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机构齐齐建仓这家公司,背后逻辑是什么?4.21

今天A股上证指数收平,创业板指涨0.72%。两市成交额7435.2亿元,成交额较前两日有所收窄,北向资金实际净卖出超10亿元。
美股三大指数均下跌,而恒生指数下跌了1.76%。相比于港股和美股A股,今天还算是走出独立行情了。
盘面上市场再现“喝酒吃药”行情,医美医药表现抢眼,白酒指数大涨3.36%,距2月份的高点已不到10%。
1.各大明星机构纷纷发出了一季报,老pu认真的把机构调仓都撸了一遍,发现一季度好几个明星基金都加仓(或建仓)了海康威视。
首先是董承非的兴全趋势和谢治宇的兴全合润,十大重仓股中不约而同地出现了海康威视的名字。
然后是张坤的易方达蓝筹精选,自去年四季度买入海康威视后,今年一季度继续增持2000万股,现在是海康的第8大流通股东。
另一个明星基金经理冯柳则在一季度略微减持了3500万股。减持过后,海康威视仍是冯柳第一大重仓股,持股市值逾120亿元,位列海康的第3大流通股东。
老pu对海康略有研究,以老pu的理解利好因素有两短一长:
一、疫情后逆境反转。公司分三个事业群:PBG(toG)、EBG(头部企业用户)和SMBG(中尾部企业用户),疫情中,PBG和SMBG在2020H1受影响较严重,均出现了下滑,H2则随着疫情好转而回升。
2020Q1~2021Q1,五个季度收入增速分别为-5.17%、+6.16%、+11.53%、+20.56%和+48.36%,逆境反转趋势明显。
二、高库存对冲原材料涨价。全球半导体产能不足,许多行业出现明显的供货紧张,短期内原材料紧张难缓解,成本上升明显。海康的高库存有效对冲原材料涨价风险,毛利率预计会比较稳定。
三、AI应用场景丰富,落地可期。无论是PBG对应的城市道路优化、污染源监控、政务中心考勤等,EBG对应的远程巡店、时间分配优化、零售客流分析等,还是SMBG对应的考勤设备、行业解决方案等等,视频监控拥有非常丰富的应用场景。
从传统硬件到整体解决方案,商业模式的改善不仅打开了业绩增长的空间,也打开了估值的空间。
当然,老pu认为抄作业需要谨慎。一个是成本的问题,一季度进入的机构,老pu估计平均成本大概在50~60块之间,更不用提去年三季度就建仓的冯柳,成本只有30~40块。谁都不想给机构接盘不是?
第二个是现在的价格不算贵,也不算便宜。按照2021年预计盈利,对应PE-2021差不多是36倍,而过去5年海康的估值中枢在30倍左右。
即便因为海康的创新业务占比提升后,可以给个估值溢价,比如40~45倍,对应的空间是11.1%~25%。
另外,美国的制裁仍然是持续利空的点,老pu认为算是中胜率低赔率的机会吧。
2.发改委等部门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预计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2020年的储能装机量为3269MW,也就是说2021~2025年,储能装机规模要提高到10倍左右。
锂电池储能是新型储能的主要方式。老pu认为,《征求意见稿》直接利好国内储能龙头(至于是哪些公司,老pu已经说过很多次了),相当于是从底层设计到具体目标和措施,给了明确的指引。
老pu今天A股持仓继续不动(还不清楚的可以回看4月16日的文章),港股和美股持仓也继续不动。
熟悉老pu的朋友都知道,老pu的换手率不高,只在三种情况下会发生变动,其一是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时候,其二是有更好机会的时候,其三是公司逻辑发生变化的时候。
比如说二月底买入的豆神教育,老pu原本是希望持有至少半年时间。不过今年三月份以来的K12培训政策愈加严厉,对公司逻辑造成了重大影响,持有已经不是个好主意了,就果断在月中卖出。
很多时候事情就是很难尽如人意,及时承认错误也是一种优点。有句话说得好“不要和能够决定你命运的力量作对”,放在股市里也一样适用。
长按关注野生分析老pu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