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杏”为何出墙来

文:老友手札 普通心理咨询师

就像草木的成长总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一样,人的成长与发展也被一些看不到的力量给束缚着、约束着,而其中一些力量我们可以改变,其中一些则只能利用和依从。

即便有些期待最终变成现实的可能其实并不高,但也从未影响我们去幻想未来的美好,并抓着自己的幻想不放。

可当我们对现实的了解越来越多了之后,却发现总有一些我们不希望出现的可能性就存在于未来,比如任何一段婚姻都可能遭遇的“红杏出墙”。

而大概是在看到了这种可能性,同时又意识到“自己没有办法杜绝这种可能性”、“我可不想自己的未来遇到这些”,所以,在婚姻的大门前我们徘徊了又徘徊,最终逼着自己走开了。

我们用“不结婚”来让“遭遇红杏出墙”的可能性直接变得没有,可内心中其实还有对婚姻的期待。

“逃开”,终究不是办法。而“红杏出墙”也不是无迹可寻的。

“还能是什么,不就是有些人生活不检点吗,提前多了解了解就可以了。”

这个“之前的不检点”未必也能导致“随后的不检点”,毕竟人是会变的;而又因为人的可变性,“很规矩的过去”也不能直接得出“未来也会很规矩”这个结果。

我知道这样的说法可能让你有些不那么容易接受,甚至可能会产生一些排斥与危机感,但如果真的想要降低未来存在的风险,我认为还是需要稍微耐心和开放一些。

我喜欢把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因素分为:客观层面的束缚和主观层面的束缚。

客观层面的束缚,例如“不呼吸就肯定见不到十几分钟后的太阳”,无论我们是否愿意,这些我们都必须遵守;

主观层面的束缚,例如“就算你不成为父母期待的那个人,也还是会拥有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这些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分析,去选择遵守或选择不遵守。

而其中一个对我们很有趣的客观束缚,就是“所有合理的诉求都必须得到满足”。

这里的“必须得到满足”,其实包含了两层意思。

第一层呢,在我们满足了自己的口腹之欲之后,我们会从焦虑、危机感中走出来,在收获舒适与畅快的同时,也保证了自身生命的存续;

第二层呢,当我们的诉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我们就会变得“饥不择食”,用降低标准、丢掉底线来追求身、心诉求的满足,以及生命的延续。

而当我们用“诉求是否得到满足”这个视角看待婚姻与“红杏出墙”话,就会发现存在“不轨”行为的婚姻,往往都有夫妻生活不和谐、两个人平时基本上不怎么说话、面和心不和、一方的想法总是被无视等状况,而这不就对应着性、理解、尊重、价值感等诉求未能从对方和当下的婚姻中得到满足吗?

“你的意思是,不轨的那一方反而是受害者?”

我能从这平淡的一句话里体会到惊讶与愤怒,可回想一下,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就是遵循着“谁满足我们的诉求,我们就接近谁;谁带给我们恶劣的感受,我们就远离或推开谁”的朴素行为准则吗?

不过,单纯以这个视角来评判“谁是受害者”,也确实是不充分的。因为多数时候是“对方没有满足我们的诉求,我们也同样没有满足对方的诉求”。

当然,我并不认为“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这有什么不正常的,因为即便是陪伴我们成长的父母,也未必能够完全理解我们内心所想,更别提很多时候,我们嘴上说的跟心里想的完全是两个意思。

那由此,从他人那里收获不到“绝对的满足”,就成为了一种正常状况。

“一开始是跟'诉求没有得到满足’有关,在这里又说'没有得到满足’很正常,你到底想表达什么样的意思呢?”

既然“诉求需要得到满足”、“不能从对方那里获得足够的满足是很正常的”,那么,问题就直接指向了“我们是否有能力满足自己的诉求”。

举个例子来说,假如某位朋友十分的缺乏安全感,而在人生的某个时刻,他恰巧遇到了一位能带给他安全感的人,那么,在“诉求需要得到满足”这个条件的影响下,他内心的欠缺就化成了他追逐满足,或者说“想要跟对方在一起”的动力;

这时候,他不会觉得“我是想要获得安全感才跟对方在一起”,而是认为“我很喜欢对方”、“这就是对的人”;

当某一天,对方因为需要争吵、出差、个人状态不好、得病了等原因,不能像之前一样带给他安全感了后,他就会因为又陷入安全感匮乏的状况里,而迫切的想要拥有安全感;

这时候,如果生活中有谁在他需要安全感的时候提供了安全感,那么,他就会基于“诉求需要得到满足”而去接触对方;

这时候,化身红杏出墙的概率也就极大的增加了。

但你说,争吵、出差、个人状态不好、得病了这些原因,哪个不正常、哪个不会被人遇到呢?

所以,导致“出墙”的原因,从表层来看是“诉求长时间没得到满足”,而从深层来看是“欠缺自我满足”的能力,或者说“自己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

两个人生活在一起,这让我们获得了让生活锦上添花的可能,但如果我们把自己的人生责任、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都放在对方身上的话,那结局往往是不好的。

而当我们逐渐拥有了一定的“自我满足”与“自己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那不仅我们自己的生活会因此变好,同时也会大幅减少施加在对方身上的压力。那么,有余力的自己能更好的满足对方、有余力的对方,也能更好的满足自己,出墙的可能又进一步弱化了。

感谢朋友你的阅读。

(0)

相关推荐