什么能够成为“汉出三杰”。张良是中国传统社会智慧的代表,他的老师黄石公同样也是智慧的象征,学习他们的为人处世之道,就能帮助我们更快地成长、成才、成功。
《史记·留侯世家》中记载的圯上纳履故事全文如下: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上,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 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 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 良因怪之,跪曰:'诺。'
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
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 去,曰:'后五日复早来。'
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 遂去,无他言,不复见。
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少年的选择——“苟安”or“流亡”?
这个故事的开篇写道:“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这句话就藏着很大的信息量,不仅交代了故事主人公张良和故事地点下邳圯上,更主要是在于“从容”二字。为什么要写张良的神情是“从容”的呢?这就涉及到故事的背景了。张良在到下邳的前不久,刚刚做了一件震动天下的大事——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刺杀失败的张良被秦帝国海内追捕,是当时的宇宙第一通缉犯,一般人面对这种亡命天涯的情况都会惊恐不安、草木皆兵,藏于深山不敢外出,而四处流亡的张良来到下邳圯上还能“从容”地漫步游览,足以说明他胆气非凡,为一时俊杰了。或许有人就要问了,秦始皇是当时的天下共主,古往今来的第一位皇帝,而张良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贵族青年。这两个人有什么深仇大恨,张良要冒着诛九族的危险刺杀秦始皇呢?这和张良的家世有关,大家都知道张良家“五世相韩”,也就是说他的父亲和祖父做过五代韩王的宰相。在韩国,张家简直就是一家之下、万万家之上,能够呼风唤雨的大家族。张良作为一个典型的官二代和富二代,按照原本的人生规划,应该是安享荣华富贵,接着父祖的宰相事业继续干下去。可是,在张良二十岁左右(公元前230年)的时候,韩国被秦国灭亡了。这样一来,张良的韩国宰相梦自然是做不成了,但秦国虽然灭了韩国,却并没有没收贵族张良的家产,他依然可以安享富贵,一生无忧。可是,血气方刚的张良在祖国灭亡的那一刻,没有选择苟安富贵,而是暗暗发誓,要竭尽全力灭亡秦国,为韩报仇。
博浪沙刺秦
试想一下,张良如果不选择为韩报仇,他后来就不会因刺杀皇帝而被全国通缉,四处流亡,他就可以坐下来安享父祖留下的财产,一辈子衣食无忧。况且,个人力量微薄,六国都灭亡了,凭一己之力如何复仇?张良聪慧过人,他当然能够判明时事,知晓利害,那他为什么还是要选择“流亡”呢?我想只能是因为他对韩国充满了责任感。张家的富贵都是从韩国得来的,韩国灭亡了,别人都可以无动无衷,但张良不能。如果连世受国恩的张家,在国家灭亡的时候都装作没事人一样,那张良怎么对得起五代韩王及韩国子民对他家的恩惠。于是张良选择了复仇,虽然一时不能灭亡秦国,但他要先杀了秦始皇。他当机立断散尽家财,求取刺客刺杀秦始皇。终于被他招募到一位大力士,便计划用大铁锤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结果大家都很熟悉,是因“误中副车”而失败了。
古博浪沙遗址
少年与老父的较量——“惊”or“不惊”?
此刻,漫步在圯上的张良一定在思考下一步该怎么办?他已经家财散尽,为了复仇连弟弟死了没有安葬,可是刺杀却失败了,现在已经没有钱来实现复仇的志愿了。张良又不愿意放弃为韩报仇的愿望,还有什么法子呢?
下邳
圯上的风光没有给张良复仇的答案,却让他迎来了人生的重大转折,他将在这里遇到他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人物。话说回来,其实每个人的生命中,或多或少都会碰到命运的转折和机会。人与人的差距就在于,是否能够把握住这个机会。有人抓住了机会,从此一飞冲天;有人错过了,从此便自怨怀才不遇、蹉跎一生。那么,张良会如何决定呢?
张良在这里碰到了一个老人家,从衣着来看,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平民老者。老人家故意走到张良面前,把鞋子扔到桥(圯即桥)下,回过头来对张良说:“小子,到桥下帮我把鞋子捡回来”。试想,当我们像张良那样面对这样一个无理取闹的老头时会怎么办?我想大多数人根本不会理这个老头。张良的反应相比大多数人来说,显得还要激动,他先是吃了一惊,老头的出现打乱了他的思绪,特别是还在这里和他无理取闹,令张良十分恼火,作为一个要刺杀当今皇帝的男人,当即就想过去揍老头一顿。如此看来,张良不过是一个胆气十足的年轻人,很难忍耐自己的血性。但继续看下去,我们会发现张良并没有打老父。这里就不禁令我又想起一句哲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在于,是用感情控制理智,还是用理智来控制感情。
张良画像
张良因为对方是个老父,就强忍怒火没有打下去。此时,我想张良应该也不单纯只是对方是老父而没有打他,而是怕一拳下去,把老人家打出个好歹来,惊动了官府就麻烦大了,毕竟他还处于全国通缉的状态,能不惹麻烦就不惹。当张良强压怒火之后,也还是没有如普通人想的那样:不理会老头不就好了么,而是一忍再忍,当即下桥把鞋子捡了上来。
老父看着手提鞋子的张良,提出了更过分的要求:“帮我穿上”。此刻,张良继续着他与众不同的反应,他直着身子跪在地上恭敬地帮老父把鞋子穿上了。许多人就会犯迷糊、想不通了,一开始强压怒火下桥捡鞋是为了息事宁人,现在却还要帮他把鞋穿上,这也太过分了,而张良居然做的比这还“过分”,竟然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为老父穿鞋。大众所不能理解的地方便是张良的过人之处——要么就别忍,要么就一忍忍到底。当你不能一忍到底,让别人看出来你是在“强忍”的时候,那么你的忍耐就一点价值都没有了。只有能够做到一忍到底的人,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我们回过头来分析这个故事,关键就在于“惊”字,因为他们的举动都是出乎普通人意料之外的。老父要张良帮他捡鞋子,是老父欲惊张良,要张良明白他不是一般的人物,而张良的反应是“愕然”但他忍住了并很快平复,马上下去捡鞋子,表现出“不惊”。然后张良“下取履”并“长跪履之”则是张良欲惊老父,而老父亦不惊,“父以足受,笑而去”。老父笑着走了之后,“良殊大惊”,可见张良还是欠火候,被老父先“惊”了。由此观之,老父不惊而张良大惊,老父确实不是一般人。
天下大事在于忍
苏轼在《留侯论》中说:“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天下大事在于忍
苏轼就认为真正能够成就大事的人一定能忍。楚汉争霸中,刘邦能够胜出的原因也在于此。“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由此可见,张良少年老成,聪慧不凡。他能够一忍到底,通过老父的试验,终于得到老父的指点和赠书,从此迎来了人生的转折,最终辅佐刘邦灭亡秦国,建立汉朝,也完成了为韩报仇的愿望。
相会平明——什么才叫“先”?
张良在下邳的桥上目送老父离去,而老父走出一里地后便又折返回来了。这个细节也值得我们深思,宇宙第一通缉犯张良在“大惊”之后没有马上离开而是把目光一直停留在老父身上,可见张良是料到老父会回来的。老父“惊”到张良后,走了一里地还折返回来,也是料到张良一定会在原地等他的。所以这两人虽然是初次见面,却通过一次短促的交流便已了然对方的水平,都是智慧过人的绝世高手。
黄石公
老父折返到张良面前说:“孺子可教矣”。从“圯上纳履”的全程实践教学中,张良明白了老父在教他成功的第一个法门——“忍”,老父从张良的反馈中知道张良悟性高,已经学会了“忍”,所以才肯定地说张良“孺子可教”。
接着,老父对张良说:“过五天天亮的时候,你到这里来和我相会”。史书上记载张良听完这话后的反应是“良因怪之”,此刻,他心里虽然疑惑不知道老父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他可以肯定的是老父不是一般人,绝对是位民间高手来点化他的。所以张良恭敬地跪在地上说:“诺”。
下面就是这个故事最精彩的部分了。第五天天亮的时候,张良来到和老父约好的地方,但是他来的比老父晚。先到的老父愤怒地说:“和老人家约会,怎么能后到呢?”,说完便扭头离去了,边走边说:“过五天你早点来”。
五天后,张良在鸡叫的时候便赶到约会地点,结果还是比老父来的晚。老父又愤怒地说:“为什么还是比老人家后到呀?”,说完便又扭头离去了,边走边说:“过五天你再早点来”。
五天后,张良在夜未半的时候便赶到了约会地点,这次终于比老父先到。等了一会儿,老父来了,非常高兴地说:“就应该是这样子的呀”。
上面是我没忍住把张良与老父的约会过程翻译了一遍,因为这个过程实在是太精彩了。这里面出现得最多的两个字,也是老父要教给张良的第二个法门——“先”和“后”。或许有人就要说了,这不是教人约会要守时,要尊重老人,约会要比老人家先到么。成功的秘诀当然不会如此的浅薄,从后文中我们可以知道老父给了张良一本《太公兵法》,而学习兵法的口诀便是这“先”“后”二字。
《孙子兵法》
孙子说:“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孙子兵法·虚实篇》)主张先于对手进入战场,以逸待劳,争取主动,使敌人陷于被动。尉缭子也主张“兵贵先”,说:“《兵法》曰:千人而成权,万人而成武。权先加人者,敌不力交;武先加人者,敌无威接。故兵贵先,胜于此,则胜彼矣。”(《尉缭子·战权》。
孙武
认识到“先”的重要性是一方面,老父更进一步是想教张良如何做到“先”,而我们要学习的也正是这一点,只有在实践中处处做到“先”,才能事半功倍,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方法其实就藏在这几次平明约会中。有人可能马上就感觉到了,约会比老人早就是“先”。我觉这个想法只对了一小半,因为比别人早是“相对的先”,可是在战场上、在实践中,情况瞬息万变,一切都是未定之数,比别人早这种“相对的先”是不能保证一定做得到的,是靠不住的,当你觉得比某个人早的时候,往往就会有人比你更早。《增广贤文》里就说了:“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尉缭子》
既然“相对的先”不可靠,那怎样才能做到“绝对的先”呢。只有做到“绝对的先”才能占据主动,以逸待劳,克敌制胜。放在本故事,就是如何才能做到一定比别人早到约会地点呢?第一次张良按照“平明”的约定在天亮的时候到达,比老父晚到;第二次老父叫他过五天早点来,没有约定时刻,张良在鸡叫的时候便赶到了约会地点,虽然鸡叫的时候天还没有亮,但张良还是到的比老父晚。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如果在实践中,只以前一个点为目标,想做到 “相对的先”,往往就会有意料之外的事情让对方比我们“先”,我们就会因为错过“先”机而导致失败。在生活中,这样做可能不过是沦为庸庸碌碌之辈,但在战场上争夺天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时候,这样做就注定会被淘汰,乃至于身死国灭。
如何做到“绝对的先”?
张良已经后到两次了,他第三次该怎么做才能算是“绝对的先”呢?答案就是“夜未半”。约定在第五天相会,张良第四天晚上12点钟之前就到了,这样张良在“时”上便占住了“绝对的先”。因为张良虽然不能保证他一定比老父先到,但他只要在约定的第五天来临之前到达约会地点,那么老父也就不能再指责他迟到了。有人可能就有疑问了,这样一来虽然能够保证不被指责,但不也还是无法保证比老父先到么,怎么能叫“绝对的先”呢?是的,张良这样做最多算是“不后”,还不能说是“绝对的先”。在兵法里,“不后”就是己方要做好万全的准备,把一切能计算和准备的事情都做到极致,如孙子所说的:“毋恃敌之不来,恃吾有以待之。”(《孙子兵法·九变篇》)
《孙子兵法》书影
张良的“绝对的先”在于后文的“有顷,父亦来”,在于老父没有意料到张良会夜未半而往,他没有想到张良这一次会做的这么绝。“有顷”表明是过了一会儿老父就来了,也就是说老父是在第五天刚到的时候来的,老父来的已经很早了,超出了普通人的认知习惯,可是张良做的还是出乎了老父的意料,在第五天还没到的时候就来了。所以什么才是“绝对的先”?出乎对方意料才是“绝对的先”。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样做才能够出乎对方意料,从而掌握绝对的先机呢?
孙子说:“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孙子兵法·九地篇》)
孙子的话说白了就是,战争开始之前要象处女那样显得沉静柔弱,诱使敌人放松戒备;战斗展开之后,则要象脱逃的野兔一样行动迅速,使敌人措手不及,无从抵抗。总结起来,就是要先用“忍”躲避敌人的锋芒,让他放松警惕,然后再果断出击,就会出其不意,达到“先”的效果。
“忍”与“先”——“避强”与“不疑”
面对黄石公的教导,张良一点就通,并无数次地亲自或者指导刘邦实践了这个道理。张良给他的两个儿子分别取名为“辟(通避)强”和“不疑”,其实就是想让儿子牢牢记住这个道理,就像刘备相当皇帝,给儿子取名刘封和刘禅一样,“辟(通避)强”和“不疑”是张良智慧的结晶。因为“避强”就是“忍”,就是静若处子,而“不疑”就是使人信任,在敌人信任麻痹的状态下就可以出其不意,占得“绝对的先”。
昔日楚怀王与诸将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而大家都知道刘邦是第一个进入关中的,这也为他后面能和项羽争雄占据了道德高地,积累了政治资本。刘邦之所以能先入关中,一方面是项羽在巨鹿的正面战场牵制了秦军主力;另一方面则是在张良的帮助下攻下了关中侧门——武关(正门为函谷关)。张良帮助刘邦攻破武关运用的便是他悟得的人生智慧。
刘邦
当刘邦屯兵武关城下时,张良先献计让刘邦派郦生、陆贾去游说秦国守将,并用财利进行诱降。秦守将果然贪利答应与手下商量后投降刘邦。当天晚上,张良再次献计让刘邦急攻武关,刘邦大惑不解说明天守军就投降了,今夜为何要攻城。张良解释道守军都是关中子弟,守卫的父母之乡,虽然守将个人愿意投降,但其手下军士不见得会答应,不如我们趁守将刚刚受贿,认为两军相安无事,没有防备的时候,突然发动进攻,定能够一举拿下武关。刘邦遵从张良的建议,果然很轻松就攻破武关,进入关中。其后攻崤关的时候,张良和刘邦又故技重施,再破崤关,兵至咸阳城下,秦王子婴出降。在刘邦入定关中的战役中,张良先让刘邦派人贿赂游说守将,是谓“忍”而使其“不疑”,然后在守将相信刘邦不会发动进攻的时候,再劝刘邦发动突袭,出守军意料之外是谓之“先”。
武关
常言道,商场如战场,情场如战场,职场如战场……在今天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要做成一件大事是非常难的,需要具备很多条件,在条件不成熟的时候,便要学会“忍”;在等待中瞅准时机,在得“先”的情况下果断出击,方能有较大的概率成事。我们学习古人的智慧,掌握黄石公教给张良的“忍”和“先”,便可以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游刃有余,助力我们早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