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润《5分钟商学院·实战》第14、15周:需求理论
066.真正的需求
亚德里安《需求》中总结的六大关键:
为产品赋予魔力:有魔力的产品能创造情感共鸣并把握市场方向
化解生活中的麻烦
构建完善的背景因素:必须全盘兼顾,把所有相关因素联系在一起。
寻找激发力:找到杠杆,并撬动它,才能急发人们采取行动
打造45°产品精进曲线
去平均化:更精确地满足各类客户的不同需求,去除冗余,填补缺陷
067.(一)魔力
魔力产品=产品功能×情感诉求
产品功能:好用,价格实惠,方便省事,减少麻烦。(是理性,可参数化的左脑需求)
情感诉求:喜悦、温暖、无拘无束、受人尊重(感性,非常冲动的右脑需求)
在发现真正需求的赛场上,赢家不一定是先行者,而是第一个基于产品功能,创造出情感共鸣的人。作为个人,你总是觉得给父母,家人,孩子提供了产品功能,但是你同时满足了情感诉求才是一个有魔力的产品。
运用:对于咖啡厅,如何提高情感诉求?
在咖啡提花上,打印一副照片或者心情用语
在点心中加一张祝福语
蛋糕做成奖状,写上祝贺
068.(二)麻烦
只要麻烦存在,需求就存在。真正的需求就在麻烦背后,画出用户麻烦地图,每个麻烦都是地图上的一个摩擦点,每个摩擦点都一个创造新需求的机会。
运用:
流程地图:从走出家门口,上车,到机场,落地,取行李,打车,到酒店的流程中,有没有麻烦的存在?
资源地图:装修房子,买建材,沙发,电器,油画,还要和设计师装修工人打交道,非常麻烦。所以一站式装修网站就出现了
两难地图:便宜和质量不可兼得?那是他们水平不够,就出现网易严选
真正的需求,在麻烦背后。这个道理对个人,也是同理,你可以说:真正的成长,都在痛苦背后,真正的机会,都在挑战背后。事情总是有两面,看到负面,正面也就不远了。
069.(三)背景因素
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如果时机不对,摧毁产品的力量,可能就隐藏在你看不见的地反。
如何判断背景因素是否适合:
时间:需求的种子太早种下去会冻死,太晚就已经没有机会,如浏览器编辑文档在2000年左右的网速和浏览器技术不支持。
技术:新技术不等于新需求,技术和需求制件有种魔幻般的连接,需要既要懂技术又懂商业的人,用敏锐的洞察力评估。
文化:TECNO是中国手机在非洲最大的品牌,因为它适应非中的文化,但移植到中国可能会失败。
资源:需要整个供应链资源被理顺之后才会适合
070.乙方心态
甲方(客户)付钱给乙方来服务丙方(用户),但心里装的是丁方(甲方的老板)。
这种想法缺乏对用户真正需求的洞察力,就是乙方心态。克服乙方心态的方法就是,透过付钱的客户,找到真正的用户。
在互联网时代,有时候用户比客户更重要,因为只有把用户服务好,客户自然就来了。通过服务用户的方式来取悦客户,是每个人都应该提高的技能。
071.(四)激发力
把潜在需求,激发成真正的需求。用户心中的需求。常常被惯性,疑虑,懒惰,习惯和冷漠包裹着,处于休眠状态,你需要激活它。没有激起市场热烈反应的产品,可能是因为种下假粽子,也可能是下了休眠中的真种子。
运用:
激发产品功能的需求:“体验”产品
激发情感诉求的需求:通过营销
072. (五)45°精进曲线
进步的坡道要陡峭,才能快速匹配用户需求变化,同时也是给竞争对手的恐吓:别来了,等你准备好,我已经又十万八千里了。
缓慢的改进,等于平庸,避免竞争的唯一方法,就是从一个极致走向另一个极致。
运用:分三个阶段使用不同策略来保持这种精进状态:
探索期:定型。不执迷于所谓的初心,快速试错,最后定型于真正的需求。
成长期:优化。这个阶段不能把成长归因于完美的满足了真正的需求,没有需求会被完美满足,你一定还可以做得更好
成熟期:多元。探索需求的脚部依然不能停止,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如《5商》线下,游学,私董会等活动。
073.(六)去平均化
没有一类客户叫做“平均客户”,在平均客户的迷思的指导下寻找需求,只能导致功能过剩(提供很多人不需要的功能),或者功能缺乏(忽视人们实际需要的功能),或者纯粹的错误(依据猜测和近似性来选择功能,而不以现实为基础)
虽然你很想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但满足所有人需求的方法不是满足一个统计学上的平均需求,而是去平均化,满足每一类人的差异化需求。我们做不到每一类,但是可以做到,一次增加一类,不断丰富。
运用:
版本去平均化:iphone不同配置的版本
服务去平均化:提供带有第三方差异化的服务平台,如iphone的应用商店
行业去平均化:正对不同行业的解决方案
个人去平均化:基于数据个性化定制产品,如亚马逊的书单推荐
组织去平均化:设立新的部门组织专门服务不同类型客户
074.(七)明天的需求
来自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正是需求创造根基。
欲望,是人类的底层动机;
需求,是实现欲望的方式。
因为科技限制,人类有大量未能实现的欲望。
未能实现的欲望+科技创新=明天的需求
运用:
实验室:从欲望出发,找科技。
专利库:从科技出发,找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