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八小 汪徐诺 | 东梓关寻访张氏正骨
东梓关寻访张氏正骨
富春八小 四(8)班 汪徐诺
今天是周末,我积极的参加了郁达夫少年文学院组织的东梓关寻访名医张绍富,扬中医文化传承活动。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大家来到富阳区档案馆集合,明媚的阳光,柔柔的微风,虽然还很早,队员们都已到的七七八八了。大概8点,带队老师宣布今天旅程开始了。
我们先去了富春档案馆的展览厅,那里有许多关于富阳名人的介绍,有郁达夫先生,孙晓梅烈士,还有苍生大医张绍富一家。
提起张老先生,我一直听爷爷说起。张老先生一张杉树皮正骨,十里八乡,无人不知。今天,我带着疑问踏上了寻找苍生大医张绍富的旅程。
第二站,我们坐着大巴来到了中医骨伤医院。听说富阳中医骨伤医院是张绍富先生一手创立发展壮大的。一走进骨伤医院,墙上贴着一首大大的歌曲——骨伤之歌。看着乐谱我不由的哼唱起来。接着我们参观了骨伤医院的百草园,里面有很多的中医药材,有石榴皮,八角刺,荨麻……这些平时看起来最简陋的花花草草在这里都变成了药材。最让我惊奇的是,蜈蚣,蚯蚓,蝉衣竟然也是药材!看起来大自然的花花草草,一虫一木都是那么的珍贵。
参观完百草园,我们再度坐上大巴去了张氏正骨的起源地东梓关。一路上,白云跟随着我们的车队漂移,碧绿的富春江,像一条绿丝带在随风舞蹈。恍惚中,东梓关到了。
一下车,我就迫不及待的去买了一碗东梓关特产木莲豆腐。像豆腐一样的木莲籽汤里,加着少许红糖水,吃一口就让人回味无穷。
接着,我们来到了张绍富以前坐诊的地方----安雅堂。就好像一段历史展现在你的眼前。厅内,有张老先生生前诊治过的病历,有之前药房的中药柜,还有很多泡在水里的植物标本。好像在诉说着那源远流长的中医救死扶伤的故事。
走出大堂,来到庭院,我看到栽在花盆里的石榴树,正冒着绿绿的嫩芽,好像在迎接着我们的到来。各种植物盆景千姿百态。
穿过庭院,来到另一件屋子,里面是很多现代化的医疗就诊设备。老师说:这是现在的张氏后人每天来这里为乡亲们就诊。继续发扬着张绍富先生救死扶伤的医者仁心精神。
最后,我们去参观了许家大院。看到了整齐划一的东梓关新农村建筑。看到了村里的稻田……
一天时间很快过去了,一路回来,吃着东梓关的特产,我心里甜滋滋的,希望下次还能再游东梓关。
大家好,我是来自富春八小的汪徐诺,现在四年级,我是个可爱的女孩。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是对我的生动写照。我爱阅读和写作,在我心中另可三日不吃肉,不可一日不看书,希望大家和我做朋友。
活动习作,请及时发送到332002779@qq.com
排版|如歌
文案|郁达夫少年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